二甲双胍的适用人群,可能比我们所知的更广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中国学者于2021年发表的最新研究提示,因急性肾损伤(AKI)入住ICU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可降低死亡风险。

二甲双胍一直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202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1]明确指出,生活方式管理和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一线治疗。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因为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有多种降糖作用之外的潜在益处、优越的费效比、良好的药物可及性、临床用药经验丰富等优点,且安全性良好,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和无肝肾损伤。

但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是否将二甲双胍保留在治疗方案中,一直存在某些争议。

202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双胍类药物禁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肌酐水平男性>132.6μmol/L(1.5mg/dl),女性>123.8μmol/L(1.4mg/dl)]。

但此次新发表的研究提示,基线肌酐水平平均为1.5±1.5 mg/dl的患者在入院时仍然应用了二甲双胍,且获得了死亡风险降低的获益。

 -1-
二甲双胍可降低
急性肾损伤(AKI)合并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

急性肾损伤(AKI)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可能进展为AKI,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也可能急性进展为AKI,超过一半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会发生急性肾损伤AKI。截止目前,AKI的有效预防和治疗策略仍然有限。既往有多项研究表明,应用二甲双胍可以降低肾病患者的死亡率[2,3]。那么此种获益在AKI患者中存在吗?

此项由中国学者牵头的研究纳入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MIC)中的AKI和2型糖尿病患者[4]。比较服用和不服用二甲双胍患者的30天死亡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住院时间[4]

研究数据:纳入了4328例同时具有AKI和2型糖尿病的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被定义为在数据库的“入院药物”中有使用二甲双胍的记录。基线有998例应用二甲双胍、3330例不应用二甲双胍。两组患者值得关注的肾脏基线指标如下。

研究结果:在入院时,二甲双胍使用者的NLR低于非二甲双胍使用者(7.4vs8.1,P=0.08),住院时间也显著缩短(7.8天vs8.2天,P=0.022)。入组患者的总体30天死亡率为14.2%(613/4328),非二甲双胍和二甲双胍使用者的死亡率则分别为15.7%(523/3330)和9.0%(90/998)。应用二甲双胍30天死亡率降低37%(风险比0.63,95%置信区间0.50~0.80,P<0.0001,图1)。研究者认为,应用二甲双胍可能与AK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有关。

图1  合并AKI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后死亡风险降低

分析合并AKI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获益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4]

  • 二甲双胍与较低的NLR相关,这是全身炎症的标志物,较低NLR与AKI患者死亡风险降低相关。
  • 二甲双胍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自噬和线粒体功能,并通过下调促炎细胞因子(如 IL-6和TNF-α)来减少炎症。
  • 二甲双胍可能在抗菌治疗中发挥潜在作用。实验室测试显示二甲双胍对多种病原体有效,包括旋毛虫、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二甲双胍的抗菌作用可以解释其在重症患者中的有益作用。
  • 二甲双胍可能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群,并可能使患者受益。
 -2-
二甲双胍可能有益于
糖尿病合并不同分期CKD患者

此次的新研究提示,对于因AKI入住ICU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可降低死亡风险。结合以往研究分析,二甲双胍因其多种作用机制,可能有益于糖尿病合并不同分期CKD患者,如二甲双胍早已在一部分肾病患者中显示出了以下获益:

  • 一项多中心队列[5]提示,与未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 CKD患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30~60ml/min/1.73m2]的死亡率较低。

  • 在单药治疗eGFR<60ml/min/1.73m2、肌酐≥1.4mg/dl(女性)或≥1.5 mg/dl(女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磺脲类药物相比,二甲双胍治疗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低相关[6]

  • 一项回顾性研究[2]提示,在晚期CKD患者,尤其是CKD3b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可降低全因死亡和终末期肾脏病(ESRD)事件风险。此外,二甲双胍不会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

这些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能有益于糖尿病合并不同分期CKD患者。糖尿病“神药”的适用人群,可能比我们所知的更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13(4):315-409.
[2]Crowley MJ, et al. Ann Intern Med 2017;166(3):191–200.

[3]Kwon S, et al. Diabetes Care 2020;43(5): 948–55.

[4]Yang Q, et al. J Crit Care. 2021, 62: 206-211.

[5]Roussel R. Arch Intern Med 2010;170(21):1892.

[6]Roumie CL, et al. JAMA 2019; 322(12):1–11.

-End-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