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生物”,是《生物学》!
作者:乔文军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学的课程表中,有一门我们熟悉的学科,以前叫“生物”。近十年来,这个学科逐渐正名为《生物学》。实际上,“生物”是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生物学”才是这个学科的准确名称。我国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制专家经过认真的推敲,先后在修订颁布《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改用“生物学”作为学科名称。
“生物”和“生物学”有区别
我们比较一下这两个词条:
【生物】自然界中由活质[1]构成并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的物体。生物能通过新陈代谢作用跟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生物。
【生物学】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古生物学等[2]。
在英文中,“生物”对应的词条,应为“living things”或“living beings” ,而“生物学”对应的词条应为“Biology”。
在高校的学科门类里面是没有此方面问题的。比如,我们熟悉的学科有《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等。中学的课程方案里为什么会有“正名”一说?八十年代以前,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生物学教学大纲》,学科的名称是“生物学”。九十年代,分为“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颁布教学大纲时,开始采用“生物”学科的表述。直至2001年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修订颁布《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都在沿用“生物”学科。现在所说的正名为“生物学”,始于实验版课程标准的修订。
2011年,颁布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后,教育部审定通过的初中的教科书更名为“生物学”。2017年,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后,教育部审定通过的5个版本的高中的教科书全部都更名为“生物学”。但是,让人着急的是,由于“习惯”使然,人们口语交流中,甚至在文件发布和媒体传播中,还存在把本学科的名称仍然标识为“生物”的情形,这是不恰当的,应予纠正。
“生物学”更加明确学科性质
一直以来,当人们谈论起“生物”学科,总有一种误解的倾向,似乎“生物”这个学科仅仅是识别和了解“生物的类群”。这与早些时候中学课程中,“生物”课程内容的编排有一定关系。依据原“义务教育生物教学大纲”编写的初中教科书,曾冠名为“植物学”、“动物学”和“生理卫生”。依据“普通高中教学大纲”编写的高中教科书当时称为“生物”。由于过去生物学科实验教学薄弱和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有待提高等多种原因,导致过去的“生物课”常常缺乏“理科的气质”,以至于,大家和“生物老师”在一起的时候,想到的总是限于探讨眼前的“花鸟鱼虫叫什么”等问题。
随着课程标准的修订,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内容,摒弃了生物类群划分的框架,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选取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和健康的生活等10个一级主题。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重要概念的生物学课程理念。“生物多样性”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主题。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中构建了“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和“生物技术与工程”五个模块。课程内容聚焦大概念,教学过程要重实践,还特别强调以核心素养为宗旨。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与物理、化学具有相同的学科性质。生物学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科学素养,能够成长为健康生活的人具有必要性。学习生物学课程是每个公民不可或缺的教育经历,其学习成果是公民素养的基本组成。
与其他学科做个简单类比。《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科学,我们自然不会把这个学科称为“物质”。《物理》和《地理》在中学阶段的课程名称虽然不是“物理学”或“地理学”,但大家从来不会把“物理”与“物体”,或者“地理”与“地球”混为一谈。相对而言,把“生物”学科更名为“生物学”,对师生深刻理解学科性质,落实新课标的理念,达成该学科课程目标兼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若是在“生物课堂”上留给我们的刻板印象是碎片化的事实性知识居多,那么我们期待在“生物学课堂”上展开的是概念体系和素养维度的全景。所以,恳请大家开始习惯并正确地使用“生物学”,我们是生物学教师,我们与学生展开学习的是“生物学课程”。
参考文献
[1]词典中“活质”解释为最基本的有生命的物质。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相应的重要概念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有多重多样的分子组成,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其中蛋白质和核酸是两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2]词条引自 商务印书馆出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