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吧

中国大地上出现“出租车”这个物种,大约是从老舍笔下记录的那些“骆驼”们,接的是包月或者零打的活计的黄包车。

到了民国时,出租车进入了繁荣时期,不仅是人力的,几大城市还出现了机动车出租车,其中以上海这个摩登城市率先创办了出租车公司,如今仍然赫赫有名的强生出租车公司的前身就是被称为“中国出租车业的鼻祖”的周祥生创办的。祥生公司的叫车电话是40000当时很火,意为“四万万同胞请打四万号电话。

无论是祥子时代的人力车还是后来风风火火的机动车,省时、省力是出租车给出行带来最大的方便,然而无论何时,车费永远都是人们需要掂量是否乘坐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样的情况一直都未有本质的改变直到出现了“滴滴”,设置了除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呼叫出租车,还增设了顺风车、专车,后者就是鼓励私家车参与到租车行列,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营运车辆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软件还帮助空车司机迅速找到乘客,同时给私家车主一个赚取油费的机会,因而大幅度地降低了租私家顺风车的收费,造福了乘客。

作为好几次受益的我,忍不住要记录一下所得到过的实惠:从我家搭出租车到浦东机场,全程四十多公里,涨了价的费用是二百三十多,搭顺风车就只有四分之一的价格,更有意思的一点,顺风车主也各色各样,他们做着不同的行业,对于充当出租车司机也有着很大的新鲜感:

车主一:上海人,工作地点浦东机场,飞机维修高级工程师,德国留学并在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供职,被借调到上海工作,微胖特别健谈,看他的介绍说他喜欢改装车,当天来接我的时候,车上已经坐了另外一位乘客,也是改装车迷,两个人聊得不亦乐乎,一路上车子开得飞快,偶尔还闯红灯,但他扬言说没事,有铁哥们儿可以搞定,这是我见过的最不谨小慎微的上海人。

车主二:上海工作的湖南人,接到订单的时候就非常小心地跟我商量是否可以改早一点接的时间,原因是有另一组拼车客人,仿佛对我们两家的路段并不熟悉,也搞不清先接谁合适,商量了一下我给了建议应该是先接我再接另外的人顺路,一路上导航语音一刻不闲着,生怕走错了路。在坐上他车的那一刻,我也满怀好奇,“你在浦东哪里工作呢?”“我不在浦东,就在这附近,我是专门接早上的单子,在上班前做点赚点“因为不是真正的顺风车,我还有点嫌弃,“哦。干嘛那么卖力啊?” ”没办法啊,我要赚钱买房子,不买房子都接不了婚......上个月谈了两年的女朋友就为这个分手啦,唉~” 听到这个我立刻把刚才的情绪抛到一边,气不打一处来地鼓励了他一番:“这样的女朋友不要也罢,像你这样这么勤奋努力的人她都跟你分手太没眼光了......唉,小伙子,话说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啊?”“外贸,刚刚开始,工资很低的,没办法,只好上班前后做做滴滴......” “做外贸挺好的,你做滴滴又不丢人,别老唉声叹气的......” 另外的客人上了车,我们停止了这个话题,下车的时候,我还特别大姐大地鼓励了他一番:你会找到好姑娘的,加油!

车主三:电话一过来就是满口的东北腔,语气里也东北人特有的诚恳,替你着想:“真的不骗你,现在去机场的路段维修,你的航班是几点的,哦,那真是要再提早十五分钟.....” 好吧,接上我们的时候,车子里已经坐了另外一对小夫妻,女的坐在副驾驶,男的很胖,东北腔本想调节一下气氛跟我们高声地说笑了几句,但是小夫妻一脸沉默,他只好安静驾驶,我们也不好多话,我和儿子个头也不小,就这样闷声不响地在后座上,三个人肉贴着肉地挤到了机场,航站楼不一样他们先下的车,下车的时候,看到女的异常苗条,我忍不住小声吐槽:“唉,师傅,你也不调剂调剂” 这下子憋了一路爱说话的东北腔立刻打开了话匣子:“哎哟,那男的哪儿是娶了个媳妇儿啊,简直就是找了个小妈,你不知道,上车的时候把那个男的好一顿数落说他没给她装她要的东西,还说要折回去取......我给她制止了,你自己东西不记得带还怪别银啊~”虽然不知道他的话是否真实,但伴随着东北人特有的幽默强调,我们顿时觉得气氛欢乐了许多......

自从有了这样的顺风车和专车服务,出租车的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城市出租车司机罢工抗议要求取缔这类服务,但是对于小市民的我来说,还是挺欢喜的,能省钱,也能见到各行各业的人,听他们絮叨生活的琐事,总觉得是邻家朋友给我搭个顺风车,我也只是象征性地给点费用贴补他们的油费,在我看来不像纯粹的租用关系,还多了几分亲切感。

一起走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