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2年,曹魏第一谋士荀彧(xún ...
公元212年,曹魏第一谋士荀彧(xún yù)病重,曹操派人给他送来了3层食盒。荀彧一层一层打开,却发现每层都是空的。智慧过人的荀彧瞬间明白:曹魏已经容不下自己,欲置自己于死地了。由此,这位三国时代的王佐之才,几个月后,便郁郁而终,享年49岁。
这三层空空如已的食盒,究竟代表了什么含义?曹操为什么要置自己手下第一谋士于死地呢?事情还得从20年前说起:
公元191年,被名士何颙(yóng)赞为“王佐之才”的荀彧,投奔了曹操,被曹操委以司马之职,相当于现代部队里的总参谋,此时荀彧才29岁。
在谋略上,如果说蜀国刘备有诸葛亮,东吴孙权有周瑜的话,那么,无疑,曹操手下能与他们抗衡的第一谋臣就是荀彧。
荀彧跟随曹操后,也不负所望,征徐州、诛吕布、灭袁术、举贤明、定国策……为曹操立下了无数的汗马功劳。
特别是公元200年,荀彧定计奇袭袁绍乌巢粮仓,进而大败袁绍。
造就了军事史上赫赫有名的、以弱胜强战役的经典战役——官渡之战……
此战,不仅为曹操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也为他统一北方扫清了最大障碍。
事后,曹操大悦,更是称荀彧为“吾之子房也”,什么意思呢?
子房是汉代著名谋士张良的字,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张良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可见,荀彧在曹操心中,是不亚于张良在刘邦心中的位置的。
可以说,没有荀彧,就没有曹操这一时期的辉煌。
当然,曹操也没有亏待他:203 年,曹操上《请爵荀彧表》; 207年,曹操又上《请增封荀彧表》,“增彧邑千户,合二千户”。
曹操在向汉献帝给荀彧申请加官进爵的同时,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荀彧的大儿子荀恽为妻,以此加强二人的关系。就这样,两人从上下级变成了亲家……
然而,二人的关系却在208年出现了裂痕,从此不仅不得曹操信任,更导致了曹操赐其食盒,表明自己想要毒死荀的心思。
这一年,在长江赤壁发生了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著名的一战——赤壁之战,刘备、孙权联手,大败曹军,导致曹操20万众“饥疫而死者大半”,战船尽毁,荆州被夺……
为何曹操讨灭吕布、袁术、袁绍时,在荀彧的帮助下势如破竹,而在赤壁之战中,毫无建树呢?
其实,主要原因并不是荀彧在智谋上与诸葛亮、周瑜等人差距太远,也不是杜牧说的“东风不与周郎便……”,而是荀彧根本没帮忙。
荀彧“失语”的背后,是其身份和理念与曹操野心之间的冲突。
189年,荀彧被举孝廉入仕开始,是任守宫令(掌管皇帝的笔、墨、纸张等物品)的,可以说是皇帝的近臣,他一直效忠的也是汉室。所以,在面对吕布、袁术、袁绍等地方反叛势力时,荀彧会义不容辞的协助。
因为吕布政治人格卑劣,而袁术冒天下之大不韪竟然率先称帝,袁绍也怀有不臣之心。在这个时期,以汉丞相自居的曹操,当然能得到拥汉谋士们的支持,因为这些谋士的身份是汉朝官员而非曹操的官员。
而且在这一时期,曹操代汉之野心尚未充分暴露。
官渡之战后,曹操变本加厉,逐渐削弱汉朝宗室,甚至改变旧制、杀害忠于汉室的太中大夫孔融,让荀彧等人看到了曹操篡位夺权的野心。
于是,荀彧等人与曹操逐渐疏远,更不用说出谋划策了。
毫无疑问,赤壁之战的大败,曹操虽然没有直接问责荀彧,但不满和嫉恨由此加深。
之后,从210年开始,曹操更是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希望实现“除旧布新”与“唯才是举”。显然,荀彧等老臣就在其“除旧”的范围。
所以就有了212年,曹操南征孙权时,以慰劳军队为由,让生病的荀彧待在北方。并派人送给他三层空空的食盒,从而加速了荀彧的死亡。
曹操送给荀彧的三层空饭盒,代表了三层意思:
首先,食盒本来就是拿来装食物的,但曹操送来的食盒却没有装任何东西,代表曹操心中已经容不下荀彧。他才用这种方式告知对方“你已经没用了,我容不下你了。”
其次,荀彧从举孝廉出仕,到此时,效力于汉朝将近30年,曹操就用三层饭盒代表他辅佐汉室30年,空盒则代表汉朝名存实亡,未来将被我曹操所取代。
最后,空盒子在古代被称为“椟”,字义通“毒”,曹操最后想表达的的意思就是,我原本想赐毒给你,但想到你辅佐我这么多年,念及你的名声和你家族的声誉,你还是去自杀吧。
所以,在曹操身边多年的荀彧,收到曹操送来的饭盒,就知道对方必定窜汉,基于理性与感性,让他内心充满矛盾与困惑:
一是不希望自己一心辅佐的主公,变成篡汉之人;二是不希望自己遇人不淑,背负历史骂名。因此,收到食盒不久后,荀彧就在忧郁中死去。
后记:赤壁之败是曹操与荀彧关系破裂的分水岭。当曹操觉察到他身边的重臣荀彧等存在严重的拥汉心理时,他用“除旧”策略,逐步翦除这些拥汉重臣; 用“布新”措施,重用“新人”以加强曹氏代汉的力量。
不难发现,曹操“唯才是举”的本质,并不是真正的以才为先,以德为次,而只是想得到忠于曹氏代汉的人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