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0教学手记——学生读不进去,我们老师能读进去吗?

语文难教,尤其是现在,因为学生的生活节奏比国家总理还快,要沉下心去读书,确实难。因此,我们往往会慨叹:学生读不进文本。每每这个时候,我们是否也该问一句:我们老师能读进去吗?

有时想想,可能也不容易,因为,现在做一老师似乎比省长都忙,学校里没时间备课,要挤到家里去,挤到深夜里,才能静下来。因此,可能老师也慢慢地读不进文本了。

当我们读不进文本的时候,语文就死掉了!

我想,备课备什么,喊了那么多年,我觉得语文老师的备课就是解读文本。裸读,不必为那些现成的结论所拘泥,不论是孔子、孟子还是庄子,不论司马迁、屈原还是曹植,读出自己的文本来,这个阅读结果未必完全科学或是正确,这都不重要,错了可以改,关键是我们用自己的解读去教学了,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阅读滋味、过程、结果了,让学生有一个阅读者在前面能跟着模仿了,这就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我觉得语文老师完整地教了一套教材,他手里应该有另一套教材,那就是经自己解读后的教材,那才是自己的课程、教材、教学。

《后赤壁赋》一直放在选修里,自己也曾背过,但仔细回想,好像并未真正“读”过。自己不读,何以上课堂呢!读,要咀嚼,要消化,要运用。于是,我让学生自己读,学生提出,第二段很在趣,我问趣味在哪里呢,你说清楚;有同学问,最后苏轼怎么忽然会想到那只鹤还有那个梦呢?我告诉她,想明白这个问题,才能读懂苏轼;有同学说,苏轼到底游没游赤壁,是不是整篇都是为了某个目的虚构的,我告诉她,你把他的目的弄明白,可能答案就有了。这样,我让学生继续读下去,明天看他们阅读的结果。

当然,我也在读,慢慢读出了下面的内容。

悲乐自是人生事,唯有道中听仙歌

吴楚材、吴调侯说读苏子的二赋胜读《南华》一部,何以有如此高论!

苏轼是如仙的人,而不是人中的仙,之所以这样定位,是因为,他把生活着上了仙韵,但仍然生活在人世中,享受着人间的美好。

他所处有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雪堂,并不是真正的“堂”,只是几间茅舍, 苏轼 《雪堂记》:“苏子得废圃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为之,因绘雪于四壁之间,无容隙也。起居偃仰,环顾睥睨,无非雪者。”苏轼喜竹,为何不画竹于四壁,而画雪满墙,甚至不留一点缝隙,苏轼真的那样画了吗?现在无从考证,但从苏轼的性格来看,肯定不会涂满墙壁,但他一定会这么说,为什么,表达内在的世界。于大雪之日筑堂,不是紧迫,何人愿为,无堂可居,只能不顾风雪。妙在“起居偃仰,环顾睥睨,无非雪者”,让风雪缠于四周,我亦然洒脱如故,“谁怕”,“也无风雨也无睛”,因此,在雪堂的简单叙述中,也足以体会到苏轼调弄坎坷于颦笑之间的神情。

居于雪堂的苏轼过头怎样的生活呢?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秋冬之交,天气清冷严峻;“有客无酒,有酒无肴”,这是实话,因为,那时还处于监管之中的政治犯,物质生活是相当贫乏的。这种单调冷清、贫乏的生活被苏轼一生活,结果变了。苏轼给这清冷的夜晚加上了一轮“明月”,瞬间世界变得更美好了,变得诗意化了,有月就有影,注意在苏轼的小品短章中有好多影的描写,影有何用?在孤寂的世界里,影就是第二生命,影呼应了月,“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下之影,自然是一种诗意,一种活泼,一种境界。“仰见明月”,便有了我与月共同组成的诗化世界。

如何解决生活之困呢,“举网得鱼”,这真是太妙了,妙在鱼是举网所得,临江而渔,渔翁乃隐者,自得其鱼,自得其乐,这是苏轼解围的重要生活方式。为何名为东坡,借一片荒地糊口而已;有了鱼,而且是非常珍贵的鱼,这真是不幸中的大幸,人生就在这种幸与不幸之中被苏轼跌宕出了无穷的诗味来。

更加有趣的是,有客有鱼还没酒,却有老妇早已备好,“以待子不时之须”,世界不论如何对待苏轼,有一老妇足矣,再艰辛的生活还能再感受到艰辛吗!一片荒野之中,天气寒冷,一行三人,本没有什么烟火气,但被苏轼轻轻搅动,变成了良辰美景、良友美食、良妇美意,这就是苏式“顾而乐之”的乐的原因。

但作游玩,当是以欣赏喜乐为主,苏轼与客也是携酒与鱼而去寻乐的,可是如果真的是一片欢乐,那就是不苏轼了,苏轼可以把极困苦的生活弄成欢乐的调子,当然也可以把本应欢乐的场景变成悲性的生活,这符合人生哲学,苏轼是以哲理来生活的。

首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这八句,历来为人称道,说什么“天然句法”“曲心其妙”,究竟曲尽了什么妙,却又不作声了。有人赏析道,这是听觉,那是视觉,听觉那里好,视觉哪里妙,又无了下文。我们要读懂苏轼,须化身苏轼,站在赤壁之下去,随着苏轼一同去感知。江流有声,能听到流水之声,水是大了,还是小了?水涨江满的时候,往往是听不到声音的,因此,仅江流有声四个字,就让我们感受到江水离苏轼有点距离了,似乎水声从远处传来,夜深人静,声音传得远,因此,声音也未必多大。断岸千尺,因为江水退却,岸裸露而出,愈显其陡其高。山高月小,山高可以明显感知,为什么月也小了呢,这就是映衬,因为山高,月亮在山之上,距离觉得更远了,所以显得更小了,另外,这是十月的天气,天空较七月时的“月出东山之上”的天空更加高远了,天空高远,当然月亮就越小了。这些都好理解,为什么“水落石出”要放在最后呢?水落石出,不应该一开始就看到的吗?“水落石出,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从江面写到天上,不是更好吗?要理解这一点,除了声韵因素外,还是得设身处地地去感知。夜晚来到赤壁,他首先听到的是声音,这是常识;断岸千尺,体积庞大,在夜晚能最先让人感受到。当感受到岸壁之后,人自然抬头仰望到天下的月亮,当适应了夜晚的感觉后,这才看清周围的近处情景,原来,微小的岸礁都露出来了。因此,这四句话确实是苏轼当时感受的直接呈现,我们会发现,好的文学作品,描写景物确实是直接呈现的。当然,直接呈现并不是不讲究语言艺术,这四句话的艺术性在于,构成了三组对立变化关系,江流与断岸,山高与月小,水落与石出,全在运动之中,江水流动,断岸突起,山愈高月愈小,水落下石突起。全在动,全在变,这是一个动的世界,因此,“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就水到渠成了。前赤壁是在最后探讨变之哲理,而后赤壁则在开始感受变化的世界。

面对这迅即变得不可复识的赤壁,苏轼是怎样游的呢?

苏轼来了一串在他的文章里不多见的排比句,有人看到排比句,马上又来了,增强气势。苏轼要增加什么气势呢?为什么要在一个夜晚游玩的时候增加气势呢?

苏轼是个文人儒士,可在后赤壁赋里好像换在身份,如果说“披”还比较稳重,那么“踞”“登”“攀”“俯”就有些武行的角色感了,不仅如此,还要以“虎豹”“虬龙”“栖鹘之危巢”“冯夷之幽宫”这些虚虚实实的凶猛怪仙来衬托自己的侠士之风,苏轼已不是小伙子,为什么在这个变化了的赤壁前突出少年狂了呢?

其实,文字的价值在于能把人的心灵给线条化平面化,尤其是文字艺术的大师,他可以用文字把内在的世界像绘画一样画出来,但,这也只能给那些能看懂语言之画的人看。苏轼既不是要爬山比赛,也不是年轻有火力,而是心中有一股不平之气,从天子堂到黄州被监管而居的罪人,这一落差,人生之跌宕,也可以说是倏忽之间,人世之变化与眼前这赤壁之变化不是一样的神鬼莫测吗?这是人生之隐痛,谁能理解苏轼眼赤壁心想自己的半生颠簸呢?内心的波涛外化于身体之行,便是这一番凌厉的回答:披草踏豹,何人能拒,一股英雄之气遍洒于赤壁之夜。

当这股郁闷之气随之愈发磅礴的时候,他“划然长啸”,这是虎啸山林龙吟深潭啊!苏轼就是苏轼,他这一啸,从攀登而上转变到了震天动地,“山鸣谷应”是对苏式抑郁不平的声援助威,“风起水涌”是追随苏轼的摇旗呐喊。

显然,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苏轼超出了生活中的自己而表达了内在精神世界的情景,这样的情景是他渴望的,也是他害怕的。因为,苏轼还是一个儒者,是一个读书人,是一个尊奉皇权的忠臣孝子,他可以洒脱生活,但不能有半点不合儒教之规的心思。因此,当他发现他心中有只猛虎的时候,他只能悄悄地把它关进牢笼深处,这是非常悲伤的事情。因此,他“悄然而悲,肃然而恐”,他要自我提醒,“不可久留”。

那么,如何化解心中的郁结呢?苏轼有他的人生之道,那就是随他去,“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我释然了,一切都释然了,一切都放下了。放下就获得了身体和精神的解放。至此,这个赤壁之游也就可以结束了。比如,柳宗元到小石潭一样,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走就是了,但苏轼不是,苏是生活之仙,不是现实派。他要教化世人,他要给指明道路方向,如何才能真正释然。

仅仅依靠自己的放下,可能平静了片刻,心境又会起波澜,比如“四顾寂寥”,还是感到寂寞,这个时候,苏轼让一孤鹤上场了。这只孤鹤是解救众生苦难的一个使者,这个使者只问了一句话:“赤壁之游乐乎?”孤鹤的意思是什么呢?他认为苏轼乐还是不乐呢?苏轼该怎么回答呢?回答乐,可以吗?明明内心有不乐之情;回答不乐可以吗?明明是抱着酒和鱼去玩乐去的啊?其实,孤鹤并不是需要回答,他只是在点化,让苏轼自己领悟,是否是真正的快乐了?你苏轼应该好好想啊,怎样才能真正快乐!苏轼我么聪明阿,“予亦惊悟”,明白了,乐在道中,以道士之精神来对待现实之窘迫,用一堆乱麻绣出一朵出世的花来,于是,苏轼告诉读者的是,超脱世俗才能获得真正的身心之乐。这就是吴楚材吴调侯二人所说的胜读一部《南华》的原因。

(0)

相关推荐

  •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0703

    0703-1 仿击钵吟 一.孟嘉落帽(限鸠油沟) 健步登临罢杖鸠,龙山秋树碧于油.科头自向青天笑,吹皱江流认作沟. [笺注] <仿击钵吟>见于易顺鼎编<仿击钵吟>,不见于陈三立 ...

  • 古文观止193:苏轼•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gāo).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dá). 1.是岁:承前篇而言,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十月之望 ...

  • 为什么很多人的心里,都希望跟苏东坡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著名作家余光中说:"如果要去旅行,我不要跟李白一起,他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杜甫太苦哈哈了,恐怕太严肃:可苏东坡就可以做很好的朋友,他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苏东坡到底有多有趣? ...

  • 20210326教学手记——学生的表现取决于教学理念

    常常有老师感叹:说,孙老师,你的学生层次高,我的学生没有这个水平,没法做你那样的学习任务.面对这样的朋友,我实际想说的是:当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你已经封闭了思考的大门,也把自己囿在原来的思维方式里而不 ...

  • 20201121教学手记——学生为什么走不进文本?

    阅读当然是要读文本,既是读文本,还有不进入文本的事吗? 是的,读文本,也有不进入文本的事,而且不是有,而是普遍存在不进入文本的情况. 下面以刚刚执教的一节课的备课材料为例来探讨一下这种现象. 这节课的 ...

  • 20211101教学手记——材料作文的材料究竟该怎样读?

    教材上有道写作练习题,如下: 五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 ...

  • 中国诗词大会:龙洋读错了?杨雨老师也读错了吗?到底该怎么读?

    纵观<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的比赛,我觉得第三场最好看,因为主持人龙洋和嘉宾老师之间关于诗词的讨论渐入佳境,特别是关于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探讨,场面特 ...

  • 20210312教学手记——在学生面前,我不敢说我读过《史记》

    在学生面前我不敢说我读过<史记>,实际上真正的教学,不论哪篇文章,可能我们都不敢说我们比学生读得好,但长期以来,我们总以为我们比学生读得好,造成这种错觉的是,我们死死地控制着学生,让他们在 ...

  • 20210714教学手记——《论语》,看我的学生这样读

    我历来主张阅读的根本目的自我建构,而不是去描绘作者的大脑回路.把阅读仅定位于解构文本,阅读者可以不动心.情地筛选信息,不是真正的阅读,那样的阅读只是培养了一种单纯的工具意识,与心灵无关.因此,全国卷的 ...

  • 20210930教学手记——读进去,应试也可以很有味道!

    做题是干枯无味的吗? 一套语文试题,命题材料是命题者千挑万选的结果.有命题经历的同行都深知寻找命题材料之难之苦.昨天与芜湖语文教研员辛兄交流,他说,命一套题,找材料往往要花两至三个月的时间.当然,试卷 ...

  • 20210515教学手记——从思维导图看学生的阅读思维

    阅读的本质是通过文字识别,读懂作者的观点,读懂观点的前提是读清楚写作者的思维脉络.因此,思维导图往往被用来梳理论述类文本的逻辑思路.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者呈现出的思维导图判断学生的阅读过程及阅读结果的科 ...

  • 20210417教学手记——我服气我的学生

    语文是可以直接用于生活的实践性学科,我们不能把学生关在高考试题里练应试,而应该放在生活中进行实践性操作,不然,语文就会失去其生命力. 本月11日"晋诺工作室"推出了一篇反思一些非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