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文化概述
《鼓楼静语》邮箱1225077169@qq.com
欢迎老街坊们投稿。
什刹海文化由于受到北京文化的影响,加之又与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北京中轴线文化带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内涵极为丰富。又由于受到什刹海水域的影响,又明显带有地域文化特性。什刹海文化大致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水系文化:
什刹海水系早年为高梁河故道,专家称之三海大河。最早用文字形式记录什刹海水系名称的为金代的白莲潭,金代在白莲潭南部区域兴建太宁宫。元代营建大都城时将白莲潭一分为二,南部水域称之太液池,为禁苑;北部水域称之积水潭,即今什刹海。为解决大都城军民粮食与物资储备,郭守敬奉旨兴修水利,将隋唐运河调直,实现了南北运河真正意义上的贯通,被称之京杭大运河。为了让南来的漕船抵达大都城,又开凿了通州至大都城的通惠河,并引昌平白浮诸泉汇入积水潭,积水潭成为了京杭大运河北端终点码头。由于元代漕运活动的兴起,推动了积水潭及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明代之后,由于积水潭上游水量减少,其水域面积逐步缩小,漕运功能也随之终止。明代中叶,以德胜桥为界,形成两片水域,桥东南侧水域称为什刹海,西侧水域称为净业湖等。民国时期,三片水域又称为什刹前海、什刹后海、什刹西海,简称前海、后海、西海。在数百年的历史变革中,什刹海水系名称众多,即有人们熟悉的积水潭、海子、什刹海,还有人们较为生疏的莲花池、鸡头池、秦家河地、洗马坑、净业湖、鸡狮潭、海子套、北海子等。旧时,什刹海中有数座桥梁,像万宁桥、银锭桥、德胜桥、甘水桥、三座桥、李公桥、清水桥、西步梁桥、板桥、厂桥、大石桥、小石桥、小甘水桥等。这些桥梁不但为行人提供了出行的便捷,又由于建筑结构有所不同,又成为什刹海景区的点缀之物。元、明、清至民国期间,有多首吟咏什刹海桥梁的诗文,如元代黄清老的“数尽荷花数荷叶,碧云移过水东桥”,明代胡俨的“浩荡东风海子桥,马蹄轻蹴软尘飘”,孟洋的“长桥晚落千寻影,高阁晴含万里风”,清代宋犖(音luo)的“鼓楼西接后湖湾,银锭桥横夕照间”,李静山的“十里藕花香不断,晚风吹过步梁桥”,吴嵩梁的“十刹海边几僧寺,三转桥上多酒楼”,黄钊的“银锭桥连响闸桥,湖光山色隐迢迢”等。
2、绝佳景致
作为北京城的旅游胜地,什刹海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这里不仅有一汪碧水、两岸柳风,还有围湖而建的寺庙、名园、府邸、胡同、院落。古人将什刹海誉为“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还有“城中第一佳山水”,银锭桥为“城中望西山绝佳处”。形容春天的有“碧波十顷碧玻璃,白日楼台照影时”“一川春水冰初泮,万古西山翠不消”;形容夏日的有“甘雨跳珠千叶叶,法云垂绮百花中”“一曲池台半畹花,远山如髻隔层纱”;形容金秋的有“平桥芦荻萧萧冷,别浦鸥鹭泛泛流”“烟光平坠寒云起,秋色空明水气多”;形容隆冬的有“忍寒杂坐歌兼笑,人影看看镜里天”“一片空明两岸苍,望来犹道是波光”。另外还有“芦苇丛生,荷花疏而不密,鱼簖(音duan)点缀水中”“辘轳声里田田水”“林亭路僻多生草”“野色湖光两不分”“岸僻桥横印绿苔”“时有白鸥群”“绿荫深处鹁鸠啼”“萦河闻讯流,远坂步稻香”“林鸦宿鸟喧不定”“蝉声忽报十分秋”“苇棚酬酒荐诗仙”“水天一绿杳(音yao)无岸,荷芰(音ji)四围中有船”等。旧时,人们把什刹海及周边地区统称为西涯。晚清时期,文人墨客以北宋时期的潇湘八景为框架,把什刹海及周边地区最佳景致浓缩为西涯八景,即谯楼更鼓、响闸烟云、西涯晚晴、柳堤春晓、白塔晴云、景山松雪、湖心赏月。除此之外,什刹海还有两处享誉京城的纳凉休闲之地,一处是位于德胜桥至李公桥间的杨柳湾。古籍中有“绿柳映坂,缥萍漾波,黍稷稉稻,畇畇原田,高城数里,古色如一薛荔墙。转而南,得藜光桥,径僻,岸无行人,古槐浓樾,覆荫如罨画溪”。李公桥旁“明湖滉漾,大似江南水国,每过其地,辄令人起秋风莼(音chun)鲈之思。”金受申在《老北京的生活》有“后海南岸一段河渠,到李广桥转弯处谓之'杨柳湾’。北京市内河流,只此一段极像野外。”还有一处是位于汇通祠与北城墙间的西水关,“西山诸水从此流入都城,水口为石犀以当之,遏(音e)冲突,缓水势也。而庵之上,名曰镇水观音庵。其北即水入处,泠泠(音ling)有海潮之音。其南则晶淼千顷,草树青葱,鸥凫上下,亭榭掩映,列刹相望,烟云水月,时出奇观,允都下第一胜区也。”被称之“游,则莫便水关”。
3、私家名园
由于什刹海景色宜人,环境优美,自元代至民国期间众多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在此搭梁立柱、修筑房舍。西海曾出现多处私家名园。据《燕都游览志》记载,“漫园在积水东,米仲诏万钟所构,中有阁三层。湜园,太守苗君颖别业,西面望湖。杨园在湜园稍南,杨侍御新创。莲花社有亭,在水关西,今倾圮。虾菜亭在莲花社西,以藩隔之,水部戴大圜建。相国方园,在水关西。”《帝京景物略》也有“立净业寺门,目存水南。坐太师圃,晾马厂、镜园、莲花庵、刘茂才园,目存水北。东望之,方园也,宜夕。西望之,漫园、湜园、王园也,望西山,宜早。”由此可知,明代时西海围湖而建的有太师圃,镜园、刘茂才园、方园、漫园、湜园、王园、杨园、适景园、莲花社、虾菜亭等,故称西海“十大私家名园”。这些私家名园中,“环北湖之园,定园始”。也就是说,私家名园中以西海南岸的定园(又称太师圃)构筑最早。在这些私家名园中最为著名的是米万钟的漫园。(米氏三园:勺园、漫园、漫园、湛园)米氏为北宋书画家米芾的后裔。明万历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江西按察使。米氏好石,擅长书法绘画,与董其昌、邢侗、张瑞图并称“明末书法四大家”。漫园修筑之后,不但成为米氏居所,还是文人雅士雅集之处,在《诗文荟萃什刹海》中,收录了多首在漫园雅集的诗文。如米万钟的《立春漫园社集》、刘荣嗣的《立春日米仲诏邀集漫园》、陈以闻的《立春日米仲诏招集漫园》、韩霖的《上巳前一日集漫园》、刘道贞的《辛未上巳前一日集漫园》、韩弘达的《秋日集漫园》等。在漫园文人雅士们不但饮酒品茶、吟诗唱和,还能登楼望远、看水观柳,还能观看洗御马的仪式,贺世寿有首《漫园水次看洗马》。此种情况延续至清代和民国时期。如小石桥胡同邮传部大臣盛宣怀的盛园、护国寺街旁黑龙江巡抚周树模的泊园、白米斜街军机大臣张之洞的可园、后海南沿奕劻之子载振的怡园(振贝子花园)、柳荫街恭亲王奕的萃锦园、新街口北大街刘文嘉的㛃园、小翔凤胡同北侧奕的鉴园(民国时期由吉林名士宋铁梅居住,改为止园)、后海北沿康熙大学士明珠之子纳兰性德的渌水亭、西海北沿民国时任大理院院长余棨昌的濯梦楼、南官房胡同清代重臣尹继善的晚香园等。尹继善为清雍正元年(723)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江苏巡抚、翰林院学士,曾著有《晚香园杂咏》《移居晚香园》等诗。《移居晚香园》中写道:“最喜名园傍御园,无边烟景霭晴券。扫除池北松间屋,掩映桥西竹里门。帘卷乍看新燕影,径开犹带旧苔痕。一泉一石皆恩赐,春入芳林鸟亦言。”
4、宗教文化
什刹海是北京城宗教场所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涵盖佛、道、伊斯兰、天主、基督等教派,宗教场所达100座之多。著名的有护国寺、广化寺、拈花寺、广福观、火德真君庙、关岳庙、白马关帝庙、汇通祠、贤良祠、瑞应寺、海潮庵、槐宝庵、嘉兴寺等。还有供奉关羽、观音、妈祖、花神、土地、龙王、地藏、马灵官、玉皇、铸钟娘娘、山神的庙宇及私人宗祠、家庙。护国寺和广福观一度为国家级佛教、道教管理机构——僧录司、道录司设置之地。三座桥旁慈恩寺与阜成门内朝天宫齐名,为明代主要的皇家寺院之一。人们到寺庙不仅是烧香敬佛、祈福平安,还可以在嘉兴寺欣赏牡丹,海印寺登高望远,普济寺品茗观水,净业寺避暑赏荷,金刚寺夜宿望月,汇通祠聆听瀑声,宛平县城隍庙观看火烧判官,护国寺还有透亮碑、机灵鬼、日月井、卧式观音、楼抱塔……什刹海的寺庙中存有石碑100余座,不同时期的御制碑6座。如鼓楼西大街华北基督教修道院《明毅宗赐曹化淳御笔草书碑》汇通祠《清乾隆积水潭诗文御制碑》和广福观明天顺、成化《诰命道士孙道玉御制文碑》等。这些石碑不但记录了所在寺庙的历史沿革,还是研究北京历史发展的重要史料。如:通过广福观明天顺四年(1460)九月和成化元年(1455)的《诰命道士孙道玉御制文碑》中“道录司左正一兼大德观住持孙道玉蚤游方外,聿追清净之风,久视域中,深悟玄中之气,为道流之领袖。……是用锡之。”“实尝屡优于眷待,尚未惬于褒嘉,今特封尔为同□,体顺凝识,养默致虚守静,光范悟法,弘□真人,掌道教事锡之。”以此说明,在广福观设置道录司是在成化元年。
5、府邸建筑
清代,什刹海出现了恭王府、醇亲王府(北府)、庆王府、庄亲王府、敦郡王府、阿拉善府、涛贝勒府、棍贝子府、德贝子府、成亲王府以及明珠、和珅、张廷玉、兆惠、张之洞、盛宣怀、蒋廷锡、索尼、于敏中、恩海等府邸建筑。恭王府前身为乾隆年间宠臣和珅故宅,和珅获罪之后,嘉庆初年和珅府一分为二,东部由和珅之子丰绅殷德居住,西部由庆王永璘所住。咸丰年间,此宅赐予奕,始称恭王府。由于和珅、永璘、奕经历了从乾隆盛世至清政府的衰败时期,前后有100年的历史,民间亦称“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目前,恭王府及花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北京市唯一一座对外开放的清代府邸建筑。
6、名人故居及文化名人
什刹海的名人故居和文化名人在北京具有一定影响,其中名人故居达50余处,人们较为熟悉的如宋庆龄、郭沫若(郭沫若纪念馆)、梅兰芳(梅兰芳纪念馆)、老舍(老舍出生地)、蔡锷(临时居住处)、马海德、田间、萧军、溥杰、陈垣、张之洞、潘絜兹、张伯驹(张伯驹、潘素纪念馆)、梁巨川和梁漱溟、周怀民、王照、贺孔才、张晓彬、丁玲、马烽、杨沫等。什刹海文化名人荟萃,其中不乏有享誉中外的大家,如郭沫若、梅兰芳、程砚秋、老舍、陈垣、余嘉锡、熊十力、白寿彝、张伯英、顾随、郁达夫、周立波、北岛、莫言、吴冠中、白雪石、梁漱溟、王照、田间、萧军、侯宝林、溥心畬、祁崑、徐城北、翁偶虹、蔡若虹、潘絜兹、彦涵、张伯驹、张效彬、丁玲、马烽、杨沫、周怀民、张中行、刘心武、杨宪益、沙博理、贺孔才、许林邨、胡佩衡、陈少梅、侯德峰、启功、常人春等。有些文化名人的书屋、寓所还和什刹海有关,如法式善的“小西涯”、周怀民的“云水阁”“双柳书屋”、徐城北的“三不老书屋”、王照的“水东草堂”“爽襟楼”、贺孔才的“潭西书屋”、顾随的“两三竿竹斋”、溥心畬的“寒雨堂”、辛国勋的“竹斋小室”、余棨昌的“濯梦楼”、萧军的“银锭桥西海北楼”……张伯英、周怀民还自称为“东涯老人”“西海老人”。
7、民俗活动
什刹海的民俗活动可追溯到元代,百姓游玩什刹海,称之“逛海子”。人们在什刹海可以观水、听瀑、踏青、赏荷、会友、唱和、纳凉、消寒……农历“六月六”为洗晒日,积水潭畔曾有洗御象、洗御马仪式。民间还有“城隍出巡”“火烧判官”“燃放水灯”“鼓楼灯市”等活动。什刹海民俗活动带有地域文化特点,如赏荷、冰嬉、放河灯、乘冰船等。除年节必要的民俗活动外,还有票房、堂会、花会、书馆、棋社等民间自发形成的民俗活动。荷花市场、天汇市场、鼓楼市场、天和茶馆营业之后,逛市场、品小吃、尝河鲜、看大戏、听鼓书、玩游戏……又成为京城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
8、街巷院落
什刹海街巷形成于元代,在《析津志辑佚》中有钟楼十字街、钟楼前街第一巷的记载。明代之后出现了战车厂、皇城西北角、嘉兴寺半藏寺、椿树胡同、兴华寺、羊房胡同、三宝胡同、石虎胡同、宏善寺胡同等,清代期间街巷略有增加,民国期间街巷基本定型,目前什刹海风景区街巷达100条左右。受到什刹海水域的影响,什刹海街巷多为蜿蜒曲折,走向不定,其中小八道湾、藕芽胡同、大金丝胡同、前罗圈胡同、景尔胡同最为明显。什刹海街巷名称成因复杂,或为人物、寺庙、河道、桥梁,或为形状、建筑、仓库、作坊、官署、商贸集市,其中不乏有百花深处、杏花天、乐春坊、花枝、藕芽等带有诗情画意的名称。就形状而言,有狗尾巴、猴尾巴、猪尾巴、羊圈、水罐儿、簪儿、口袋、粪箕、扁担、抄手、烟袋、羊角灯……街巷,是什刹海各种文化元素的载体,也是城市构成的基本元素。因此,什刹海每条街巷都隐藏着许多故事,像石虎胡同的石虎、大石碑胡同的石碑、铸钟胡同的铸钟娘娘、大翔凤胡同的水井房……什刹海院落文化也很重要,其中最有名为德胜门内大街265号,民间亦有“都督府”“继家大院”“麻花电台”“麻花电台大院”等不同称谓。早年为清末内务府大臣继禄宅邸,东至德胜门内大街,北端与花枝胡同相临,西侧与棉花胡同幼儿园东墙为界。院内东为住宅区,西为花园。住宅区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为五进院落,以四合院式建筑为主。东、西两路由7层排房组成,住宅区北端为一排后罩房。《北京市志稿》记载为,“北京中央广播电台庶务科建业事务所在麻花胡同路北二号。院十一座,房三百二十一间”。上世纪40年代,在院子南部架设无线广播电台发射塔,坊间俗称“麻花电台”,改成宿舍之后随之改为“麻花电台大院”。目前这个院子约有500余间房屋,住有400余户人家,分成7个管理区,侯宝林、刘宝瑞、李连杰、赵玉明、张颂、温济泽、邹晓青、陈哲、白凤鸣、彭修文等文化名人曾在此院居住。什刹海除了有以修理炉灶起家的“曹家大院”和卖坎离沙成名的“段家大院”外,还有一些特殊院子,如兴华胡同的“回字院”、北官房胡同的“工字院”、大翔凤胡同有“水井房”、北官房胡同的“枣林院”以及东煤厂胡同的“焦大故居”、小金丝胡同的“乃迭花园”、后海北沿的“诗风院”等。
9、商贸活动
什刹海商贸活动形成于元代,钟鼓楼一带(今旧鼓楼大街)为元大都城重要的商贸交易之地。明清至民国期间,什刹海商贸活动主要由街市和集市两部分组成。街市为地安门外大街、烟袋斜街、新街口等;集市为荷花市场、护国寺庙市、天汇市场、鼓楼市场等。其中荷花市场、护国寺庙市以及“烤肉季”“爆肚张”“会贤堂”“庆云楼”等老字号在北京城具有一定影响。
鼓楼脚下生命的欢歌
公众号内容简介
北京人的生活回忆,校园生活回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同学情,朋友情,邻里情、家人亲情,各类生活趣事。长年征集老照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