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1) 中国哲学思想与西方宗教的差异

从今天开始,陆续为大家解读《中国哲学简史》这本经典哲学入门书籍。

作者介绍:

冯友兰(1895——1990),中国现代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门。1920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师从杜威等名师,192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他毕生的事业可以概括为“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他以《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小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和“贞元六书”等著作,成为中国近代以来能够建立哲学体系的哲学家之一。他是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杰出学者,也是影响巨大的思想家之一。

本书简介:

本书以20万字的文字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因为它最初是讲义,所以它的语言极其流畅;因为它是由英文翻译过来的,所以它的文字极其符合当代人的阅读。它在世界各地有多种译本,一直是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入门书。它对当今的读者有极大的意义,不失为一部可以影响一生的文化经典。

本书入选全国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季羡林、杨振宁、厉以宁、赵启正、李慎之、易中天、张颐武推荐阅读,世界政要、专家、学者、名流一致推荐的 经典!

在世界各地共有30多种译本,再版20余次,北大版简体中文版年销量10万册以上,享誉中海内外!

谈到中国古代思想,我们首先应该是想到四书五经,它代表了中国古代的思想精华,《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中国古代两个主流哲学思想是儒家和道家,中国的古代哲学思想的地位,可以和西方的宗教在西方历史中的地位相提并论。

儒家思想代表:孔子

儒家思想渗透到中国人上下几千年社会和日常生活方方面面,但中国的哲学思想跟西方的宗教有不同的地方,宗教中有天堂、地域、创世纪等。但中国的哲学思想更注重人的思想本身,作者认为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考。

宗教和哲学是什么关系?宗教也和人生有关系,而且每个大宗教的核心都是一种哲学,事实上,每种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等。西方普遍认为,中国的儒家和道家思想是一种宗教,但是作者并不认同这种说法,认为儒家和道家思想是有别于宗教的,道家才是真正的宗教,而道家思想则不是,道家和儒家是两种哲学思想。道家和道教有什么不同?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比如道家的老子和庄子讲,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该接受生死过程。但是道教的主要教义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

中国文化精神基础是伦理而不是宗教,中国的哲学思想更关心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实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也就是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圣人”。中国的哲学思想有两个境界,为学和为道,为学就是增长知识和见识,而为道就是提高心灵的境界。所以,中国的哲学思想中为道其实就是哲学的范畴了。也就是说,中国的哲学思想和世间万物的知识都属于中国思想的一部分。而在系统,宗教和知识或者说科学是完全对立和不可调和的。西方的哲学思想发源于公元前的古希腊,直到罗马帝国以及后来的中世纪,欧洲的宗教对欧洲政治、文化都有非常深厚的影响,直到公元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以及后来的工业革命,科学最终战胜了宗教,成为欧洲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前面讲到,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为圣人,后来的王阳明等哲学大师也是以成为圣贤为终生目标。圣人的最高境界是与宇宙万物同一,要达到这个同一,是不是必须脱离现实社会,或者必须要否定“生”呢?佛家认为“生”是人生痛苦的根源,就像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一样。而道家也认为,要达到最高境界,就需要脱离生死,只有这样才能解脱,我们把这种哲学称之为“出世的哲学”。也就是,这种哲学思想的最高境界认为死高于生。

而另外一种哲学思想正好相反,更加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这种哲学只讲究道德价值、不会将生于死。我们将这种哲学称之为“入世的哲学”。而中国的哲学思想属于“入世的哲学”,这和西方的的“出世的哲学”形成鲜明对比。也导致了几千年来东西方在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中国哲学思想更注重社会,而不是宇宙,注重今生不是来世,而西方哲学思想更注重天堂和宇宙,更注重超脱与出世。中国的哲学思想更讲求“内圣外王”,也就是一个圣人也可以成为君王和统治者。

中国的哲学思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隐喻或者说暗示,中国古代哲人的思想都非常简洁,甚至是简短。比如《老子》就只有5000多字,而《论语》中每章也只有寥寥几句话。但是我们深入研究会发现,里面有很多隐喻和暗示,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也都有这个特点,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是这个意思。这种哲学思想的表达方式也反应在中国文化中,我们经常说别人说话是“话中有话”,或者还有弦外之音,其实也就这个意思,这也是中国文化思想逐渐演变,对我们日常生活和表达所产生的影响导致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