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消暑神器 蕴藏山河乾坤

伏天已至,扇子逐渐成为人们消暑避夏的必备“神器”。开折于掌中的小小扇面,不仅是现代文创标语的心仪之地,更是古代文人雅客挥毫泼墨,书画山河的“掌上乾坤”。

张宗苍溪山秋霁图

7月12日,由沈阳故宫博物馆、旅顺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宝扇鸾开画生香——古代扇面展”在沈阳故宫飞龙阁、翔凤阁开展。馆藏的近80件扇面和成扇将一山一水,一景一物生动展现,让参观者们在山水诗书中,感受中国古代扇面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据悉,本次展览通过“触景”“闻香”“掠影”“留青”以及“宫藏”五个部分,分别展示扇面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书法丹青及纹饰扇匣,将古代文人雅士挥毫泼墨、寄情即兴的情趣,扇文化艺术、风尚与技艺向世人展现。

清缪嘉惠、郭尚先、潘俊花鸟圆光行书扇面轴

“近端广水,旷阔遥山”。在小小扇面中的山水画,打破了“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间方立意定景”的构图传统,着力展现细微之处人与自然之间的山水意境。展览第一单元“触景”中展出的王昱的“仿元人笔意图”、上睿的“山水图”、乾隆时期重要宫廷画家张宗苍的“溪山秋霁图”“清邢有章设色山水图成扇”等文物通过一山一水、一景一物将一幅幅惬意的山居生活跃然纸上。

芭蕉仕女图

此外,在“闻香”单元,清代女画家、慈禧太后代笔女官缪嘉惠与郭尚先、潘俊的“花鸟圆光行书扇面”、首次展出的两件“清湘竹股彩绘花鸟纹折扇”以及“清胡锡珪设色花鸟图成扇”等文物利用小巧的扇面绘一瓜一果,一草一虫,让花卉娇而不艳,易于裁取,鸟类小巧玲珑,生趣盎然,更加生动地诠释了天地自然的纯真意象,传达出更加细微的内在情感。

清湘竹股彩绘花鸟纹折扇

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表示,小小的扇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扇载书画,珠联璧合,散发着独具特色的中国气质。扇面画经过艺术家的主观取舍,浓缩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国绘画艺术精髓。清代皇家大量制作并使用宫扇,也为古代扇面增添新的艺术魅力。沈阳故宫博物馆与旅顺博物馆撷取精品扇面及部分成扇藏品共同举办扇面艺术展,向观众展现古代扇面的多元化艺术特征,使广大观众在一山一水、一景一物中感触人与自然的情感与和谐,探寻扇文化艺术与风尚,技艺与匠心兼容的精神世界,领略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独特气韵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之美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勇  通讯员李青坡  沈阳故宫供图)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勇  通讯员李青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