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言谈间才知道,她投资了这家做机器人的公司,而且一投就是100万,说是自己的养老钱,投了一点进来。张口闭口都是智能化、数字化、机器人,思想前沿,与时俱进,甚至走在了时代的最前面。
更让人惊掉下巴的是,大家问阿姨今年多大,阿姨说,我今年82。
这个82岁的阿姨,整整两个小时,让我叹为观止,备受感动和鼓舞。
没错,就是这个最中间的阿姨。
不禁想起前几天略读的一本书,叫《大器晚成》。
这本书回应了一个普遍的焦虑。
年轻人担心自己错过好时候,老了没有竞争力。中年人担心自己被职场淘汰。其实,这些焦虑都是基于同一个前提,那就是,大家都认为,年轻是唯一的优势。但是,这本书告诉你,每个年龄段,都有各自的优势。每个人都可以大器晚成。
现代社会对年轻有为的痴迷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与个人计算机的崛起,以及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等20多岁就一举成名、颠覆传统和迅速致富的青年才俊相伴相生。
这种迷恋少年有成的文化氛围要求年轻人必须及早获得更多成就,快速走向成功。对于今天2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这种期望传达的信息很明显:成功要趁早,不然你再也没机会了。
事实上,这其实是一个误解。无论你年岁几何,你都有机会。
美国经济研究局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增长最快的0.1%公司中,创始人平均年龄为45岁,在不同的细分高科技领域,创业者群体和成功退出公司中,平均年龄保持不变。一位50岁创业者创办一家成功公司的可能性是30岁创业者的1.8倍。通过IPO或收购实现成功退出的公司,其创始人平均为46.7岁。
年轻是个优势,这不假。但是,中年,其实是一种更大的优势。而且不仅是中年,你从出生到老去,每个年龄段,你都会获得某种相应的,其它年龄不具备的能力,这个阿姨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吗?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不禁又想起,《福布斯》每年都会评选出30位30岁以下精英,几乎每个行业,都会定期评选青年才俊。这些评选已经成为一门产业。
大家过度奉行神童文化,已经有点患上了年少成才狂热症。
我们并不是彻头彻尾地否定我们对年少成名的追捧,而是,如果什么时候,我们能给这些老年的投资人、创业者评评奖,或许才是这个社会真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