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与《平凡的世界》
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期望与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每周一、三、五 晚上20点发布三篇原创文章。欢迎投稿,敬请阅读、分享、评论!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路遥的自传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恨不得每一页都划上重点标记。《早晨从中午开始》揭示了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创作细节。
路遥花了6年时间于1988年完成的百万字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共三卷),1991年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89年、2015年两次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播放。这部书不仅在现代文学排行榜上首屈一指,更在众多读者的心中名列前茅。它像是一盏精神明灯,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摆脱迷茫,奋力前行。
《平凡的世界》的诞生不是偶然的,它源于路遥的梦想和使命感,来自路遥对生活的深入解读,它倾注了路遥全部心血和精力。作品完成后4年,路遥因肝硬化于1992年11月17日去世,年仅42岁。
路遥墓碑上写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辛劳成就了路遥,同时也毁掉了路遥。如同逐日的夸父一样,路遥没有时间爱惜自己的身体,给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遗憾。
路遥这样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在我的创作生活中,几乎没有真正的早晨。我的早晨都是从中午开始的。这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我知道这习惯不好,但积习难改。通常情况下,我都是在凌晨两到三点入睡,有时甚至延伸到四到五点,天亮以后才睡觉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午饭前一个钟头起床,于是早晨才算开始了。午饭过后,几乎立刻就扑到桌面上工作了,我从来没有午休的习惯,整个下午是最佳工作时间,除了上厕所,几乎在桌面上头也不抬,直到吃晚饭。我工作时一天抽两包烟,直抽得口腔舌头发苦发麻……
路遥,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中学毕业回乡务农,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开始文学创作。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成电影,轰动全国。
《人生》的成功,打乱了路遥的日常生活,他感到自己被赞誉声淹没,路遥渴望重新投入一种沉重。
写《平凡的世界》的念头来源于路遥少年时期的一个梦想:一生中要完成一部规模宏大、篇幅最长而且很成功的作品,时间必须在40岁之前。《人生》发表后不久,从前的这个想法突然冒出来,路遥决心忘掉荣誉,重新出发。
写《平凡的世界》,路遥准备工作就用了三年时间。为了弄懂“文革”后十年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的背景,路遥先后阅读了十年间的《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多种报纸和杂志,记录了几十万字的笔记。
他还研究了近百部中长篇小说,同时也读其他杂志,理论、政治、哲学、经济、历史和宗教著作。还找一些专业著作如农业、商业科技以及知识性的小册子来读。他对一些常识性的、技术性的东西不敢一丝马虎。
当阅读工作暂时告一段落,路遥便进入了另一个更大规模的“基础工程”——到实际生活中去。他提着一个装满书籍和资料的大箱子开始在生活中奔波,乡村城镇、工矿企业、学校机关、集贸市场;上至省委书记,下至普通百姓,只要能够触及的,就竭力去触及。
一枝一叶都要考察清楚,脑子没有把我记住的,就详细笔记下来。比如详细记录作品所涉及的特定地域环境,山形山貌,动物植物,风土人情。春夏秋冬,时序变换,积累在增加,手中的箱子由一个变成了两个。
路遥说过:故事可以编造,但生活不可以编;故事可以虚构,但是你的感情、体验决不可能虚构。编造的故事再生动,如果脱离生活也很难动人,而生活的真情实感哪怕未成曲调也会使人心醉神迷。你亲身体验、感觉过的,写起来才能真切,才能使你虚构的故事变成真实的故事。
为了深入了解煤矿生活(尽管按全书的构思,一直到第三部才涉及煤矿),路遥决定到一个偏僻的煤矿去开始他第一部书初稿的写作,他在铜川煤矿医院一个办公室改造成的临时住宿与写作间里开始了《平凡的世界》的写作。
他在煤矿一待就是一个冬天,一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三四个月不出山。进山的时候,还是满山翠绿,出来时,已是白雪皑皑。
第二部书的初稿是在黄土高原腹地中的一个十分偏僻的小县城完成的。在那里,路遥的写作进入了狂热状态,身体感觉几乎不存在,日常生活变成了机器人,他感觉自己是用心灵在写作,无比紧张的工作和思考一直到深夜。
写作紧张之时,常常会忘记吃饭,一天一顿也就凑合了。这是一次消耗战,尤其对体力来说,几乎用尽了所有“库存”。
第二部书完稿,路遥感觉身体不适,肝部诊断出严重的病变,他第一次严肃地想到了死亡。他曾悲哀地想到,在中国企图完成长卷作品的作家,往往都死不瞑目。伟大的曹雪芹不用说,他的导师柳青也是如此,这位坚强的人曾央求医生延缓他的生命,让他完成《创业史》。
出于使命感,也出于本能,路遥内心升腾起一种与之抗争的渴望。不迷信大城市的医院,路遥到自己的故乡榆林市,一边找老中医调理,一边进行第三部书的写作。
路遥当时这样想:“这也许真正是命运的安排,让你有机会完成这部书。本来,你想你已经完蛋了。但是,你现在终于又缓过来了一口气。如果不抓住命运所赐予的这个机遇,你可能真的要重蹈柳青的覆辙。这才是真正的悲剧,永远的悲剧。
是的,身体确实不好,但只要能工作,就先不应顾及这一点。说穿了,这是在死亡与完成这部作品之间到底选择什么的问题——这才是实质所在。当然,两全其美更好,这不是完全没有这个可能性——可能性甚至很大。
蓬勃的雄心再一次鼓动起来,这将是一次戴着脚镣的奔跑。但是,只要上苍赐福于我,让我能最后冲过终点,那么永远倒下不再起来,也可以安然闭目了。”
只要没有倒下,就该继续出发。路遥终于在1988年5月25日完成了《平凡的世界》全书的写作。
路遥认为写作是一种使命,是未来召唤也是自我超越。路遥说:“作家的劳动绝不仅仅是为了取悦当代,而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作品不光放在现实生活的范围,而且要放在历史的角度去考虑。从历史的角度,从人类的整个发展去考虑,作品就有了永恒,生命力就更强了。
社会上有的人,对历史错误的东西,挖苦、讽刺、嘲笑,反过来对于好的东西则不屑一顾。对于作家来说,这是一个严肃的课题。
一个作家对历史应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去认识它,分析它,研究它。在重视现实生活的同时,应对我们国家的历史,尤其是现代史,有比较深的了解,因为我们每个人是某种历史的产物。
抓住一个题材,哪怕是很小的题材,都应把它放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去考虑,甚至这背景不光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就是说,你抓住了一个题材后,要尽量把它放在一个非常广阔的背景上去考虑它的意义。尽量使作品具有较大的意义。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感动了一代代读者,在于路遥把历史的命运个人化,把个人的命运历史化。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展示底层生活不平凡的意义。
《平凡的世界》的魅力还在于路遥塑造的人物个个形象鲜明,呼之欲出,有血有肉,很多人都能从小说中看到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
路遥深入生活,了解与关注劳动人民的痛苦与欢乐、幸福与不幸、成功与失败、矛盾与冲突、前途与命运,路遥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基于现实的,路遥用他的人生经验写成的小说更容易在读者中产生共鸣。
《平凡的世界》成功塑造了孙少平、孙少安的形象,他们在贫穷和困苦中仍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和善良人性的无限希望。小说传递的是正能量:梦想,前行的力量。
它没有像“文革”后出现的一大批伤痕文学那样,染上灰色的调子,而是通过展示人物内心的丰富活动,展示了足以令中国人欣喜与感动的希望所在。
让我们用《平凡的世界》里的一段话来纪念路遥——这位令人敬佩又觉得惋惜的伟大作家: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