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产品的两个灵魂拷问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742天的第736篇原创文章
最近在带着产品战略委员会开产品的迭代升级会。
在做功课的过程中,我看了一本书叫做《用户体验要素》,同时还阅读了大量文章,有几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是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得到的收获,今天分三篇文章整理一下。
第一篇文章是关于产品的两个灵魂拷问,看到这两个问题之后,确实让我思考了一会。
导致网站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不是技术,也不是用户体验。网站失败最常见的原因,是在开始写第一行程序、描第一个像素,或配置第一个服务器之前,没有人试图回答下面两个非常基本的问题:
1、我们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
2、我们的用户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
关于第一个问题,它既不能定位的很空洞,也不能过于具体,这是让我思考了一会的难点。第二个问题就更关键了——我们必须清晰地知道用户希望通过我们的产品得到什么,我们能够给客户提供什么样的功能服务,用户使用起来是否方便、快捷、高效的解决问题,我们才能去做接下来的一系列设计和研发。
所以你看,这两个问题是一个产品战略层面的问题。
在《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中,他提到,用户体验的是否良好,是五个要素的叠加建设,其中五个要素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战略层的要素。
这五个要素读起来会比较枯燥,但是仍然建议一读,对于做产品的来说,理论性的东西能够帮助去做系统性的建构。
1、表现层:在表现层你看到的是一系列的网页,有图片和文字组成。
2、框架层:在表现层之下是网站的框架层,按钮、控件、照片和文本区域的位置。
3、结构层:与框架层相比更抽象的是结构层,框架是结构的具体表达方式。
4、范围层:结构层确定网站各种可行和功能最合适的组合方式,而这些特性和功能就构成了网站的范围层。
5、战略层:网站的范围基本上是一个网站战略层所决定的。这些战略不仅仅包含了经营者想从网站得到什么,还包括了用户想从网站得到什么。
从1到5的顺序其实是用户能够感知到的先后顺序,用户一登录产品,肯定先是通过表现层来感知产品能否实现我的需求,用户不会关心表现层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但是一个好的用户体验,一定是表现层足够能够满足用户的诉求,这背后恰恰是从战略层,到范围层,到结构层,到框架层的层层设计和叠加。
所以,要想为用户规划一个有粘性、直观明了、甚至还让人愉悦的体验网站,它的建设流程应该是自下而上的建设。先从战略层开始,再逐一到表现层。因为在每一个层面的决定都会影响到它之上层面的可用选项。
而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决策层,所以所有做产品的公司都应该把这两句话贴在墙上:
1、我们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
点击原文,查看已日更的500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