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戴云山民居”:干栏、木厝与土堡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环戴云山文化圈:民居篇
戴云山,又名迎雪山,海拔1856米,为“闽中屋脊”。戴云山脉,以戴云山为中心的福建第二大山脉,山脉横贯闽中,除德化外,还分布在三明大田、永安,尤溪、福州永泰、闽清,漳州长泰、华安,龙岩漳平、莆田仙游,泉州安溪、永春、南安、厦门同安、集美等县级区域。其中,德化最为核心,其它各县级区域,有的全境处于戴云山脉,有的只是部分涉及。这一区域从种种迹象看,其乡土文化特质,有较高的统一性。我感觉,可以称之为“环戴云山文化圈”。
五年前,我到德化境内采风时,一路前行,一路赞叹,不知不觉,直抵戴云村。那次旅行,观感是颠覆性的,我没想到,这也是泉州!这也可以是泉州?之前,我一直以为泉州通通都是红砖厝,有关闽南民居的书籍,总是习惯于把泉州民居简化成“红砖厝的世界”,对此外的事物,总是略而不谈。只有一天,当你深入到戴云山的山地时,你才会明白,乡土的真相不是书里能看到的,你得到深入,深入,再深入。
德化的山地除了森林与梯田,到处都是极似“干栏”的民居,回来后,我写文章指出这些民居很可能就是“干栏文化”的遗存。然而,从现场看,原汁原味的“干栏”木厝固然不少,不少显然已经与汉族合院式民居进行融合,形成大量介于两者之间的合院式木厝民居。
后来,我又陆续进行了华安的土楼之旅,永泰的庄寨之旅,大田、永安、尤溪的闽中之旅,安溪的茶山之旅,同安的山地之旅,等等,看到了大量的与干栏、木厝类似的民居,与及遍布环戴云山地区的土堡民居。慢慢地,我强烈地感觉到一个独立的区域文化圈的存在,那就是“环戴云山文化圈”。这个“环戴云山文化圈”与传统意义上的闽南文化圈、闽西文化圈、闽东文化圈、闽北文化圈风格极为迥异,虽然也有一些相似点,但总体上差别甚大。
“环戴云山文化圈”与闽南文化圈之间,存在着一条长长的“石头厝飘带”。这条“石头厝飘带”位于戴云山西南方向的山麓,除了鲜明的石厝特征,我们可以观察到该区域的防御性楼堡建筑,介于土楼与土堡之间,但更似土堡,可以说是土堡的一种特殊类型。此“石头厝飘带”属于文化圈之间交错的边缘文化地带。
一、干栏
南巢北穴,中国远古的传统民居,主要分为两大类,巢居与穴居。作为巢居的进一步发展,干栏民居类型大约出现于新石器晚期。这个时期主要是陶器的使用与原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兴起。
干栏,又称阁栏、麻栏、葛栏等,有的地方把栏写成兰、阑,都一个意思,其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这个地区曾是百越族的主要活动区域,与朝鲜、日本共同形成一个在地理上呈半月形的照叶林文化。干栏、水稻、茶叶都是这个半月形照叶林文化地带的主要乡土特点。
一般地说,干栏主要使用木竹材料,多分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畜或置放农具。屋顶呈人字形,覆以树皮、茅草或陶瓦,上层木、竹,下层有的无遮,有的作墙。有半干栏的,如吊脚楼。有在滩涂上的,称为水栏。要判断一种建筑是不是干栏?根据一些资料和现存的少数民族干栏民居,大致可以从七个方面判断:一、主要材料是用木竹?二、功能划分上是不是上屋住人,下层住圈养家畜或置放农具?三、承重是不是主要依靠柱体?四、是不是有设置栏干(或阳台)?五、是不是使用穿斗式结构?六、地理位置上是不是大致处于照叶林文化区域?七、有没有干栏伴生物?
戴云山类干栏建筑,其大多数条件都符合,可以说,其就是干栏!
我在德化旅行时,在路边看到大量深檐类干栏民居。此类建筑的栏干,特别长特别显目,有这样的栏干,无论是楼上楼下,居民都可以在潮湿的雨季中轻松穿行。这是一种很阳光的,与自然亲近的建筑。晴日里,长栏干则在树木的掩映中,显得柔情万种。在福建这种曾经匪兽横行的山区,这种极为开放大胆的外置栏干,显然是相对比较安全的时代或者环境下的产物。
一、木厝
木厝是环戴云山地区最为核心的民居。
木厝跟干栏不同,它是合院式的,两个圆窗尤如一对警惕地窥探着的“虎眼”。木厝大多建得大气,主屋背靠青山,就地形筑屋,左右护厝采用重檐方式,向前伸出,富有层次感。
合院式的木厝,遇到板荡的乱世,面临强大的入侵者,往往在护厝的位置加盖强大的跑马道围楼,这便成为闽中有名的土堡。这里面的演化脉络是很清晰的。合院式木厝,是高干栏的自然进化,显然受到了当时外来的中原汉人的影响。但从整体上讲,是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其建材与建筑技术,与高干栏一脉相承。
五一期间,我到永春岵山古镇呆了几天,发现这里的民居与德化的合院式木厝非常相似,只是其一些民居的内外结构,如墙体,由木质变成砖质(这里的砖可能因为土质的原因,明显比较暗红),其本质上,只是合院式木厝的进一步演进。永春民居,也大多有一对圆窗。
三、土堡
环戴云山地区的合院式木厝,因防御的需要,渐渐催生以跑马道、角楼、高石墙基为主要特征的“闽中土堡”。这些“闽中土堡”的核心,很多便是这合院式木厝。也就是说,所谓的“闽中土堡”,其实只是这被称为“戴云山筑”合院式木厝的城堡化。土堡的分布范围,主要在于闽中,但在其它环戴云山地区亦处处可见。
作为与土楼相似的一种大型防御性民居,土堡是一种被群山所隐藏的盖世民居,气势一点也不亚于土楼。其与土楼的主要区别是,土楼墙壁承重,土堡墙壁不承重。除了角楼,土堡比土楼更具有防御色彩的便是那条可以自由穿行的走马廊。土堡多用于避难之用。
我们理解建构“环戴云山文化圈”,须从“环戴云山民居”谈起,寻找这干栏、木厝、土堡的内在联系,使这环戴云山的山地地区渐渐生动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隐秘的同时又充满乡土风味的“土堡世界”!
德化路边寻常可见的类干栏民居。
这一栋讲究对称,可以清楚看到屋檐较深,深檐在南方山区广泛应用。
在福建这种曾经匪兽横行的山区,外置栏干的风格鲜见,显然是相对比较安全的时代或者环境下的产物。
这种建筑跟刚才的那种民居外形比较不同,它是合院式的,两个圆窗尤如一对警惕的眼睛。
远远地看,原来外置栏干的房舍是合院式建筑的护厝。
外置栏干在树木的掩映中,显得柔情万种。
如果说,刚见到的小楼都是类干栏, 这座拥有较大阳台的小楼(也是护厝),显然拥有了较明确的干栏特征,那就是上下层的功能区分完全是上人下畜。
早期的干栏,是由木柱承重的,但后来由于水泥的出现,水泥墙代替了木柱。
这样的建筑,在闽南,可能除戴云山地区外鲜见。
护厝之间的合院大厝,是穿斗式的,穿斗式在南方建筑中比较常见。
护厝居然是与主厝相背的,从护厝的阳台可以直接跃上主厝的屋顶。这是种极其不讲防御性的建筑。如果它不是在建国后才引进的,那注定是在很久的乱世之前的产物。
主屋背靠青山,左右的厢房采用重檐方式,向前伸出,富有层次感。它的院门开在右侧。
这间小楼也是栏干奇长,它的墙全部是用竹骨泥墙的方式做的。
泥土剥落的地方可以看见竹骨,竹骨泥墙是一种源自史前的建筑艺术,非常环保,被称为“会呼吸的墙”。
戴云山区有数量较多的乔木林。
竹林与民居营造出幽雅的意境,刚提到了,山民用竹子与泥土做墙,竹子还提供了笋干和篱芭,在早期,竹子还曾经用来制造狩猎武器。事实上,竹子还可以制作容器,用来烧饭及造酒,用来编织筐、斗笠,打造扁担。更令人赞叹的是,竹子还有乐器功能。
看到这样的建筑,你会明白,楼主有很多时光是在二楼度过的。在森林里,一楼就是野外。无疑,干栏是森林地带最为理想的民居,因为它使人类像鸟儿一样,生活在巢里。
篱芭是干栏的外围防御圈,在有虎患的岁月里,我们可以想象中,这些篱芭使用会更为广泛且讲究。这里可以理解,为何干栏敢用开放式布局,那是因为干栏产生的时代,防的主要是兽。土著是聚居的,部落的内部非常安全。
接近戴云山顶的小溪,这里就是戴云山第二高,仅次于戴云村的村庄,祥云村。
这座桥的造型与村庄很搭,让我有点惊奇的是那座山,有点像火山喷发口。
不知为何,这样高的山地,水却不算太清,可能是有养殖一些牲畜导致。
祥云村的一座古厝
这是猪棚吗,这里的猪蛮幸福的。
终于明白,县城郊区看到的那座有两个圆窗的合院式建筑风格来源所在。注意,这是木厝,木作的合院式大厝。
大厝破破烂烂,这里也可以看见那座怪异的山。
进去走走,只是随意走走,却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原来这种合院式大厝的核心也是干栏,只不过是矮干栏。高干栏似乎有较为古老的传承,且为平民所居,而矮干栏很可能是高干栏的进一步发展,且主要为富绅所居。这和土楼地带,大型的土楼都是大家族或富豪居住,而平民主要居住土屋一个回事。
站在合院式木厝内部,再次观察到穿斗结构和竹骨泥墙。我不能不说,合院式的矮干栏和阁楼式的高干栏,其实是一个回事,在建筑的材料与技术上完全是一个系统。
在祥云村到处可以看到陶器,似乎是印纹陶。
在森林里盖个木头大厝还是不错的。
再次审视竹骨泥墙,发现应该更正为竹木骨稻泥墙,竹夹木骨,泥裹稻皮。好环保的墙。
这是大厝的会客厅兼祖堂,也就是中堂。
矮干栏的隐秘地带,承重的果然是柱子。
上面的情形,比较残破,已经没有当年的美感。
本来想踏梯而上,忽然想起一个僵尸片,似乎又有一阵冷风,急忙寻路而出。会不会一到晚上,它就灯火通明,然后宾朋满座,艳女如云,结果全是虎兄狼弟,狐妹鬼姑之类的。
过水,往往上面设廊,即过水廊。
戴云山干栏民居,主要有两种,平民的阁楼式与乡绅的合院式。这乡绅的合院式,遇到板荡的乱世,面临强大的入侵者,往往加盖了强大的跑马道围楼,成为闽中有名的土堡。这里面的演化脉络是很清晰的。
乡绅的合院式干栏民居,或许是高干栏的自然进化,或许是受到了当时外来的北方殖民者的影响。但从整体上讲,是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在建筑的材料与技术使用上,与高干栏一脉相承。
篇头提过,干栏兴起的时代,也是陶器盛行的时代。在土屋与干栏的地带,都可以看到很多古怪的陶器。
远看古木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