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汤——中耳炎、鼻窦炎、口腔溃疡,这个清代名方都能治

三仁汤,出自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方中8味药,可通治上焦、中焦、下焦,临床疗效显著,时至今日,依然为临床常用方,为医家所喜爱。本文就带大家看一看它是如何在临床中发挥它的强大作用。

方剂小贴士

三仁汤

[组成]杏仁五钱(15g),飞滑石六钱(18g),白通草二钱(6g),白蔻仁二钱(6g),竹叶二钱(6g),厚朴二钱(6g),生薏苡仁六钱(18g),半夏五钱(15g)。

[功用]清利湿热,宣畅气机。

[主治]湿温初起或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1 三仁汤治疗中耳炎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临床多将本病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大类进行治疗,在急性期常见耳内流脓,耳痛连及头项,或听力下降,耳内有胀闷感,耳鸣,或有发热,恶寒,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一般中医书籍,将其归纳为肝胆湿热证,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我从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急性中耳炎多有外耳道抓破后流黄水的现象,奇痒难忍,此时若用龙胆泻肝汤的疗效远不如三仁汤的疗效。

曾治黄某,男,20岁,学生。就诊日期:2000年5月17日。

近几天来,耳道内憋闷疼痛,发热恶寒,头项强痛,口苦呕恶,小便黄赤,大便秘结,食欲不振,外耳道、耳郭处发痒,抓破后流黄水,质稠而黏,越痒越抓,越抓越痒,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查体:体温38。

此中耳炎急性期。乃素体湿热,感染毒邪,湿热毒邪蕴结于耳。急以清热、解毒、利湿之法调治:薏苡仁30克,白蔻仁10克,炒杏仁10克,龙胆草12克,栀子10克,金银花30克,半夏10克,厚朴10克,竹叶10克,滑石(布包)30克,通草6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3剂。

5月20日复诊:服药后发热头痛消除,余症好转,舌脉如故。原方3剂。

5月24日再诊:服药后诸症减轻,仍耳内憋胀疼痛,外耳瘙痒,脉弦滑。原方去滑石、龙胆草加皂刺10克、白芷10克,3剂。患者服完药后,耳内流出少许黄色脓液,从此诸症豁然。

按:本例患者素体湿热,感染毒邪,湿热毒邪蕴结于耳,化腐成脓,故耳内憋胀疼痛;邪正相争,气机不利,故发热恶寒,头项强痛;湿热毒邪伤及中焦脾胃,故口苦呕恶,食欲不振;湿热毒邪伤及下焦,膀胱湿热下注,故小便黄赤,大肠传导失司,故大便秘结;湿热蕴结于外耳道、耳郭,故该处破流黄水,奇痒难忍。用三仁汤清热利湿,宣畅三焦。加龙胆草、栀子、金银花、甘草加强其清热、解毒、利湿之功。三诊时毒热之象渐去,脓液不得外泄,去滑石、龙胆草加皂刺、白芷活血透脓,药证相符,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理想的疗效。

2 三仁汤治疗鼻窦炎

一个或多个鼻窦发生炎症称为鼻窦炎,累及的鼻窦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这是一种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鼻窦炎可分为急性、慢性鼻窦炎两种。鼻窦炎属中医“鼻渊”“漏”等范畴。中医认为,鼻乃清窍,为肺之门户,其呼吸之畅通,嗅觉之灵敏全赖清阳充养。鼻窦炎的生成,多由气虚不固,外邪(或风、或热、或毒、或湿)侵袭,邪入化热,灼腐成脓,滞留清窍,弥散清空,清浊不分,窍隙闭塞,以致鼻塞流涕,头痛脑涨,神疲肢倦,常易外感。外感后鼻窦炎又加重,如此互为因果,反复发作。在此病理机制中,痰浊脓液既是病理产物,又是新的病因,故清除痰浊脓液,杜绝痰浊之源是治愈本病的关键。升清降浊则是最有效最根本的治疗法则。三仁汤清热利湿,宣畅三焦。清热利湿可杜绝痰浊之源是治愈本病的基础,宣畅三焦可升清降浊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曾治赵某,女,16岁,学生。

经常头痛头晕,头昏脑涨,精神涣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按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痛治疗效果不佳,后在石家庄某医院做CT诊断为鼻窦炎,又治疗月余,既用过中药,又用过西药,还用过偏方。有的取效一时,有的全然无效,于1999年6月21日求余诊治。

现症:头痛、头晕、头昏、脑涨,精神涣散,上小学时的优等生,现在成了初中的劣等生。本人思想压力颇大,食欲不振,情绪低落,唉声叹气,舌苔黄腻,脉弦滑。

此鼻窦炎。乃湿热内蕴,肝气郁结,痰浊脓液阻于鼻窍,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之故。治以清热利湿,疏肝解郁,化浊排脓,升清降浊:薏苡仁30克,炒杏仁10克,白蔻仁10克,滑石(布包)30克,半夏10克,厚朴10克,通草6克,柴胡6克,白芍12克,苍耳子10克,白芷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5剂。

6月27日复诊:服药后诸症减轻,舌脉如故。原方5剂。

7月3日再诊:药后诸症明显减轻,情绪好转,黄腻之苔已转白苔,脉滑。原方去滑石、柴胡、白芍,加露蜂房15克,5剂。

7月8日再诊:药后诸症基本消除,舌脉从前。因患者实在不愿服中药,改用复方新诺明、霍胆丸巩固疗效。随访2年,未见复发。

按:本例患者外感湿热,日久不解,聚于鼻窍,弥散清空,清浊不分,以致头痛、头晕、头昏、脑涨,精神涣散,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下降;病久不解,心情郁闷,以致思想压力大,唉声叹气。用三仁汤清热利湿杜绝痰浊之源,宣畅三焦升清降浊振奋清阳之气。加柴胡、白芍疏肝解郁;苍耳子、白芷通窍止痛排脓。三诊时肝郁之象已除,湿热之象渐去,故去柴胡、白芍、滑石加露蜂房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疗效。

3 三仁汤治疗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溃疡损伤,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凹陷、周围充血。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好发于唇、颊、舌缘等处。

中医对于口腔溃疡还是有较深的认识的,属于中医“口疳”“口疮”等范畴,不论外感六淫还是内伤七情,皆可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我们不妨从以下角度来总结一下口腔溃疡的原因:劳倦内伤,或久病伤脾,脾气虚损,水湿不运,上渍口舌,而致口疮;或郁久化热,湿热上蒸,亦可致口疮。

曾治李某,男,48岁,农民。

患口疮近一个月,右舌边有黄豆大小的溃疡面一处,疼痛难忍,影响饮食,曾多方求治,有言细菌感染者;有言胃火亢盛者;有言阴虚火旺者。服药多次,毫无疗效。于2002年10月28日求余诊治。现症:右舌边有一黄豆大小的溃疡,周边鲜红,疼痛难忍,口中黏腻发甘,饮食乏味,舌苔黄腻,脉濡。

此口腔溃疡。乃湿热内蕴,弥漫三焦,熏蒸于口所致。拟议清热利湿、芳香开胃法调治:薏苡仁30克,炒杏仁10克,白蔻仁10克,滑石(布包)30克,竹叶10克,厚朴10克,半夏10克,通草6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4剂。

11月2日复诊:患者来后面有喜色,说服了这么多的药,哪一会也没有这一会管用,现在口疮基本不痛了,口中也不黏腻发甜了。查口疮溃疡面显小了,周边也不像先前那么鲜红了,苔黄脉濡。以三仁汤原方3剂。

患者服药后,口疮消失,食欲复常。

按:本例口腔溃疡,非纯属实热,亦非阴虚火旺,乃为湿热壅滞三焦,蒸腾于口所致,故纯投清热去火不效,滋阴泻火亦惘然,却以三仁汤加味疏利气机,宣畅三焦,上下分消,清热利湿而愈。

名方专解

名方三仁汤,多种疾病皆可治疗。除了文中提到的3种疾病,三仁汤还能在哪些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作用呢?这本书告诉你——

三仁汤,清热利湿的代表方剂,问世以来,疗效卓著。经数百年临床检验而久用不衰,备受历代医家的青睐。一剂三仁汤,区区八味药,既能宣上焦,又能畅中焦,还可渗下焦,通治全身疾病。不管是浅在肌肤四肢的外科疮疡;还是深入五脏六腑的内科疾病。不管是高在头顶的脑系疾病;位于中焦的脾胃病;还是位于下焦的肛肠疾病、泌尿系疾病,只要应用得当,无不应手而效。玄机无限,哲理无穷,值得每一位临床医生终身探讨体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