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个好时节:天地有风景,人心自澄明
导语:清明了,又到了一年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时候。说起来,清明节很特别。一方面,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国传统中最大的祭祀节日。节气与节日合一,是中国文化里一个特殊的现象。
清明典故:正道之义,寒食以祭
有人会问:节气就是节气,怎么变成节日的呢?
据说清明祭祖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民间后来仿效帝王,才逐渐兴起,久而久之就沿袭下来。也有人认为清明祭祖跟寒食节有关。
春秋时候晋公子重耳为了逃避迫害,流亡到国外十九年。在长长的流浪过程中,他的随从怎么都找不到吃的。
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他的随臣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来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重耳喝了。后来重耳发现介子推居然割自己的肉救他,心里就很感恩。
等到公子重耳终于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晋文公以后,他当然要重赏当年伴随他流亡的这些重臣。唯独介子推悄悄收拾好行装到绵山里去隐居了。
晋文公心里过意不去,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但是绵山山高路远,树木又很茂密,大家怎么找都找不着,介子推带着他的老母亲也不出来。
最后就有人出了一个下策:三面点山火,留一条通道,想用火逼介子推出来,接受封赏去做官。
但是大伙儿烧遍绵山也没见介子推出来。火熄之后,众人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经在一棵树底下被烧死了。
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晋文公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对不起介子推了,为了纪念他,晋文公定了这样一个日子为“寒食节”,禁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冷食。这一天就变成了一个隆重的祭奠节日。
后来,寒食节因为跟清明离得近,逐渐就合二为一了。
这是时间上的融合。二者合一,还有内在的文化渊源。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一阴一阳,一息一生,透露出季节交替、辞旧迎新,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
严格来讲,清明原来是节气,寒食是节日,这样一来,清明节就兼具了节气和节日双重的意味。
清明节作为一个传统的节日,就多了慎终追远的意味。后来百姓们也在这天追悼先人,表达追思。
清明天地:杨柳分烟,醒醉喧哗
《历书》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时雨纷纷,东风柳斜。古人总结清明三候总结得精准:“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什么叫“桐始华”?就是白桐开花了,白桐树开花是清远的、幽香的。这个时候岂止白桐花,各种花都竞相开放了,所以就用白桐开花代指花开。
天暖和了,可田鼠怎么都钻到洞里不出来了呢?树梢上,小鸟怎么飞走了呢?“田鼠化为鹌”这个说法,其实带一点想象力。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开始热了,田鼠躲在阴凉的地方不出来了,而小鸟反倒很高兴地到处飞,古人以为那就是田鼠变成了鹌鹑鸟。
天上的彩虹在这个时候出现特别多,春天,来一阵润雨的涤荡,雨后天晴,美丽的彩虹就映出来了。
所以清明其实是一个浪漫的时节,你可以看见天空上最美丽的风景。
清明追忆:慎终追远,散解离恨
清明是忧伤的,因为人在这个时候要去追忆。
明代《帝京景物略》里记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chǔ)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
到清明的时候,要去上坟,给坟墓除草,打扫垃圾,献上鲜花,焚烧纸钱,摆放供品,还要把一杯一杯的酒洒在那儿,跟祖先说说话,报告一下自己的情况,表达自己的追思。
明代的记载很详细,但其实这种仪式在秦以前就有,到了唐代开始盛行。
祖先崇拜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儒家认为生死是一件大事。
《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也就是说能够慎重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祭祀过世的祖先,那么民风就能逐渐归于淳厚,人们就能少做错事。
遥想去年清明,举国悼念因为疫情失去生命的同胞,天泣泪,山动容。而今已经又是明媚一年春。
这是我们都熟悉的清明,这是一个天地一新的清明,这样的节日里,既有慎终追远的庄严,又有风清景明的欢畅,让我们把这样一个特定的时节真正过出特定的意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