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原来有这个作用—“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二百五十七

讲故事原来有这个作用

汉明帝手下有一个大臣叫宋均,有不少有趣的故事:宋均一次被升任九江太守,那里有很多凶暴的老虎,屡次成为百姓的祸患,官府常常征集、设立捕兽的栅栏、陷阱却仍然有很多人被伤害。

宋均说:“虎豹在山上,龟和鳄鱼在水里,它们各自有生活的处所。况且江淮之地有猛兽,就如同北方有鸡、猪一样。成为百姓的祸患,罪过在于残忍的官吏,而不辞辛劳地张网捕捞,不是顾怜(百姓)的根本做法。一定要斥退奸邪、贪婪的人,考虑提拔忠诚、善良的人,可以全部去掉栅栏、陷阱,免除赋税。”

这件事过了以后有传言说老虎都相互结伴向东边渡过长江了。中元元年,有很多蝗虫(闹蝗灾),它们一起飞到九江的边界,就向东西两个方向散去,由于这件事宋均的名声被远近的人们称颂。

浚遒县有唐、后两座山,百姓共同祭祀它,所有的巫神都要为山神娶百姓的女儿为妻,每年都要更换,百姓于是就不敢进行嫁娶之事,前后几任太守都不敢禁止。宋均下达命令说:“从现在开始,给山神娶的妻子都要从从事巫术的人家中选娶,千万不要打扰百姓。”于是,这种事就再也没有了。

我们探讨一下,这些事情都是一些传说,但却是在正史中记载的故事。你认为讲故事对于组织文化的打造是否有意义?

宋均的故事不见得全是真的,里面有不少成分是百姓添油加醋编出来的,例如老虎结伴渡长江、蝗虫绕道而行等,里面有不少荒唐的成分。

当然既然是故事,就没有绝对真实的,一个好的故事对于组织文化的打造有非常大的作用。为什么呢?因为文化是教条的东西,任何组织都是人组成的,人是组织的灵魂。如果要希望组织文化得以传播和弘扬,就需要讲人的典型故事。

无论是古代的卫青、霍去病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还是现代的“阿里铁军”、华为的“蓝血十杰”,都是组织为了打造文化而树立的典型,编写的故事。我认为故事对文化的打造有三点作用:

第一、树标杆。标杆的作用是很大的,在这方面,毛主席就很擅长通过树标杆来弘扬组织文化。白求恩、张思德、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陈永贵都是在不同时期树立的标杆。这些标杆形象对于弘扬组织某一方面的文化有莫大的作用。例如一提到雷锋,就会想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文化内涵。

第二、宣传最佳实践。故事和人的背后是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最佳实践。例如抗日战争时期的王震南泥湾大生产、土地革命时期的飞将军黄公略活捉张辉瓒、海尔的雷神团队、腾讯的微信团队。这些最佳实践都可以加以宣传和普及,让更多的人从中学到有利于团队和组织发展得好的做法。

第三、激励士气。士气是一个团队的灵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而讲故事对于激励士气有非常大的作用,因为一个好的故事既可以广为传颂,也可以让人记在心里,鼓舞人心。

以黄公略活捉十八师师长张辉瓒为例,毛主席为了激励士气,达到鼓舞人心的目的,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渔家傲:“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住了张辉瓒”。而这首广为流传的词不仅鼓舞了士气,也打击了敌人的士气。因此,故事要宣传就要形成好记好说的话。

请思考:讲故事除了打造组织文化外,你认为还有什么作用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