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攻灭东突厥后,唐太宗面临五大战略选择,却形成重大后遗症
文|蠡湖夜谭
西迁突厥人后裔建立了土耳其帝国,现代土耳其历史教科书开篇写着:“我们伟大的祖先迫使伟大的中国人建造了伟大的长城(Great ancestors forced great Chinese built up The Great Wall)。”
突厥民族,曾经是继匈奴、鲜卑之后在中国北方崛起的异常强悍的游牧民族,经历了与隋唐几代雄主的生死博弈。其中唐太宗在李靖攻灭突厥后,选择的安置政策尤为关键,发生了重大战略失策。
贞观四年,李靖千里奔袭突厥,俘虏颉利可汗,“尽获其众”“其国遂亡”,东突厥也就亡国了。颉利可汗被押到京师,献俘太庙、游街,长安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太宗还解救隋末被掠走的汉人男女八万口,将他们恢复为平民身份,一时大快人心。
突厥灭国后,一部分部众远逃西域,一部分没入薛延陀,剩下十余万人归附唐朝。此时对于太宗来说,需要考虑将这些突厥部众如何安置,选择长远稳妥的解决方案。为此,太宗特地召集群臣讨论,大臣们意见很不统一,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第一种处理方式:编为平民,加以同化。
这是大部分大臣的看法。他们建议:“突厥以前连年骚扰中华,今天好不容易消灭,他们可不是被仁义感化的,而是被我们武力打垮的。当前最稳妥的办法,是把他们全部编上户籍,安置到山东、河南一带,让他们学习耕作织布,全部融合成中国人。这样中国既增加了人口,漠北也解除了威胁。”可以说,这些大臣的想法是非常务实的,可谓一举两得。
第二种处理方式:安置故地,保存习俗。
这是中书令温彦博的意见。他建议:“东汉光武帝时代,把匈奴人安置在五原塞,保全了他的部落,以为北方的屏障,不强制改变他们的风俗,不仅把中国北方空虚的地方填满,而且向他们展示大国的诚信。如果把他们安置到山东、河南一带,这就让他们改变了原本习性,乖离了上天对人民的养育之道。”看来温彦博属于理想主义者,对光武帝那一套十分推崇,却完全忘了就是内附的匈奴五部,到西晋开始作乱,开启了五胡乱华三百年的乱世。
第三种处理方式:置之河北,严加管控。
这是秘书监魏征的意见。他建议:“突厥跟中国是世仇,现在终于内附投降,如果不把他们杀光,就把他们送回黄河以北。突厥“鸟兽野心,非我族类 ”,他们衰落的时候会投降,强盛的时候就叛乱。突厥人是不能放在黄河以南安置的,现在他们投降了十万多人,再过一些年,繁育数倍,又靠近首都,这就是心腹之患。
温彦博继续争辩:“这样做不合适,天子对于四夷,就像天地养育万物,今天突厥灭亡,余族前来归附,对他们不加哀怜,非天地蒙覆之义,而且有阻四夷归化之嫌。对灭亡的民族加以保存,他们必将世代怀念恩德,怎么会反叛呢?”看来这个温彦博够书呆子气,但也确实体现了一些大唐的气度。
魏征很不屑地回应:“曹魏时期游牧民族已经内附,西晋平定吴国统一天下后,大臣郭钦、江统曾劝晋武帝将内附的匈奴等游牧民族赶出塞外,晋武帝没采用,结果酿成匈奴刘渊、羯族石勒之乱,终于倾覆了中华。如果让突厥居处河南,必定养虎为患。”
温彦博继续反驳:“圣人之道说'有教无类’。突厥遗留下来一些子民,穷途末路来归附我们,我们把他们安置好、保护好,'教以礼法,职以耕农’,并在他们中间选择忠诚的武士负责皇室宿卫,何患之有?而且光武帝安置匈奴南单于,直到汉末都是天平无事。”温彦博这一套迂腐之词,居然得到了不少大臣的附和,看来他虽然见解水平不怎么样,朝中人缘却很好。
第四种处理方式:收为奴婢,以偿唐人。
这是另一个突厥的敌对民族薛延陀提出的意见,他们说:“突厥没有灭亡的时候,杀中国人如麻,大唐消灭其国,应该把突厥人全部收为奴婢。”(谓宜收种落皆为奴婢,以偿唐人。)这种意见其实倒不失为一个良策,当年古罗马通过多年战争攻灭迦太基,就是把剩余的迦太基国民全部卖为奴隶,虽然残酷了些,但终于彻底解决了迦太基问题。唐朝本来就实行奴婢制,把突厥降人收为奴婢,确实称得上万全之策。
第五种处理方式:全部屠戮,以绝后患。
这是后来猛将薛仁贵征讨铁勒九姓的方式。薛仁贵西征,率军对阵十余万铁勒部队,连发三箭将铁勒派出挑战的勇士射死,一战封神,铁勒军队受到极大震慑,全部下马投降。薛仁贵为了永绝后患,狠心将这铁勒军十多万精锐全部坑杀,“九姓自此衰弱,不复更为边患。”铁勒九姓勇悍的男子被从肉体上消灭,从此再也没有强盛起来。
在民族政策的选择上,作为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格局尤为宏大,跟他自己的出身有很大关系。太宗的祖母,也就是高祖李渊的老妈,是北周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的四女儿独孤氏(追封元贞皇后);李世民的外婆(姥姥),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第五女襄阳长公主宇文氏。宇文氏和独孤氏,都是鲜卑贵族,所以李世民体内竟有一半血统是属于鲜卑人的。他能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类非常有格局的话,是因为他本人就是民族融合的结晶。
此外,唐太宗本身是位非常仁厚的君主,征伐高句丽期间,俘获了一万多名高句丽人,按照惯例是要把他们作为奴婢分赐将士的。但太宗没这么做,而是将他们都释放了,这些获释高句丽人载歌载舞,感谢唐主的宽厚。
所以,把突厥人杀光,或者收为奴婢,这两种“一劳永逸”的选择,唐太宗绝不会采用这类不人道的做法,首先予以排除。
太宗斟酌良久,最终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倾向同意温彦博等人的安置方案,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吸收了魏征的意见。仿照东汉光武帝的做法,把突厥降户安置在黄河以南,自幽州到灵州一带,建立顺、祐、化、长四州为都督府。并把颉利原来的地区分为两块,置定襄都督、云中都督二府进行管辖。
这本以为万无一失的安置方案,却没想到之后发生了匪夷所思的事件。
唐太宗遭突厥人刺杀事件始末
贞观八年,软禁中的颉利可汗郁郁而终。至于突利可汗,唐太宗当年为了笼络、分化突厥,跟突利可汗结为兄弟。突厥亡国后,太宗封他为右卫大将军,封北平郡王,食户七百,后来又封为顺州都督。太宗给突利可汗做思想工作:“当年你祖上启民可汗是隋朝帮助复兴的,你父亲始毕可汗却反叛隋朝,你现在来归附我,我不立你为可汗,是既能让中国安全,又保全你的族群,所以授予你为都督,以后不要再发生侵略,长期作为大唐的屏藩。”突利可汗俯首听命,后来29岁就英年早逝,有个儿子叫逻鹘嗣。
突利可汗有个弟弟名叫结社率,归附唐朝后,被太宗封为郎将宿卫,既给他官做,还让他担任宿卫重任,可以说相当荣宠和信任了。但这个结社率却念念不忘要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暗中联络突厥部众,谋划行刺太宗,造成大唐内乱,然后拥立逻鹘嗣为突厥可汗,达到让突厥复国的目的。
到了贞观十三年,太宗离开长安去九成宫巡游,结社率想要等的机会终于来了。他跟刺客团约好,按照惯例到了半夜晋王及随从会从太宗宫殿出来,那时正好一起冲进去刺杀太宗。但是计划不如变化快,那天晚上天气异常,风特别大,星星月亮都看不见,晋王估计也被太宗留宿了。结社率久等不出,又怕行刺计划泄露,只好采取强攻的办法,带领几十名刺客向太宗所在的九成宫展开强攻,杀了几十个卫士,一直杀到第四重门,随着大批卫士迅速赶来救援,结社率和刺杀们寡不敌众,杀出重围抢了马匹逃到渭水沿岸,最终被四面赶来的唐军全部剿灭。
刺杀事件导致大唐突厥政策重新调整,决定放虎归山。
经过刺杀事件,唐朝群臣都受到震慑,这下观点变得高度一致了,都说突厥人确实“人面兽心”,是养不熟的狼,不能让他们待在内陆,否则时不时搞些刺杀或恐怖活动,简直防不胜防。唐太宗也觉得突厥安置在黄河以南不是好的办法,还是让突厥部众回塞外老家去。
唐太宗决定,把突厥部众安置在黄河以北、大漠以南,让自己非常信任的突厥人阿史那思摩做他们的可汗。
贞观十五年(641年),阿史那思摩带领突厥部众十多万,精兵四万、马匹九万渡过黄河,建立突厥可汗牙帐,东突厥就算复国了。阿史那思摩表达了忠心:“世世为国一犬,守吠天子北门。”这样既不侵犯大漠以北薛延陀的领地,又能够成为唐朝北方的屏障。
但是,阿史那思摩缺乏能力和威信,带不好队伍,而且受到薛延陀的进攻,部众不断离散,他感到很惭愧,恳求回长安。经太宗允许,阿史那思摩回到了长安做官,后来随太宗征高句丽过程中负伤身亡。那些突厥部众受到薛延陀的冲击,有些也自己回迁到了黄河以南,唐朝政府也不阻止,让他们繁衍生息。
太宗声称,按照这样的安置政策,五十年内突厥不会再有边患。
结果,高宗调露(679年)初年,也就是38年后,突厥终于又强盛起来,再次叛乱,侵犯唐朝。应该说有些出乎当初太宗的预料了。
武则天妇人之仁,让突厥坐大,酿成惨案
影视作品中的武则天
默啜成为突厥可汗后,连年劫掠唐朝边境,此人非常狡猾,利用突厥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总是攻打唐朝边境薄弱地区,让唐军吃尽了苦头,武则天多次征讨均无功而返。
默啜为了取得唐朝的资源,假意向武则天表示愿意做武后的干儿子,并愿嫁女儿给唐朝王子,希望以此得到黄河以南大唐六州的突厥降户,这些群落还是贞观十五年后自动内附至黄河以南的,人口众多、资产丰饶,且熟悉唐朝情况。默啜还请求得到田种、农具,以及数万斤铁。铁对游牧民族来说太重要了,他们的盔甲、武器都需要钢铁来制作,否则无法跟中原军队抗衡。武则天开始不同意,但默啜软硬兼施,还扣押了大唐使者,大臣姚等人劝说武则天满足默啜的要求。武则天心一软,就同意了默啜的全部请求。这让默啜获得了大量人口和物资,“默啜浸强由此也。”
默啜实力大大增强后,立即撕毁协议,继续大举进攻唐朝,攻陷定州、赵州,并将此地的人口、财物掳掠一空。武则天紧急派遣各路大军前去征讨,默啜听到消息,将定州、赵州掳掠的八九万男女全部活埋,制造了盛唐的大惨案,然后大摇大摆地从容撤退。唐朝各路大军看到突厥军队非常强悍,没有敢阻拦的。
太宗当年对突厥的仁慈,终于收获了苦涩的结果。这是以无数大唐子民的生命为代价,得到的血的教训。
中国历史上的突厥人,从北朝凭陵中华,到唐初被太宗打得如鸟兽散,又在武周时代死灰复燃、强势崛起,到雄才大略的玄宗时代才最终结束了突厥在中国的历史,这都是后话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