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奥塞梯:同文同种就要一家亲?南奥塞梯想合并,北奥塞梯却犹豫

格鲁吉亚与南奥塞梯共和国的“边界”,是一道长长的铁丝网。南奥塞梯(South Ossetia)是自格鲁吉亚的一部分,却闹独立,目前仅有5个国家给予外交承认,而今年适逢第2次南奥塞梯战争13周年。

俄罗斯在2008年公开出兵协助南奥塞梯对抗格鲁吉亚,加上今日仍有驻军,欧美国家把南奥塞梯视为“俄罗斯占领区”,而南奥塞梯为了与北奥塞梯合并,有意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但俄罗斯对此则采消极态度,未给予正面回应。

奥塞梯人(Ossetian)是居住在高加索地区的民族,他们深信祖先是来自伊朗东部的民族“阿兰”,而中国《史记》(太史公书)〈大宛列传〉记载阿兰为“奄蔡”。由于13世纪蒙古扩张,迫使阿兰人往南逃到今日的格鲁吉亚境内,加上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中间隔了高加索山脉,使得同文同种的奥塞梯人分居2国。

对于南奥塞梯寻求合并,北奥塞梯人欧嘉直言:“我们不想要(合并)。”

历史因素造成南北奥塞梯:躲避战乱南迁,奥塞梯人分居2国

奥塞梯人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的自治共和国“北奥塞梯-阿兰”(North Ossetia-Alania)及属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South Ossetia);尽管属于同一民族,但南北奥塞梯因历史因素,硬生生被拆散,分属俄罗斯和格鲁吉亚2个国家。

阿兰人约在9世纪建立阿兰王国(Alania),直到1239年遭遇蒙古人入侵,1年后亡国,幸存的阿兰人开始越过高加索山脉,往南逃入格鲁吉亚境内,更在1299年攻占格鲁吉亚东部大城哥里(Gori),不过格鲁吉亚国王乔治五世(George V of Georgia)1320年夺回哥里,把阿兰人赶回北高加索;17世纪,受到另支游牧民族崛起影响,奥塞梯人(阿兰人)展开第2次南迁,躲避战乱。

随着部分奥塞梯人移居南边的格鲁吉亚,南北逐渐分离,加上北奥塞梯之后面临克里米亚汗国(Crimean Khanate)及奥斯曼帝国(Ottoman Empire)的威胁,北奥塞梯选择投靠俄罗斯帝国,并在1774年并入俄罗斯帝国,首府弗拉季卡夫卡兹(Vladikavkaz,亦称弗拉季高加索)成为高加索地区首个俄罗斯军队驻扎处,南奥塞梯则晚了27年,在1801年才并入沙俄帝国。

1917年,沙俄帝国开启一连串革命,当时位于外高加索(亦称南高加索,Transcaucasian)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隔年组成“外高加索民主联邦共和国”(TDFR)脱离俄罗斯帝国独立,但仅维持2个月就分裂为3国,而列宁上台后,首要目标就是夺回从俄国分裂出去的领土。

格鲁吉亚国族意识与只打了5天的俄格战争

南奥塞梯随着外高加索民主联邦共和国独立时脱离俄国,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成立之后,南奥塞梯是该国的一部分,但南奥塞梯与格鲁吉亚之间的冲突火种自此埋下。

因为南奥塞梯支持布尔什维克,且1921年格鲁吉亚被苏联吞并,南奥塞梯一起成为苏联的一部分,隔年苏联高加索局(Kavbiuro)施压,给予南奥塞梯自治权,成立南奥塞梯自治区。

由于苏联入侵格鲁吉亚前,南奥塞梯未被划为独立行政区,因此苏联成立南奥塞梯自治区,此举被视为是回报南奥梯亚人在俄罗斯革命期间支持布尔什维克。

相比之下,北奥塞梯1924年才成为自治区。正因为南奥塞梯在苏联时期获得自治权,苏联时期,南奥塞梯与格鲁吉亚和平共处,甚至有2/3的南奥塞梯人不住在自治区内,而是散居在格鲁吉亚全境。

而在1991年苏联解体前,效忠苏联的南奥塞梯人,与向往独立的格鲁吉亚人早已产生摩擦,南奥塞梯扬言与格鲁吉亚分道扬镳,遭到格鲁吉亚废除自治地位。而格鲁吉亚从苏联独立出来后,高举“格鲁吉亚人的格鲁吉亚”旗帜,更指控南奥塞梯独立运动人士是“俄国特务”,并对南奥塞梯发起经济封锁,掀起内部种族战争,且因经济封锁导致财政困难,原先的征兵计划改为人民志愿从军。

这样的情形,自然少不了一战。

1991年苏联瓦解后,南奥塞梯选择从格鲁吉亚独立,因此爆发第1次南奥塞梯战争。这场战争最后在俄罗斯介入,加上格鲁吉亚内部发生政争的情况下,在1992年由南奥塞梯与格鲁吉亚签署《索契协议》(Sochi agreement),同意停火,南奥塞梯没有真正独立,但是维持了独立自主的状态。

直到2008年战争爆发前,南奥塞梯与格鲁吉亚之间持续有零星冲突,但在当年8月,格鲁吉亚军误触南奥塞梯军安置的爆裂物,造成5名格鲁吉亚士兵受伤,格鲁吉亚军展开反击,南奥塞梯军则包围格鲁吉亚城镇,尽管格鲁吉亚单方面宣布停火,但南奥塞梯不为所动。

2008年8月,第2次南奥塞梯战争爆发,起因是格鲁吉亚士兵触发南奥塞梯安置的爆裂物,造成5名格鲁吉亚士兵受伤,而南奥塞梯军包围格鲁吉亚城镇,双方展开交火。由于俄罗斯出兵帮助南奥塞梯,这场战争又被称为俄格战争(Russo-Georgian War)。

这次还有另个实质独立的地区“阿布哈兹”参战,这场战争打了5天即结束,时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法国居中调停,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签署停火协议,南奥塞梯与阿布哈兹获得俄罗斯给予外交承认。

列宁哥里:自古以来的领土?打赢格鲁吉亚的战利品?居民被迫成为“外国人”

战争中,格鲁吉亚军攻下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Tskhinvali),才促使俄罗斯出兵,更攻下格鲁吉亚城镇哥里(Gori)。

哥里与茨欣瓦利仅距45分钟车程,是斯大林的出生地,签订停火协议后,哥里归还给格鲁吉亚,但位于哥里东北边的列宁哥里(Leningori)却成为南奥塞梯的一部分。南奥塞梯占领这个城镇不归还,主因是列宁哥里在苏联时期,就划在当时的南奥塞梯自治区境内。

列宁哥里最初并非叫这个名字,该城镇最早在18世纪于格鲁吉亚王子“卡特利的瓦库施提”(Vakhushti of Kartli)的著作《格鲁吉亚地理辑》(The Geographic Description of Georgia)中出现,名字叫做“阿卡尔哥里”(Akhalgori),而“哥里”(gori)一词在格鲁吉亚语是山丘之意,“阿卡尔”(akhal)的意思是新,因此意译为“新山城”。苏联时期则因列宁而改名列宁哥里,1990年末又被格鲁吉亚改回阿卡尔哥里。

2008年战争期间,南奥塞梯同时推动“格鲁吉亚人清洗”策略,把原本格鲁吉亚人为主的城镇摧毁,当时造成超过19万格鲁吉亚人流离失所。南奥塞梯声称,不会让格鲁吉亚人回到南奥塞梯居住,而原本格鲁吉亚人为主的列宁哥里“重回”南奥塞梯怀抱后,当地居民面临复杂的“国籍”问题。

第2次南奥塞梯战争以前,格鲁吉亚管理的列宁哥里约有7700人,格鲁吉亚人就有6520人,但战争过后,大多数格鲁吉亚人逃离家园,列宁哥里现在人口只有2500人左右,而南奥塞梯人口统计显示,格鲁吉亚人在南奥塞梯总人口仅占7%,约近4000人,更凸显列宁哥里的独特地位,不过当地发展似乎也受到政治力影响,连条铺好的柏油路都没,全是尘土飞扬的石子路。

南奥塞梯寻求与北奥塞梯合并:第一步,南奥塞梯公投改国名

不过就在俄罗斯正式承认南奥塞梯为主权独立国家4天后,时任南奥塞梯国会副议长随即表示,南奥塞梯很快就会加入俄罗斯联邦,届时就能与北奥塞梯合并。

为此,南奥塞梯2017年4月举行公投更改国名,决定把原国名“南奥塞梯共和国”后面加上“阿兰国”,这样就与北奥塞梯正式名称“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Republic of North Ossetia-Alania)相对称。此外,南北奥塞梯的旗帜只差在尺寸比例和颜色深浅不同,就连国徽都一个样,南澳塞梯亚只是在外围加上国名。

南奥塞梯改国名的行为,相当于启动合并的第1步,让南北奥塞梯的国号没有差异;只是打了2次战争,已经实质独立29年,难道不想维持“国家”状态吗?

当地人表示:“寻求合并是主要问题之一,大多数南奥塞梯人支持并入俄国,因为我们太小了,不想被分化;南北奥塞梯有相同文化,经历相同历史,且1917年以前从未分开。”

南奥塞梯如此热情,北奥塞梯却不领情,热脸贴冷屁股。难道奥塞梯人不想南北一家亲吗?北奥赛梯不满地表示:“他们(南奥塞梯)跟我们(北奥塞梯)不一样,他们很多人来到这边,却不务正业,只会酗酒、性骚扰……政府把我们的部分福利减少,这样才有钱去支援照顾他们……南北奥塞梯已经不一样了,我们是有教养的,但他们水准不高。”对于南北奥塞梯合并,许多人都是沉默的多数。

俄罗斯驻军、金援,但不回应合并要求

不过战争结束13天后,俄罗斯宣布承认南奥塞梯,及格鲁吉亚另个分离地区阿布哈兹的主权国家地位,但之后仍持续驻军在这2国,理由是防止格鲁吉亚入侵。

2017年,南奥塞梯与俄罗斯2国国防部长签订协议,南奥塞梯军由俄罗斯驻军指挥;对于俄罗斯派兵进驻,南奥塞梯人表示,此举就跟美国驻军日本、韩国是一样的情形。

此外,南奥塞梯的经济也几乎仰赖俄罗斯金援,但南奥塞梯政府贪腐严重,为了解决贪腐问题,俄罗斯开始减少提供的金援额度。

由于南奥塞梯几乎人人都有亲戚在北奥塞梯,因此高达99%的南奥塞梯人都持有俄罗斯护照。尽管外界认为俄罗斯逐步并吞南奥塞梯,但对南奥塞梯寻求合并,俄罗斯始终消极回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