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隶楷行草”的区别,书法的五种书体了解多少
篆书
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篆字分为大篆、小篆两种。
1. 大篆
中国先秦伏羲氏时期,就产生了文字。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
商周时代的"金文"或"钟鼎文"。书法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
春秋战国时代的石鼓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
上述的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2. 小篆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统一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小篆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
隶书
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字体宽扁,左右舒展,平衡对称,整齐均匀。
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
隶书的发展
秦始皇时期,由于小篆书写速度较慢,就产生了隶书。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汉朝仍使用隶书,并产生了众多的风格,之后进过魏晋时期的较长沉寂,到了清代重新受到了重视,并在汉隶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创新。
隶书的代表作品主要有:汉《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史晨前后碑》、《乙瑛碑》、《石门颂》等。
草书
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
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划连绵。“大草”与“小草”相对称,大草纯用草法,难以辨认,张旭、怀素善此,其字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
草书分为章草、今草、狂草。
1. 章草的代表作有吴皇象《急就章》、《文武将队帖》、晋索靖《月仪帖》
草书是早于楷书的书体,隶书对章草的影响大些,字体具隶书形式,字字区别,不相纠连;所以又把章草称为草写的隶书。
2. 今草起于东汉末期,风格多样,笔势秀丽,今草的代表作很多,最有名的有,晋王羲之《十七帖》、唐朝孙过庭《书谱》等。
今草是从章草繁衍而来的。汉代张芝对创立今草起了很大作用,被称为“草圣”。“今草”之名,是晋代为了和章草相区别起的名。
3. 狂草最有名的有唐朝张旭《古诗四帖》、唐朝怀素《自叙帖》
狂草字的写法和今草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写得狂放,连带、省略更多,最能体现书者狂放的性情。
史称“颠张醉素”,是讲张旭、怀素常在醉酒后,笔飞墨舞,其狂草线条流走飞动,结体险绝,谋篇奇特,尤如夏云变幻莫测,痛快淋漓。
行书
开始盛行于晋代。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 活泼。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楷如: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李邕《麓山寺碑》、宋黄庭坚《松风阁诗》、宋米芾《苕溪诗卷》、元赵孟頫 《洛神赋》、明文征明《醉翁亭记》等。
行草如:晋王献之《鸭头丸帖》、《中秋帖》、唐颜真卿《祭侄稿帖》,行书碑帖众多。
楷书
形成于东汉。字体方正,规矩严整。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
东晋以後,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
唐代的楷书,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楷书又分为小楷、大楷。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锺繇。
小楷字帖甚多,传世的墨拓中,要以晋唐小楷的声名最为显赫。其中通常包括了魏时锺繇的《宣示帖》《荐季直表》,东晋王羲之的《乐毅论》《曹娥碑》《黄庭经》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唐钟绍京的《灵飞经》等。
大楷:一般情况下,人们把一寸以上、数寸以下见方的真书称为大楷。根据历代书法家积累的经验,学习书法应先写大楷,作基本练习。
唐朝将楷书规范化,唐楷法度严谨,结字端庄。端庄并非横平竖直的呆板,细心的欣赏者可以看到书者微妙而又协调的变化。如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潜藏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