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经验系列 毕可恩论小儿食积
小儿食积
小儿生理特点——生机旺盛、发育迅速与脾常不足的矛盾
喂养不当
护理不周
症状表现
乳食停积:腹胀满腹痛,按压腹部则疼痛加重,喜俯卧睡眠,纳呆厌食,腹痛欲便,便后痛减,大便酸臭,或呈不消化状,舌苔厚腻。
食积化热:腹胀腹热,手足心发热,下午和夜间面颊红赤,可有低热,口渴喜饮,夜间睡卧不安,睡中头额汗出,常心烦哭闹,大便闭涩,小便如米泔样,舌质红赤。素来脾气虚弱者,舌质可偏淡。
小儿食积的阶段性
食积早期阶段(伤食)
发病机制:小儿肠胃绵脆,易饥易饱,因而最易被饮食所伤。
证候表现:突然发生呕吐,腹泻,嗳腐酸臭,或因腹胀作痛而躁扰不宁。舌布厚腻苔或垢腻苔,舌质正常。
治法处方:消食化积——消积化滞汤。
焦三仙、槟榔各9g,枳实6g,炒莱菔子9g,陈皮6g,生姜3片。
食积化热阶段
发病机制:乳食停积胃肠,积久则郁而化热。
证候表现:腹胀腹热,下午、夜间面颊潮红,或有低热,烦躁,夜卧不宁,睡中头额汗出,大便秘涩,口热口臭,手足心热,进食则腹痛,便后痛减。舌苔厚腻,舌质红赤。
治法处方:消食导滞,兼清里热——消积化滞汤加连翘、黄芩各9g。
积热伤津阶段
发病机制:乳食积滞,久郁化热,灼伤胃津。
证候表现:纳呆厌食,腹热腹胀、手足心热、口渴欲饮、睡中头额汗出、面颊潮红。舌苔厚腻,明显剥脱,舌质红赤;或全舌均无苔,舌质红,舌面布有胖大的舌蕾。素来脾虚者,可见舌质偏淡。
治法处方:舌质红赤,腹部胀满者,应消积清热、养胃生津并施。腹部软者,应清热养胃生津。舌质偏淡者(中医五运六气公众号 整理),均佐以补脾。
消积清热生津汤:焦山楂15g,槟榔、炒莱菔子、连翘各9g,天冬、麦冬、玉竹各12g。适于舌质红、舌苔明显剥脱或无苔而腹胀者。
清热生津汤:沙参15g、玉竹12g,天冬、麦冬各12g,连翘9g、生石膏18g。适于舌红无苔而腹软者。
脾胃并伤阶段
发病机制:食积日久失治,或经误治则必使脾气胃气并伤。
证候表现:面黄肌瘦,神情倦怠,腹大筋露,粪便稀塘,进食则便,食少便多,易自汗盗汗,并易反复感受外邪。舌质淡,舌体瘦,舌苔极少,或布薄白苔,舌中心有剥脱,或舌光无苔。
治法处方:消补兼施——补脾化积汤。
党参、炒白术各9g,炒山药15g,陈皮9g,炒扁豆12g,焦山楂、槟榔、炒莱菔子各9g,甘草3g。
若腹胀而软者,为积已去,属虚胀,去焦山楂、槟榔;汗出多者加黄芪15g;食欲不振者,酌加天冬、麦冬、玉竹各12g,滋养胃津以生胃气。
舌象在食积全程中的变化规律
伤食阶段:苔白厚腻或垢腻,舌质正常。
食积郁热阶段:苔白或黄厚腻,间有剥脱,舌质红赤。
郁热伤津阶段:舌无苔或舌苔厚腻有明显剥脱,舌质红赤。
脾胃并伤阶段:舌无苔或有薄白苔,中心有剥脱,舌质偏淡舌体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