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樵:一诗一得(641—650)

一诗一得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从“诗境”走入诗人“心境”。是对诗者之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之认知。读一诗,得其一,便自足矣。

641—650

641
计算器
王健强
飞步静无声,从容万里程。
流光难胜算,弹指是人生。
一二句极言计算机的强大运算速度,形象生动。三句“流光难胜算”逆势而转,“流光”即时间,是描述事件发生过程的计量,然而具有强大运算速度的计算器却也难以“胜算”。结句递进,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人生更是“弹指”一瞬。全诗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归樵)
642
细河秋行
王聪颖
长堤昨日枕寒流,一点清芬不可留。
秋水休言吾独老,风霜已白苇花头。
“秋水休言吾独老,风霜已白苇花头。”映衬手法,极言人秋同老,凄婉温润的笔调,抒发悲秋情怀,流露出的是对年华流逝的深切慨叹与惋惜,可谓深微幽隐。(归樵)
643
火车上过重阳吟成一律寄友
杨逸明
未趋篱畔未登高,软卧车厢读楚骚。
足不移能行万里,兴仍飞可上重霄。
故人短信心相忆,远客长吟首独搔。
今岁重阳吾有伴,轨轮一路共推敲。
全诗紧紧围绕题目中火车、重阳、吟兴写来。一二联尽管“未趋篱畔”车上“足不能移”但因诗人于“车厢读楚骚,”却也思绪“能行万里”,“未登高,”却“兴仍飞”以致“可上重霄”。三四联紧承一二联写与“故人”节日“短信”问候,互致思念,故引发诗性,搔首独吟,轮轨的击节与诗人的微吟很是合拍,如诗伴吟侣,在共同“推敲”一首好诗。层层铺叙,一气灌注,酣畅淋漓,豪放纵恣。(归樵)
644
白帝城
杨子怡(惠州)
白帝城高瞰暮烟,瞿塘一峡扼全川。
归心如水终难锁,东下巴陵月似弦。
没有“暮”字,“月”字便无根由;没有“扼”字,“锁”字便无根由。(归樵)
645
窗台绿萝
杨新跃(湖南)
清幽长坐觉生烟,肃气茫茫夜正悬。
毕竟草根能耐久,春凉绿到晓霜天。
“草根”见机杼,提升了诗的意境,让人联想到顽强与生命力。(归樵)
646
寄 内
雍文华
犹记临行赠别词,近来愁损好腰肢。
诗情寂寞黄昏后,又是凭栏独立时。
纳兰曾有“夜来愁损小腰肢。”愁损意象,最见顿挫婉转,情韵悠长,更具心灵感知色彩和女性特质。(归樵)
647
夏日登山
刘鲁宁
步履蹒跚兴意浓,莺歌兼有野花红。
山头检点登临路,最爱林间错落风。
“错落风”便是诗家语,形成于山势之高低,林木之参差。看似无理,实则有凭。(归樵)
648
山行(新韵)
刘鲁宁
踏春初到谷溪边,岔路三分细雨前。
人道小桃红傍水,或能偶遇只随缘。
“只”字下的好,点出诗人踏春到三岔路口,未因人说有桃花傍水而红的择路烦恼。随性随情,境界自出。(归樵)
649
题宁波东钱湖图片
雪泥萍踪
淡墨山痕添柳斜,清清湖水静无哗。
不知亭榭何年筑,春老江南油菜花。
清新精致,转结最见幽微婉曲。(归樵)
650
题画
雪泥萍踪
诗里流光又一年,人间词客已华巅。
箫声遥过清淮夜,无数青芦欲上船。
“箫声遥过清淮夜”变无为有,拓展了画面内容。“无数青芦欲上船,”化静为动,盘活了静止的画面。可与纪昀的“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对读。(归樵)
个人小传:
少年曾牧牛于柳溪之畔,采薪于桃林之野;老来欲固守于幽怀心斋,回归于天然纯粹,便有归樵别名。喜读诗词,偶有一得;好乱涂鸦,聊补性情。

点击回顾

书 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