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冀中地道:除了坚固隐蔽,还设施齐全,能提供交叉火力

编辑搜图

▲《地道战》连环画

1965年上映的电影《地道战》,堪称20世纪60年代战争电影的经典作之一。这部电影真实展现了抗战时期冀中军民利用地道抗击日寇的场景,据不完全统计,至1944年冬,冀中地区就开挖地道12500公里,遍布当时河北省会保定市周边8000余村庄,堪称打造了一座“地下万里长城”。

但实际上,冀中老百姓最初发明地道,不过是为了便于隐蔽,躲过日寇的残酷扫到。其雏形就源自当地老乡的地窖,由于日寇遍布各地的据点和较高的机动性,往往会突然进入村镇展开大搜捕,那些来不及转移的抗日干部或游击队员往往就靠这种简陋的地洞躲过一劫,但这种地道往往空间狭窄,无法容纳太多人,而且仅有单个出口,一旦被敌人发现,里面的人员或被俘或牺牲。

编辑搜图

▲五一大扫荡剧照

1942年“五一大扫荡”后,日寇占据冀中根据地所有县城和较大集镇、村庄,先后建了1700多个据点、挖了4000多公里封锁沟,把富饶美丽的冀中根据地分割成2600余块,冀中军区部队也损失惨重,一时间难以进行大规模作战,主力部队在吕正操带领下进入太行山区休整补充;但仍有不少内线部队以小规模武工队、游击队等形式分散作战,加上大批需要掩护的伤病员,都需要对原有的藏身地窖进行升级改造,打通联结,形成了打防结合的地道。

这一时期的地道,具备如下特点:

编辑搜图

▲隐蔽的地道口

首先自然是非常隐蔽。地道的洞口往往开在炕上、碗柜、灶台、碾盘、水井乃至牲口槽等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后来为了方便战斗人员进出,往往会选择村边围墙、沿街墙里、高宅房屋,以及村外交通沟、树林、坟地等处,既方便作战人员快速出入,也不容易被敌人察觉。

其次是结构上兼顾坚固与通畅。地道的洞身分为干线和支线。干线地道平面形状看似“口”字、“井”字、“田”字、“中”字等。干线地道平均高约1.65米,可保证战斗人员持枪低身行走;宽约1米,两人相近时能侧身通过。地道支线,主要用于户与户之间的转移,多为弯曲的蛇形洞或凹形洞,高1至1.2米,宽0.6至0.8米,便于少量人员移动。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第三就是设施齐全。里面既有指挥所、瞭望孔、射击孔、拉雷孔等战斗设施,又有卡墙、通气孔、排水道,用来防止敌人灌烟、放毒、灌水;另外还有陷阱、翻板等机关,专门消灭那些侥幸闯进地道的敌人。此外,地道内还设有安全室、休息室及储备饮用水、食品和弹药的地方。

第四是能够形成立体交火力网。具体来说,就是将地道、院落和房顶相通,堵塞街口,堵住门窗,在高房、居室、地道里掏好明暗枪眼,从而构成交叉火力网,再以野外地道为纽带,把地道、村庄、野外相连接。随着地道体系的完善,冀中抗战形势得到根本逆转。即使没有主力部队支援,那些脱产半脱产的民兵,也能击退来犯之敌。如1945年春夏两季的冉庄战斗,清苑县的日伪军3次以优势兵力进攻,该村民兵就依托地道系统的交叉火力,击退了来犯之敌。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    《地道战》剧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