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讲评】静物拍摄中如何针对不同主体进行布光 第1493讲?
很多刚刚接触静物拍摄的摄影爱好者经常会使用一类错误的拍摄方法,那就是用一种布光方式拍摄不同种类的景物。这样的拍摄方法很难将被摄物的细节特点完全展示出来,无法得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针对不同的材质、物品,采用较为合适的布光方式才能够得到理想的拍摄效果。光线往往决定着画面中物体的质感,针对不同主体使用不同的布光方法是很重要的。
图片来自Alisa Anton
首先是顶光,光源一般放置在被摄物体的顶部,使景物、照相机成90度左右的垂直角度。这种布光的方式所呈现的效果与太阳光较为相似,对于一些透明或半透明的物体有较好的表现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此类布光在拍摄一些上方体积大下方体积小的物体时,容易在正面产生一些不自然的阴影,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在正面补充一个辅助光源,可以让画面更加和谐。
图片来自Roberta Sorge
其次是侧光。侧光会产生较为合适的阴影,且影子修长而富有表现力,能够很好地展示出物体的质感与立体感,画面中的明暗也会产生强烈的对比。侧光在景物拍摄中也是使用较多的一类布光方式。一般而言,侧光的光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放在物体的左侧或右侧。
图片来自Noah Näf
还有一类布光方式,虽然不常用,但在拍摄特殊题材时,可以展现出独一无二的视觉效果,那就是逆光。逆光是被摄物体处于光源和相机之间的一种独特的布光方式。但这类布光也比较难掌握,容易造成画面曝光不均匀。但逆光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那就是特殊的视觉效果与鲜明的轮廓。在一些独特的艺术创作中,会利用到逆光的布光方式,这往往是利用逆光创造神秘感以到达一些不寻常的视觉效果,或者只针对静物的轮廓做展示,强调物体整体的结构,而不是某些细节的特殊效果。
在静物拍摄中,布光方式并不固定,使用的光源数目也并非一成不变。多尝试不同的光源组合,或许可以发现意想不到的布光方式。但这就需要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探索才能够实现。如果您对静物拍摄的布光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在下次的静物拍摄中就去试试看吧。
書法
指南
搞书法的人费出牛劲,总算写出一张自己满意的作品,洋洋得意之余,就想把作品用相机拍下来留作纪念或者发到网上显摆一下,可很多人可能是书法家或者是书法爱好者,并不是摄影家,对随随便便拍出来的照片很不满意。所以说干什么不是内行就是不行,不过没关系,给书法如何拍照片?小编告诉你如何拍出高大上效果
1、
选择正面向阳的地方,打开三脚架,安装好相机、快门线,找好被摄书法、国画作品,按照尺寸大小和宣纸颜色分批、分类摆放待拍。再找一块大木板用于图钉钉书画作品使用,如果没有,就请两个人用手持贴在一面白色墙壁上也可以;所拍摄的书画作品最好是经过装裱的,或者是经过“小托”过的,因为这样的书画平整一些;
2、
把相机镜头对着书画作品的正中央以正顺光照射书画作品的正面才好;
3、
怎样使用闪光灯?机顶安装一只闪光灯作为引闪灯,两边两只闪光灯作为同步被引闪灯;三只灯的灯头焦距都调整到广焦端,以保证光照均匀;
4、
改为全手动操控。使用三只闪光灯拍摄中国四尺的白色宣纸书画作品时,传统相机采用ISO100胶卷,数码相机感光度设定ISO100,光圈f11,1/125秒,曝光补偿+1~2级EV值,拍摄深色宣纸的书画作品应当根据情况曝光补偿-0.3~1级EV值。
拍摄时多使用镜头焦距100mm左右的焦距端拍摄,拍摄物距根据书画尺寸大小选择3~6米之间即可。
如果拍摄小幅书画作品(比如四尺“斗方”以下的)也可以使用单灯拍摄。
使用最佳光圈为了增大景深范围和提高图片品质,准确曝光是为了色彩还原正确;使用闪光灯拍摄则主要是为了消除书画作品表面的皱褶。
光圈:f/3.5,速度:1/640s,焦距:70mm,ISO:200
⇧ 夏季的冰岛会出现极昼现象,这是6月中旬凌晨1点的光线,太阳从西面斜射过来,角度很低,刚好能照到这个位置。这样的大场景只能利用纯自然光,要把握好机会,光线转瞬即逝。
– 知识点 –
☆ 什么是“负空间”?
“负空间”是建筑和设计领域常常用到的一个概念、一种手法。简单来说,负空间就是物体之间的空间,在画面中的作用类似于国画里的“留白”。在摄影里,正空间指照片主体,通常也是相机对焦的区域;负空间则是除了主体之外的画面空间。通常,我们用大面积的负空间,来表现主体的孤立状态。
☆ 负空间构图有什么优势?
在人像摄影实践中,我们总是想运用各种构图手法来表现和烘托人物,恰当地利用负空间技巧来创作,会使主题更鲜明、人物更突出、画面更有意境,可以有效地唤起构图的结构性,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引发人们的无限联想。
☆ 负空间构图应该注意什么?
人物所占的画面比例、位置,以及与背景空间的反差度都需要仔细考虑。通常来说,负空间构图的人物比例都相对较小,否则负空间效果不明显。空间环境要求“干净”,色调、元素尽量单一,以便于突出主体。同时人物的动作幅度和形体姿态要格外考究。
一、在极简环境中,突出人物、突显意境
最常见的负空间构图,往往选择单一色调和形式的背景,可以是雾气、天空、水面、草原、土地或者其它景物。
光圈:f/4.5,速度:1/500s,焦距:200mm,ISO:160
⇧ 6月的冰岛依然很冷,拍摄那天还在下小雨。这里有一片刚从冰川上流下来的浮冰,人物站在离岸边1米的石头上。人物的姿态要优雅,状态要融入到磅礴、宁静的环境中,长焦镜头强化了这种静美之韵。
光圈:f/5.6,速度:1/400s,焦距:100mm,ISO:125
⇧ 从崖石上俯拍,模拟无人机视角,新娘躺在山谷里的红草滩上。为了让人的姿态更具美感,也更融入整个环境,选择了睡姿,女孩子气质也符合这样的感觉。同时使用长焦镜头拍摄,压缩空间,更具画意美。
二、巧用环境要素,减法中做加法
对画面进行有目的的取舍,尽量减少负空间中的干扰元素,使负空间更“负”,这是选景构图时的主要思路,但这并不意味着舍弃全部环境要素。在简洁的基础上,选取一二有代表性、有造型感的元素融入画面,能够更好地实现在环境中烘托人的目的。
光圈:f/3.2,速度:1/250s,焦距:200mm,ISO:50
⇧ 阴天,水面很平静,利用倒影增加形式美感,使画面更具国画韵味。同时借用白墙乌瓦的房子和延伸到水中的小路增加线条和结构感,三分法构图,有限的造型元素都将注意力导向人物。
光圈:f/16,速度:10s,焦距:50mm,ISO:50
⇧ 阴天,已临近黄昏,人站在冰冷的水中,当时浪稍大,为了避免浪花让水面这一负空间变得“凌乱”,我使用了慢门,反而让水面多了几分氤氲之美。选择进入画面的枯树非常讲究,同时人物的位置也很关键。
光圈:f/16,速度:1/8000s,焦距:100mm,ISO:50
⇧ 巴厘岛的清晨,这棵树很有特点,为了突出造型感,我选择逆光拍摄,将人物和树都处理成剪影,非常简洁,且把环境中的色彩都去掉了,突出在简单线条下的人物。人的姿态和枯树的线条形成了极好的呼应。
三、在一片美景中,找到最佳位置
难道负空间就只能选择单一元素的背景吗?当然不是,那些辽阔、优美的风景同样也很适合成为负空间。
光圈:f/4,速度:1/400s,焦距:16mm,ISO:200
⇧ 这是一小片雨后的积水,直径也就三四米,我使用超广角镜头贴着水面拍,人物居中构图,画面感觉平稳、均衡,同时又突显了人物。冰岛的地貌本身就很有特色,我采用倒影的方式又强化、凝练了这一特点。
光圈:f/18,速度:4s,焦距:30mm,ISO:100
⇧ 巴厘岛旁边的蓝梦岛,这片海边的崖壁被称作鳄鱼泪,海浪从西边冲进豁口,形成巨大的漩涡和雾气,利用慢门虚化掉彭湃的海浪,突出了岩石的结构。人物站在伸进海面的小半岛上,刚好是视觉引导线的尖端,人物处于这个位置与右下角的暗调的岩石达成了一种视觉平衡。
光圈:f/8,速度:1/1000s,焦距:200mm,ISO:200
⇧ 整个空间的线条和面的结构比较协调,曲直优雅、舒服,远近虚实也很有层次,将人物作为点的元素放在一个较大的面里,显得很和谐,具体位置要与线条结构相呼应。
四、在负空间中玩玩空间趣味
留白是负空间构图的一大特点,但留白不意味着空白,负空间内同样需要造型元素。在暗调的负空间中,利用光来增加元素,营造氛围,形成趣味。
光圈:f/9,速度:1/400s,焦距:100mm,ISO:400
⇧ 这是巴黎蒙玛特高地的一条公路,我们的车子就停在路边。下午四五点钟,突然来了阵太阳雨,透过车窗一看,顶逆光刚好把石子路打得很亮,车窗上落了很多雨滴,于是透过窗子拍摄了这幅诗意的画面。
光圈:f/3.5,速度:1/5000s,焦距:22mm,ISO:50
⇧ 冰岛的西海岸边的一个小别墅,木质结构,全黑墙面,白色窗子,玻璃上反着蓝天,特别美。这张窗里的人其实是倒影,他们后面是大海和蓝天。我让新人站在窗前,因为窗是顺光,所以人是逆光,于是在窗和人之间布了灯,这样人的影子就会出现在玻璃上。我站在两个窗中间,他俩分别在我的左后方和右后方。
五、利用线条增强负空间的纵深感
有人觉得负空间构图虽然突显了人物,但却将环境精简到了缺乏空间感。如何打破这种状况呢?答案是——线条。
光圈:f/1.6,速度:1/320s,焦距:85mm,ISO:400
⇧ 长焦镜头,大光圈,横向构图,景深效果很明显,形成了干净的负空间。这种方式充分压缩了空间,此时曲线的视觉引导线,能让画面更灵动,人物位置安排在曲线的端头,将故事引向画外。
光圈:f/4.5,速度:1/1000s,焦距:100mm,ISO:100
⇧ 这是位于美国西海岸的铁路桥,当时雾气很大,根本望不到桥那头。长焦镜头拍摄,利用枝条当前景,刚好跟画面左侧的钢梁结构形成呼应,让画面更趋于平衡。
光圈:f/9,速度:1/320s,焦距:24mm,ISO:400
⇧ 圣托里尼的清晨,人的影子被地平线上的朝阳拉得很长,投在小路上。我使用带翻转屏的机身,且用三角架将其举得很高,俯角拍摄,营造出无人机的视觉效果。
六、追光而动,用光线改造负空间
暗环境中,往往更容易突出亮的元素,我们可以让光参与到构图中,用光来把握画面的结构和层次,化繁为简,强化重点,衬托人物,表达情绪。
在光线的作用下,线条才能得到突显,结构才能更加明晰。对于本身缺乏结构感的环境,还可通过光线的丁达尔效应对其进行改造,营造出一种更加立体、灵动、梦幻的负空间。需要注意的是,想要形成明显的光柱或线条,要满足两个条件,机位要处在逆光或侧光位置,空气中要有粉尘、水珠、烟、雾等颗粒物。还要注意综合考虑明暗两处的受光情况,控制好反差和光线照射范围,以达成理想的形式美和神秘气氛。
光圈:f/3.2,速度:1/1250s,焦距:50mm,ISO:100
⇧ 这是在仙女山森林里的一个小别墅,午后的阳光斜射过来特别美,为了强化光线感,我们放了烟。人物的姿态想要往中国画的感觉上靠,含蓄、温婉,垂下的松枝也强化了这种感觉。需要注意,烟要在上风口放,且距离要远,这样烟飘到拍摄的位置就很均匀。
光圈:f/5.6,速度:1/250s,焦距:22mm,ISO:125
⇧ 这是重庆一个废弃的工厂,人物站在高炉的下面,顶上有直径大约3米的铁托。助理爬到大铁托的上面打灯,同时把灰从顶上踢出来,于是在丁达尔效果下,暗部空间内形成了光束。
对于很多刚接触摄影的同学来说,布光也成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想要学会布光,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光?光都有什么类型?然后才能去利用光!去布光!那么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一聊光的一种——侧光。小小的“侧光”,可饱含了满满的知识点哦!
什么是侧光?
侧光是指光源从被摄体的左侧或右侧射来的光线。从侧面照在画上以显示绘画技巧细节的亮光。对人物或静物用光从侧面照射,以达到拍摄的特殊效果。侧光主要分为前侧光、正侧光、后侧光三种,灵活运用,各自可以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
侧光有什么语义?
一天按照太阳的轨迹被科学地分为24时,古人利用太阳投影原理制造了被称为“日晷”地计时工具。日晷地原理就是利用太阳方位,通过对物体受光面、背光面、投影面地大小来度量时间。
△古老的计时原理
电影故事的光线方位理所当然存在一定的语义,这时电影采光的基本原理。我们通过对电影镜头上的光线方位和质量不仅可以阅读到那天的时间,还可以阅读到,这时春天,这是夏天,这是秋天,这是冬天,甚至还可以阅读到时代。
侧光的时间感
我们知道背景光明暗形式的不同可以表示大概的时间,侧光可以表示更加明确的时间,按照日晷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清华大学的日晷
如果演员朝南,光影所表达的语义:清晨、上午、中午、下午、黄昏。
△左右侧光的时间感
以上是侧光语义之一:时间感。
侧光的张弛
如果演员朝东,光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光在人物身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分布状态,上午为前侧光,下午为后侧光:前侧光使人感到松弛明快,后侧光使人感到紧张不安。
△前后侧光的张弛感
侧光的张弛感在人类观察天体活动中反映突出。
△地球运转与光感张弛的强调
这便是侧光语义之二:张弛感。
侧光的情绪
另外,由于侧光照射角度不同,除了在我们心理上造成紧张和舒缓的感觉,侧光分别照射出现一个一个不同的被照状态。当演员走动起来,在一定的光区下,光影忽明忽暗。使电影导演感兴趣的使作为“绘画工具”,如何运用侧光方位来描写明暗、勾勒线条和抒发情绪。
△侧光对人物造型的影响
大众心理上,后侧光的光影奇妙,正侧光立体感强,前侧光颜色漂亮。
按照电影的内容不同,侧光运用会有很大变化。恐怖电影常用后侧光制造不安的气氛,喜剧电影常用前侧光来制造欢乐的气氛。美国电影喜欢讲“童话”故事,常采用“柔和的前侧光”,而法国电影喜欢用故事表达“思想”,常采用“坚毅的后侧光”。
以上为侧光语义之三:人物刻画,抒发情绪。
侧光的时代感
人类使用灯火有上万年历史,可以划分为燎火时代、篝火时代、松明时代、灯油时代、蜡烛时代、汽灯时代、电灯时代、日光灯时代,现在已经进入了LED灯的时代了。而光和热是同一物体的两个侧面,人们利用灯光的历史可以说是光和热的分离技术史。
“低侧光”有梦幻感,富有浪漫情趣;“高侧光”有写实感,有批判现实主义的味道。城市电影中低侧光常见于酒吧吧台,高侧光常见于公共事务所。另外,现实和浪漫的变化,不仅在于灯火的高度不同,还体现在光色方面,如下图,前者光色偏冷,后者光色偏暖。
△电影布光,侧光的高低具有时代感
这即是布光语义之四:时代感
侧光的生命感
有一种特殊的后侧光我们称为边光,其表征是“光泽”。
“边光”是电影布光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可以给演员赋予生命感。要使演员好看,那就需要好看的光线。好看的光线是演员的“边光”(Accent light)。演员没有边光缺乏生气,有边光显得有生机。
△演员缺乏光泽的例子
△水淋淋边光效果,使人物充满生气
商品没有光泽就卖不出去,没人没有光泽就意味着丝袜个,给美人包装要在皮肤上搽粉,在头发上抹油,通过服饰为身体增添曲线等等,这种追求,在布光时就用“边光”来实现。
这就是布光语义之五:生命感
电影的侧光约定
电影的侧光是同观众共同约定的。用光表示电影故事的一个段落,其侧光和观众进行交流需要建立游戏规则,即“侧光约定”。我们知道要让观众看到东西必须要有侧光。由于讲故事需要强调一些东西,所以需要改变摄影位置。
△电影需要对舞台再分割观赏
每个镜头都存在着侧光和演员的关系,概括起来有演员的左侧光和右侧光两种。一旦决定了一场戏开始的侧光方向,就意味着和观众达成了协议,其他镜头演员的侧光都应该保持一致。如果违反了“侧光约定”,电影和观众的交流就会发生混乱,是违反电影语法的现象。
△人物近景的光线违反了侧光约定
在具体拍摄中有两种情况:
如果机位变更,灯光应该保持相应的方向。
如果在自然光线拍摄的情况下,摄影机的移动区域只能在演员和光源关系的“连线”的一边。
△人物和灯光发生约定关系,不得违反
对于学生电影来说,利用外景自然光线的情况较多,也就是上述第二种情况。你能做到的是变更演员的位置和摄影角度这两项因子,通过场面调度来遵守“侧光约定”。
以下结合我所拍摄的一些人像作品,分享我在人像摄影中前期拍摄的完整流程。
一、与模特的沟通和道具准备
1、沟通
每次拍摄前,我会提前至少一周与模特沟通拍摄题材或者风格,发几组样片给模特,更直观的传达自己想要的拍摄效果,同时,模特也能提前把握拍摄效果。
2、服装与妆容
在与模特沟通时,我一般会同时确定拍摄的服装与妆容,鉴于我所偏爱的拍摄风格,服装一般以模特自己的衣服为准,通常会选择纯色系,吊带,长裙或者古着,避免杂乱的图案和颜色,如果没有适合主题的服装,就准备网购。服装尤其要早确定,因为网购需要时间。妆容的话,没有特殊拍摄题材,比如古风类,一般模特自己能搞定,期间我会叮嘱,毛发类,如睫毛,头发等一定要加倍注意,如果处理不好,后期会浪费不少时间。
下图中我利用婚纱的头纱,营造出一种私房写真中的性感。
器材:Nikon D750 镜头:Sigma 35mm f/1.4ART 光圈:F1.6 快门:1/125s ISO:160
3、道具
道具的点缀效果不容忽视,如私房拍摄中的花儿、水果,外景中的帽子、雨伞等,根据拍摄题材准备相应道具,为作品画龙点睛。尤其对于新手模特,道具还能很好地缓解“手足无措”的尴尬。
器材:Nikon D750 镜头:Sigma 50mm f/1.4 Art光圈:F1.4快门:1/320s ISO:500
器材:Nikon D750 镜头:Sigma 35mm f/1.4 Art 光圈:F1.4 快门:1/500s ISO:100
下图中,我在拍摄现场找到了一个铁锹,让模特拿着它,显得俏皮可爱。
器材: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光圈:F1.6 快门:1/1000s ISO:100
除此之外,相机本身也可以使用一些道具来增加特殊效果。比如镜头前套***或丝巾,或是在UV镜上抹一层凡士林,尤其在私房摄影中利用这些特殊效果,会使你的照片变得柔和而朦胧,提升作品的感染力。
丝巾
***
下图便是在镜头前套了一层红色纱巾的效果,增加了照片的氛围感与感染力。
器材: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光圈:F1.6 快门:1/125s ISO:400
注意这种纱巾或者***一定要在光线比较好的情况下使用,否则不仅对焦极慢,而且效果太夸张,喧宾夺主,失去了点缀的效果。
凡士林的效果与***跟纱巾不同,***与纱巾就是隔了一层纱,而凡士林更像后期柔焦的效果或者图层模式中的滤色,它会让高光溢出,所以只要抹上薄薄的一层即可。还有,一定要抹在UV镜上,空出镜片中间的位置留作对焦。
凡士林
有人会想,既然效果后期能实现,为什么还要前期这么麻烦?首先,后期的柔焦效果会略显生硬,其次你的作品一定是根据你事先构思好的主题,配合着这些道具的运用来完成的,而不是没头绪的拿着相机拍一通 ,拍完以后后期再去构思风格。
下图便是在UV镜上抹了薄薄一层凡士林的效果,是不是很梦幻呢?
器材: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光圈:F1.2 快门:1/160s ISO:320
二、拍摄场地与时间的确定
1、拍摄场地
根据拍摄题材确定场地,内景还是外景。内景的选择一般会是民宿、酒店或者工作室的棚子,文艺复古或是时尚现代,民宿与酒店需要提前预定,租用工作室的棚子也是一种选择。外景的选择就更为多样,近的可以选当地的特色场景,远的960万平方公里任意挑选。平时我们要注意收集适合拍照的地方,我的习惯是,看到其他摄影师的作品我会留意一下他们的拍摄场景,然后用手机备忘录记下,有时间的时候就去现场踩点。
下面这张照片的选址便是一家文艺复古的酒店。
器材: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光圈:F1.4 快门:1/200s ISO:100
确定好拍摄地点之后,如果不熟悉,我会提前一到两天去现场踩点。踩点既是为了保证拍摄质量,也可以提前熟悉环境,考虑机位,毕竟时间是最宝贵的!
2、拍摄时间
外景一般选择下午档拍摄,夏天通常4点到太阳落山,这个时间段的光线柔和,光影更具魅力,其他季节则提前一到两个小时,保证日落之前的那一个小时尽情出片。如果不是特殊题材,尽量选择在晴天拍摄,有了充足的光线,才会有漂亮的光影,才会有通透的皮肤,胶片摄影更是如此。
下图便是在日落时分的拍摄,落日余晖洒在镜头前,形成了梦幻的光晕。
器材:Nikon D750 镜头:Sigma 35mm f/1.4 Art 光圈:F2.2 快门:1/1000s ISO:100
内景拍摄的时间相对更自由,保证光线的方向是你想要的效果即可。
器材: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8 快门:1/400s ISO:100
三、拍摄器材
目前我使用的器材是佳能EOS 5D Mark IV,镜头主要为EF 50mm f/1.2L USM与EF 35mm f/1.4LII USM两个定焦,胶片机EOS3,人像摄影中,佳能会带来优秀的摄影体验。
然而我并非器材党,无论是专业单反还是微单,甚至是手机,无论是数码还是胶片,一切能出优秀作品的器材都可以使用,除非特殊的场合,比如夜景人像需要高感或者体育摄影中需要高速连拍的情况,否则器材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我们的作品质量更应该依靠前期的拍摄想法,拍摄时对光影的把控,对模特的引导,后期的修图思路等。
四、光线的选择
很多时候,在一些摄影师眼里,理念性的东西乏味空洞,虚无缥缈,乍看一无是处,但其实它是带给你长足进步的基础,是最有用的干货。
正如我在人像摄影之初,虽经常听说摄影是光影的艺术,也明白光线的重要性,但到实际拍摄的时候,却极易忽视光线带来的影响,至少不会考虑的那么细致,比如光线的方向性,顺光平淡无奇,逆光或者侧逆光更易带来出彩的作品,不同方向的光线会带来截然不同的光影变化跟作品感受。有光必有影,有了光影的对比之后照片才有质感跟立体感,毕竟人像摄影里,谁都不希望人脸平的像一张纸。而光影的对比把控就需要长期拍摄经验的积累,我也在不断学习,让我改变最多的是报了摄影班之后,老师们无一不强调光线的重要性,也致使我在每次的拍摄中重新审视前期对光线的运用。而在私房摄影里,光影带来的作用就更加明显,这里我很欣赏的摄影师是@柔7大神,私房人像中对光影的运用非常到位,也是我一直研究与学习的榜样。
下图中,阳光透过窗户上的栅条照在模特身上,产生了美妙的光影,而且是利用手机拍摄,后期简单修饰。其实利用百叶窗也能做到类似的光影效果,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随身携带一些小道具来手动制造光影效果。我曾经带过鸟笼,带过三棱镜,或是外景拍摄时利用树叶的阴影。
手机:OPPO R11t 光圈:F1.7 快门:1/140s ISO:33
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光圈:F2.8 快门:1/500s ISO:160
五、模特的引导
1、眼神引导
除了对光线的运用以外,最让我关注的便是模特的眼神。它就像是一张照片的灵魂,诉说着照片里的故事。毫不夸张的说,一张眼神不到位的照片,纵然构图与光影再完美,它也不会出彩,选片的时候也会被我删选。而眼神的到位与否也是衡量一个模特表现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拍摄之前多与模特沟通,给她发一些优秀的样片,告诉模特你想要表现的感觉,这个提前量相当重要!
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2 快门:1/125s ISO:400
拍摄时,我很少会让模特直接看镜头,而是在抓拍过程中让模特听口令给眼神,以一种最自然放松的姿态面对镜头,拍完几张便让模特的眼睛离开镜头,避免眼神尴尬。
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光圈:F2.0 快门:1/160s ISO:400
拍摄前与模特的沟通是传达摄影师的拍摄意图,而此时的沟通引导则是为了将你的拍摄意图付诸实施。拍摄的前半个到一个小时,模特跟摄影师基本都处于热身的状态,不用追求此时的出片质量。拍摄中,我们可以放一些轻音乐让模特放松,当模特与摄影师的节奏达到一致时,出片的速度跟质量会大大提升,而这个阶段一般发生在拍摄的最后一个小时。
2、Pose引导
对于模特的Pose,我并不喜欢刻意的摆拍,所以我一般会让模特在一个可把控的范围内动起来,然后进行抓拍,这里一定要注意,让模特动起来并不是无规律的乱动,而是在你确定了光线方向,构图及背景等之后,模特在此范围内的微动。当然,在抓拍过程中遇到模特比较好看的瞬间,我也会让模特摆拍一下,此时的效果会比你指导模特刻意摆拍自然的多。
下图是让模特不停的低头向上甩头发,利用相机的高速连拍抓到了这样一张照片。
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6 快门:1/160s ISO:250
下图是让模特往前方45°方向轻推手中的雨伞,同样利用高速连拍进行抓拍,当然需要尝试很多次,但只要抓到一张,那便成功。
器材:Nikon D750 镜头:Sigma 35mm f/1.4 Art光圈:F1.4 快门:1/1000s ISO:100
下图是让模特往前慢跑,然后听口令回头进行高速连拍抓拍,便得到这样一张照片。这样的抓拍废片很多,往往是从几十张照片里挑选一张满意的,但这就是数码的优势,不用心疼你的快门。
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门:1/800s ISO:100
3、情绪引导
你的一组作品中一定会包含某种情绪,而眼神的表现一定是配合着这种情绪。
EOS 5D Mark IV 镜头:EF 35mm f/1.4LII USM 光圈:F1.4 快门:1/160s ISO:400
拍摄中,我们可以设定情境与场景,伤感或是快乐。假装自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无需台词,无需过分的表演,无需夸张的表情,摄影中的表演是一种情绪的展现,恰到好处即可。尤其在室内私房人像中,由于场地的局限性,不会有很多的环境来烘托氛围,所以这就更加依赖模特情绪的表现。想象下,听着音乐,幻想着一个情境,模特的情绪自然流露,眼神也随之而来,Pose也会舒展自然,此时就赶紧按快门吧。
六、构图与背景
除了光线与眼神这两个我最关注的因素外,以下方面也是前期拍摄中必须要注意的地方,一幅出彩的作品,绝对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体。
1、构图
在拍摄中,我很少采用对称式的构图,因为它让我感到古板,不生动。当然,有很多对称式构图特别成功的作品,比如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将此用到了极致,对称构图的摄影作品也有很多。但对于我所偏爱的情绪片而言,用的极少。我所常用的无非是大家熟知的三分法,对角线等。
EOS 5D Mark IV 镜头:EF 35mm f/1.4LII USM 光圈:F2.5 快门:1/250s ISO:1600
另外,不同视角与焦段的变化会带来不同的构图方式,特写,半身、全身像及环境人像所用到的构图不尽相同,一组作品中将这些视角结合,会让你的作品变得丰富。其实构图并无特定的法则,一切能更好地表达作品意图的构图都应该被推崇。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知道这些法则,而是从来没有思考过照片的主体、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总之记住一条,去掉画面中与主题无关的因素。
器材:Nikon D750 镜头:Sigma 35mm f/1.4 Art光圈:F1.8 快门:1/250s ISO:1200
从构图引申出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二次裁剪,虽然这属于后期的内容,但二次裁剪带来的功效太神奇,别以为只有黑白才能拯救废片,它的效果不亚于黑白。它能将全身变半身,半身变特写,反之,也能将狭隘空间的环境人像变得更加大气。
第二个引申--拼图。拍摄的时候可以尝试着顺带拍一些环境,或者小静物,后期将人像与环境或者静物拼接成一张照片,这样的片子别有一番滋味,也能丰富你的作品。或者,当你觉得几张片子平淡无奇时,试着将它们拼接起来看看效果吧。下图中,将特写与常规构图的照片拼接,是常用的手法。
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门:1/125s ISO:400
2、背景选择
人像拍摄中,背景的选择也相当重要。游客照跟优质写真照的很大差别就在于背景,其选择要稍作考究。第一,选择与拍摄主题相关的背景,第二,考虑色彩的搭配,撞色效果等。
有人会觉得环境杂乱时利用大光圈虚化背景即可,事实上,过分依赖大光圈的作品并不耐看。所以,背景的选择一定是做减法,将不必要的元素去除,突出照片的主体或主题,保留与之相关的元素与色彩,尤其是在室内环境杂乱的私房中。不然,杂乱无章或者色彩搭配混乱的背景一定让会你的照片质量大打折扣。
器材:Nikon D750 镜头:Sigma 35mm f/1.4 Art光圈:F2.2 快门:1/100s ISO:800
七、审美积累
以上都是在讲拍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方。然而,一次成功的拍摄是建立在完整而周到的构思之上,即你的拍摄想法。而拍摄想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审美积累,这里便提到了人像拍摄中最重要却最易被忽视的环节——审美的积累与提升。
首先,如果没有足够的审美,你如何能构思出一组优质的拍摄,保证出片的质量?再者,拍完出片后,若是没有足够的审美,你又怎能保证正确的修片思路?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多看其他摄影师的优秀作品,多看多思考,将它变成你的一日三餐,不断提升自己的美学素养,不断丰富摄影作品的形式、内容和内涵。
这里推荐的图片网站有很多,国内的如POCO,图虫,CNU,***等,国外的如500px,flickr等比较知名的网站。
事实上,无论摄影的哪个领域,审美都是一切优秀作品诞生的前提与基础。
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门:1/125s ISO:400
八、注意细节
这里我要提到一个影响作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细节,细节成就完美。比如,为了营造发丝的动感,我会在拍摄中开一台电扇,不用太大,风量足够让发丝飘动即可,一旦发丝舞动,整张照片就有了生气。你不会想像,我会在外景拍摄时,启动汽车,利用车载逆变器来启动一台电扇,目的就是为了那舞动的一缕发丝;又如,在私房拍摄中,我常会用水将模特的头发打湿,营造一种居家又性感的味道。
EOS 5D Mark IV 镜头: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门:1/1000s ISO:100
在拍摄过程中,我会特别注意模特的发型、服装及妆容。拍摄时,模特的碎发很有可能散的到处都是,这会给你后期浪费很多时间,所以一定要及时提醒模特梳理头发。服装的整理同样如此。妆容方面,及时提醒模特补妆,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妆容易化的时候,这样做同样会给你后期的皮肤处理省下时间。
一个细节的影响或许很小,当所有的细节你都注意到了,那作品还会差吗?
帮你解决这个终极大命题。
一.单反与微单的对比
单,就是单镜头,就是这种相机只能装一个镜头,不同于双反有两个镜头。
反,就是反光镜,反光镜的作用是通过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而微单是把这个反光镜去掉,直接通过传感器成像取景。
(▲单反相机工作原理图)
至于“微单”则是索尼为旗下NEX系列、α系列无反相机在中国注册的商标。定位于一种介于数码单反相机和卡片机之间的跨界产品,其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反光镜和棱镜。狭义上的“微单™”专指索尼产品,广义上的“微单”也指其他厂商的无反相机。
在实际使用中,微单、单反的最大区别在于取景方式。
下图可见,“单反”直接把进入镜头内的光,经过返光镜反射到拍摄者的眼中,成功把人和相机所见的景像同步。
微,微型小巧;单,单反相机的画质。“微单”相机采用与单反相机相同规格的传感器,取消单反相机上的光学取景器构成元件,没有了棱镜与反光镜结构,大大缩小了镜头卡口到感光元件的距离,因此,可以获得比单反更小巧的机身,也保证了成像画质与单反相同。
二.单反与微单的优劣势
1.画质上
半画幅:画质不好,不推荐
全画幅:摄影爱好者首选
中画幅:高端商业摄影师选用
大画幅:收藏级摄影家选用
单 反 主 推 型 号:
佳 能 :6D 、6D2、5D4;
尼 康 :D610、D750、D810、D850
微 单 主 推 型 号:索尼a7系列;富士x系列
由于全画幅性价比最高,所以,推荐新手选择全画幅的相机以及微单型号,本次测评也主要做全画幅的单反与微单的评测。
2.便捷程度
单 反:(包含电池和存储卡)
佳能:6D(755g) 、6D2(765g)、5D4(890g)
尼康:D610(850g)、D750(840g)、D810(850g)、D850(1005g)
微 单:
索尼a7系列:(550-580g)
富士:x系列:(540-570g)
从上面结果来看,显而易见,微单比单反更轻便。所以看中便携程度的朋友可选择全画幅的微单。
3.镜头选择
佳 能 镜 头:变焦焦段--17-40/16-35/24-70/70-200;定焦焦段--14/24/35/50/85/135/200
尼 康 镜 头:变焦焦段--14-24/24-70/70-200;定焦焦段--14/24/35/50/85/105/200
索 尼 镜 头(可转接佳能相机使用):变焦焦段--16-35 /24-70 /70-200;定焦焦段--28/35/50/55/85/
富 士 镜 头:变焦焦段--10-24/16-55/50-140;定焦焦段--16/27/33/50/63/90/110/200
卡 尔·蔡 司(佳能/尼康/索尼可用):定焦焦段--18/25/50/55/85/135
适 马 副 厂 镜 头(佳能/尼康/索尼可用):变焦焦段--14-24/18-35/24-70/70-200;定焦焦段--14/20/28/35/50/85/105/135
腾 龙 副 厂 镜 头(佳能/尼康/索尼可用):变焦焦段:15-30/24-70/70-200;定焦焦段:35/45/85
定焦镜头的画质和清晰度更优于变焦,变焦的方便性更优于变焦;副厂镜头比原产镜头更便宜。
4.耐寒程度
低温抵抗10℃以下,单反耐寒指数:★★★★★ ;微单耐寒指数:★★★☆☆;超低温情况下,单反电池续航更好。
5.价格预算
按目前市场价格算,单反和微单净机身的价格如下:
单 反:佳能:6D(6300元) 、6D2(8300元)、5D4(16000元);尼康:D610(5500元)、D750(9500元)、D810(11500元)、D850(21800元)
微 单:索尼a7系列(7500-20000元);富士:x系列(6000-12000元)
三.你适合买微单还是买单反
其实买相机肯定是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出发的。如果是想要成为专业摄影师,大多数时候还是需要单反,比如婚礼摄影师、体育摄影师、野生动物摄影师等,因为需要比较高的快门响应速度;如果是爱好摄影,或者是比较看中便携程度的,可以选择微单。如果主打拍视频,偶尔拍拍照片,建议可以考虑索尼A7S系统的微单。
想要购买的朋友可以根据上面的价格,便携,画质,耐寒等区别上做出选择,看看自己最看中哪一块,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情况和需求以及预算选择合适的摄影器材。
虽说构图是按下快门之前应该做的,但有时候因为镜头焦段、拍照距离或者器材和取景现场有所限制而导致没有拍出理想照片的情况下,我们就应当在后期对照片进行裁剪。
裁剪前
例如裁剪前的这张照片,天空中的那朵云虽然很出彩,但是最上面没有云的天空就显得单薄多余,我们可以裁剪掉一些空荡天空和水面,画面立刻就丰盈了。
裁剪后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不同情况下应该如何合宜的裁剪照片吧~
1.遵循三分构图法
三分构图法虽不新潮,但运用恰当会让照片极具美感。使用这一构图时,一般把画面的长宽分别分割成三等份,每条分割线都视为黄金分割线,而主体一般放在分割线的交点处。
裁剪前
裁剪后
如果在前期拍摄没能遵循这一法则,我们也能通过后期对画面进行裁剪来让构图重回三分法。
例如下面这张小女孩的照片,在用三分法重新裁剪构图后,更能突出小女孩迎风而来的飘逸感。
裁剪前
裁剪后
但是请记住,不一定所有情况都适合采用三分构图法,我们应该通过不断尝试才能更好地利用裁剪为照片服务。
2.照片主体不够突出
当我们翻看之前的照片时,常常会发现有些照片加入太多元素,导致主体不突出。此时我们可以通过裁剪来移除画面中分散观者注意力的干扰元素。
裁剪前
裁剪后
裁剪照片前你首先要清楚自己的照片想表达突出什么,然后再对照片进行调整,将画面所要传达的信息清楚地呈现出来。当然,我们在前期拍摄时,更应该好好去思考这一问题。
裁剪前
裁剪后
3.特写突出
拍摄中,可能一些想要特写的画面和我们距离较远,你由于某些原因无法靠近,也没有合适焦段的镜头,或者回来发现照片某一部分单独裁剪出来更好看时,我们就可以先记录下景别较大的画面再通过一定程度的裁剪来达成心中理想的照片。
裁剪前
裁剪后
这种拍摄情况十分考验对焦是否准确以及相机成像的画质,前期拍摄完毕,先通过屏幕放大查看,检查被摄体是否拍得清晰锐利,以保证裁剪过后画面中的主体依然清晰。
4.应对意外插曲
在拍摄过程中,难免会有意外插曲,比如在拍摄时突然闯入的游客胳膊,这时可以通过裁剪来补救。
裁剪前
裁剪后
5.增添美感
裁剪照片可以为每个拍摄下来的画面创造更多可能,也许拍照时觉得这样的构图很不错,回家一整理又意外发现裁剪一下照片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比如下面这张图,画面比较完整,但光源处所位置不太理想,主体的结构过于复杂,无法看到细节。
裁剪前
我们可以把画面上相同的元素:好多的小花儿裁掉。让画面更加干净而不沉闷。
裁剪后
裁剪照片确实给了我们很多简单粗暴的“补救”机会,但在下次拿起相机的时候,我们还是要严格注意拍摄画面中的一切,不能依赖那些“补救”招数,好的前期永远是最重要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