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思:营造良好生活环境是防疫体系建设的基础

推文第1480天

编者按
第10篇疫情反思征稿。作者是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新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会长曹山明老师。曹老师从“不吃蝙蝠,就可以杜绝新冠病毒产生了吗?”引题,指出病毒的进化,并不取决于动物本身,而是其生存环境;人类根本无法预知,病毒会从哪个途径走向人类。只有效仿古村落生态,从根本上改善现代人类的生存环境,更新健康观念,才能一劳永逸,彻底杜绝疫情的发生和扩散。

本文长度2815,建议阅读8分钟

内容包括三方面:

1. 人类安全健康:漏洞百出,呼唤美好生活

2. 重新认识:类比人体免疫系统+病毒
3. 效法古村落生态,生生不息

 正文 

据央视网2020年2月16日报道,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提出:“蝙蝠是最有可能携带新冠肺炎的源头”。
一时间,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被世人重新认知。
但阻止野生动物交易,比如不吃蝙蝠就可以杜绝新冠病毒产生吗?
01
人类安全健康:漏洞百出,呼唤美好生活
蟑螂,作为“毒不死的小强”已为人们所熟知。
“动物的生存能力随环境而进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同时,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和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类身体也在慢慢地进(退)化。
其结果,改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比如,现代男子精子质量和数量的退化,已经是一个被公众所了解的事实:

2017年,据《人类生殖学快讯》研究报告:1973—2011年的近40年间,北美、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男性的精子浓度下降了52.4%,精子总数量减少了59.3%。

同样地,蝙蝠、穿山甲、果子狸和蛇等动物,由于生存环境阴冷潮湿,身上难免携带一些病毒,就和猴子身上有虱子一样,属正常现象。

但是,它们身上病毒的进化,并不取决于它们本身,而是它们的生存环境。
真正让我们担忧的,是它们所生存的阴冷潮湿的地方,是否被人类的垃圾场所所污染,导致它们身上的病毒产生变异。
人类除了通过“吃”,与蝙蝠、穿山甲、果子狸和蛇等动物接触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途径,主动或者被动地接触到它们,而彻底切断所有途径,是不现实的。
实验室培养病毒的环境,在自然界也许会在不经意中出现。
而新产生病毒的种类,数不胜数。大量新型病毒所出现的小概率成功繁衍和传播,就可以让人类措手不及。
在人类免疫系统中,新型病毒的类型肯定是不存在的。
同时,随着环境改变,这些新型病毒也会消失,或者变异成为另一种病毒。
人类根本无法预知它们会从哪个途径走向人类,实际的情况是“百密一疏,防不胜防。”
比如蝙蝠正通过新途径接触人类:

据2月初《每日邮报》报道,澳洲大火造成大约65万只蝙蝠涌入澳大利亚多个大城市,甚至幼儿园和小学的树林,也成为蝙蝠新的栖息地。

澳大利亚凯恩斯挂满树枝的蝙蝠

患病蝙蝠最令人担忧的是赖莎病毒——一种通过咬伤和抓伤而感染的类似狂犬病的疾病。在澳大利亚,已有3例人感染蝙蝠病毒的确诊病例,并且都是致命的。
也正如现在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接受一系列的免疫措施,他们的身上如同穿上了一件疫苗的“百衲衣”,但并不能确保能防御所有的疫情。

蝙蝠抓过的血痕触目惊心:澳洲名叫科迪的男孩在当地公园被蝙蝠抓伤后,打了11针疫苗防治病毒

而我们生存的环境,包括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和饮料,吃的食物饭菜,居住的房屋,使用的物件工具等,都不能从根本上保证达到一种最基本的安全,人类生活健康安全的漏洞已经是司空见惯。

什么才是我们人类应该拥有的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人类的美好生活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而不应该一味地追求物质上的拥有和精神上的刺激。
02
重新认识:类比人体免疫系统+病毒
人体免疫系统是一个怎样的系统呢?
它的产生和形成,与人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中医有一种病症,被称为“水土不服”。
治疗方法就是喝一杯家乡土冲泡的水。
“水土不服”,通常是外乡人初到某地后,不能适应当地的饮食,而引起的不适。
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自然就会适应,病症就会慢慢消失。
但一个已经适应外地水土的人,突然回到家乡,吃完家乡的饭菜后,同样也会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这同样是一种“水土不服”的现象。
这说明,人的身体在外地的生活中,改变了自己的内部平衡系统,适应了外地的水土,但骨子里依然是家乡的水土过程。
当他再回家时对家乡的水土特别敏感,就会引起强烈的反应,导致上吐下泻。
呼吸的空气之于人类,应该有类似特性:
当人习惯于某种环境的空气时,身体会觉得舒服;当来到一个新环境,或者空气中出现新的成分时,身体就会产生反应。
“花香之处不觉其香,鲍鱼之肆不闻其臭”,长期处于一种环境就会适应这种环境,就是这个道理。
而当空气中出现了病毒,敏感的人就会得病,适应(康复)的人血液中就会产生抗体,具备免疫功能。
实际上,这种免疫抗体,是身体和空气中的病毒相互作用而产生,是人体本身具有的一种自适应能力,同时也和人身体的健康程度有关。
身体强壮的人,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接纳病毒,身体健康有问题的人遇到病毒,就会雪上加霜,产生强烈的身体反应,甚至会威胁生命。
和水土一样,病毒与身体原始所具有的特性之间的差异越大,反应也会越强烈。
面对病毒,由于每个人身体和病毒特征之间的相容性差异,以及与病毒的接触程度的不同,身体健康素质的不同,每个人的症状是不一样的。
真正的防疫体系,应该从营造全社会的良好生活环境,保障全民身体健康做起。
这次病毒,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之所以成为传播源,和海鲜市场平时藏污纳垢的恶劣环境状况,密切相关。

而人员密集流动性强,又为大面积快速扩散创造了条件。

加强这些与海鲜市场类似的场所,以及人群密集流动性强的场所的日常净化消毒,是疫情预防的关键,这比仅仅不让人吃蝙蝠,更具有长远和广义的效果。

03
效法古村落生态,生生不息
自古以来,为子孙后代创造美好生活的环境,一直是中国人的使命和追求。
看那些传承千年的古村落,历经千年依然生机勃勃,整个村庄生态环境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刻下深深的文化烙印。
村民的行为习惯和乡风民俗,无不体现着淳朴与善良,人与人、家与家之间,和睦相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完全没有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和斤斤计较。
他们在天地之间,以村庄为核心,建立了一个生生不息的生态圈,也是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圈。
现代人在当下花花绿绿的世界中流连忘返,嘲笑乡村人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殊不知,这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表面的繁荣,重重危机早已深埋在其中。

只有从根本上改善现代人类的生存环境,更新健康观念,才能一劳永逸,彻底杜绝疫情的发生和扩散。

作者简介

曹山明,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新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会长

【相关文章】

一起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自己,也让全世界听见乡村的声音

“长按赞赏码,帮小编继续坚持”

校对、排版:滔小小

转载或投稿?联系主编:yga565431

耕读大学种子班:庚子年招生

长按扫码报名

3

O

四年如一,传播5个有机理念

1

可持续生存:去短期经济效益目标

2

生命整体性:去人类中心主义,如人与万物和土壤间的生命联系

3

多样性共生:人类离不开对自然万物的依赖,也指多样性的文化

4

大地伦理:超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关系

5

自然循环:技术圈从属于生态圈,技术圈是线性的,冲击着生态圈;遵循自然规律

——清华大学宋丽丽老师

戳原文,推荐好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