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抗癌进行时•随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汗证

          2021年5月20日    星期四  晴

          不惑之年再学艺  千里迢迢寻名医

我走出校门已经十九年了,临床上既有欢喜也有忧愁,仿佛遇到了瓶颈,徘徊不前。上个月在柳州南宁领略了王老师的大医风范之后,下定决心,拜师学艺。这个月追随到深圳。

今天的太阳还是延续了前几天的热辣,仿佛要把大地烤干,公路上的鸣笛声在人们匆匆的脚步里,显得那么的软绵无力。我踏着匆忙的脚步不顾脸上的汗滴向着医院二楼飞奔,因为我要赶紧去到那里跟老师学习,生怕错过每一个病号。这两天的跟诊,我亲眼目睹了老师看病是那么的独特,言语是那么的幽默风趣,思路清晰突出重点,开出来的处方简洁高效。门诊病人一个接一个,有一个陈阿姨我印象很深。

陈阿姨一进门,就笑眯眯的说:“您好,王教授,很高兴又见到您!您去到哪里坐诊我就一定跟到哪里。”老师扬起眉头说:“是不是啊?”这时大家引来一震阵笑声。我心想:老师全国各地都在跑,难道你也跟着跑?我们招呼陈阿姨坐下来休息的同时,打开她的既往病例,不禁一震,上面完整的记载着陈阿姨每次的就诊记录。

2007年陈阿姨查出肺癌,在柳州治疗时,就开始找王老师治疗。九年间断断续续的服用老师开的中药,病情控制得很好。老师退休离开柳州后,去年陈阿姨因出汗多也去找过别的医生开方,但效果不明显。故千里迢迢来到深圳宝安中医院找王老师。现症:头项背汗多,动輒益甚,手指胀痒,上楼气喘,这几个月体重长了好斤,现122斤了,手术切口辣痛,面肿胀,小腿凉,乏力,纳差,尿频,晨起口苦,夜间口干。今年4月1日CT示:双肺纤维增殖灶;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刻诊:形体肥胖,颜面肿,舌淡红少苔,脉沉滑。辨体质属湿家;辨病属汗证,风湿;辨证属风湿在表,气阴两虚。老师开方:防己15克,黄芪30克,白术30克,炙甘草10克,杏仁15克,茯苓30克,大枣50克,海浮石30克,白英30克,麦冬20克,百合30克,5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老师开完方后,给我们分析:《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湿家,湿病,特别常见,全国各地每每听到患者开口就说我湿气重,到中医临床,则视而不见,漠然置之,实际上是没有合适的辨病辨证方药。而《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湿病、湿家、风湿历历在目,有六个代表方剂,其中防己黄芪汤证中,汗出就是主症,风性疏泄,汗孔开张,所以汗出不止,日久伤气,气失固摄,更加淋漓不断。而现代中医临床,从风湿论治汗症的案例已经看不到了。面肿,仲景法加杏仁;茯苓大枣利水;海白冬合汤,作为肺痿主方,在所难免。

当老师娓娓道来,时而引用经典,解释条文,时而教我们抓住主证,寻证求方,思维缜密,环环相扣,引得在场的学生无不钦佩,家属无不称赞,病人顿时倍感欢心鼓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