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第二节课 蜀相(杜甫)

第十二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听课笔记

(笔记内容为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执教教师:上海复旦附中-张慧腾

导入:

扬一益二,益州是哪里?成都是其置所。

蜀相是诸葛亮,你认为诸葛亮是怎样的形象?

生:仙风道骨、鞠躬尽瘁、忠诚不二......

师:这首词注重描绘历史上的诸葛亮。

教师范读并请同学圈划

生1:三顾、两朝

生2:频烦天下计——《隆中对》,不仅体现其高瞻远瞩,更体现操劳与努力

生3:空好音——与“何处寻”呼应,“春色”、“好音”,但“自”与“空”体现自然繁盛与人事衰败。

师:映阶碧草的景物描写有何用意?——体现环境的凄凉与衰败

对偶是格律诗中意义展开的主要形式。(葛兆光《汉字的魔方》)

品读颔联与颈联

生4:生前功业卓著,死后荒凉无人闻

一首律诗,主题思想的表现,都在第一联与第四联。(施蜇存《唐诗百话》)

生5:由感叹诸葛亮到对自己的嗟叹

师: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是谁?——诸葛亮、杜甫——杜甫的英雄表现在哪里?——有壮志——能否得到后世英雄共鸣呢?

诸将出,宗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连呼“过河”而薨。(《宋史·宗泽传》)

生6:“柏森森”——岁寒然后知松柏后调

师:“何处寻”如何理解,结合注释。759年12月,杜甫辗转流离来到成都,次年开春就来寻找诸葛亮祠堂,是一种非常急迫的心情。

试着讨论几联间对的关系,分析这首诗的情感曲线,表现其沉郁顿挫的情感。

期待——静穆——惆怅、孤独——激愤——落寞悲叹

为什么以“蜀相”为标题,可否改为“诸葛祠”、“诸葛亮”

生:写人、表现其身份【丞相、老臣的身份强调,回顾杜甫的坎坷仕途】

师:为何杜甫多次拜谒故蜀国遗迹。

回看今日的武侯祠,今天的武侯祠还寂寞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