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子路篇(十一) 2024-07-30 22:29:47 01 原 文 子路第十三 13.11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02 释 解 老师说:“昔日,卫康叔以仁慈悲悯之德,在封地卫国推行'先之,劳之’的导民化民的教化政策,让民众百姓守信、知礼、明义,使得民风朴实纯正,秩序井然,百姓秉礼守乐,和睦安定。如今已有数百年的光景,现在虽然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混乱,但在卫国还遗留有当年圣贤仁爱的气象。公子荆居家主动从善的担当,呈现的是君子面对不善伤害的自律而'胜残’,是君子崇善不为恶的自觉;卫国百姓的良善富庶,呈现的是民众面对混乱秩序的自觉而'去杀’,是民众避恶近善不为恶的淳朴。这些都是卫康叔当年教化的遗风啊。成语'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正是说的这些呀!”03 释 字 胜(勝)《说文》:勝:任也。从力朕声。识蒸切。《约注》:勝:段玉裁曰:“任者,保也;保者,当也。凡能举之、能克之,皆曰胜。本无二义二音,而俗强分平去。”舜徽按:胜之言伸也,谓力足以负重,其体恒伸也。目验人之负重者,力能堪则躯直;力不堪则躬屈,大氐然矣。《论语》:“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即用本义。《玉篇》:勝:舒陵切。任也。又舒证切。强也。汉字“胜(勝)”从力朕声。从力表示奋力因应与事,而与事密合,是胜任承当之意。本义是胜任、承担,引申为胜过、超过、胜利。注意简化字“胜”与“勝”原是两个不同的汉字,“胜”本是腥臊之“腥”的本字,后借“腥”为“胜”,而“胜”字废。残(殘)《说文》:殘:贼也。从歺戔声。昨干切。《约注》:殘:惠栋曰:“戈部有戔字,训为贼。此字别无异解,明后人增入,古残字皆作戔。”舜徽按:戔字训贼,盖贼害之通名;残字从歺,乃毁伤肢体之专字。初文本简,后出转繁,所谓孳乳寖多也。此字许君以前即已有之,非后人增入。《苍颉篇》云:“残,伤也。”盖此字以毁伤为本义,许训为贼,浑言则同,但言贼而伤在其中矣。残固戔之后起增偏旁体。《类篇》:殘:财干切。余也。汉字“残”从歹戔声,歹为被剔去肉所剩余的残骨,戔本作伤害解,故残有加以伤害之意。本义为伤害、杀害,引申为毁坏、毁灭,残缺、剩余。04 素说 前一章通过老师对“先之、正之”行政教化之道的自信肯定,让人们体悟“先之、正之”的教化可以涤除污染,重新唤回良知,让礼乐仁德文明再现人间。本章对前面几章进行总结,通过“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让人们体悟圣贤善者的行政教化之德的永恒长久。老师说:“昔日,卫康叔以仁慈悲悯之德,在封地卫国推行'先之,劳之’的导民化民的教化政策,让民众百姓守信、知礼、明义,使得民风朴实纯正,秩序井然,百姓秉礼守乐,和睦安定。如今已有数百年的光景,现在虽然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混乱,但在卫国还遗留有当年圣贤仁爱的气象。公子荆居家主动从善的担当,呈现的是君子面对不善伤害的自律而'胜残’,是君子崇善不为恶的自觉;卫国百姓的良善富庶,呈现的是民众面对混乱秩序的自觉而'去杀’,是民众避恶近善不为恶的淳朴。这些都是卫康叔当年教化的遗风啊。成语'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正是说的这些呀!”本章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善人”不是指普通人,而是指有仁德的善于化民成德的圣贤。由于人们没有把握住“善人”的圣贤之德,从而错误地解读了本章。本章中的善人是指周公旦和卫康叔之类的先王圣贤。如果“善人”是普通良善之人,何能在百年之后可以展现“胜残去杀”的仁德气象。二是“善人为邦百年”不能断读成“善人-为邦百年”,而是断读为“善人为邦-百年”,意思是说:善人为邦的百年之后。这里“百年”有两解,一作一百年或数百年之后,一作百年之后,即身后,去世之后。如果作“为邦百年”解,请问人生几何?谁能以百年之身去为邦?因此百年只能作“数百年之后”或者“去世后的身后”理解。三是“胜残去杀”不是为政治邦的“克服残暴,免除刑杀”,更不是“使残暴凶恶的人为善,杀人之刑可废去”之意,而是善人教化之德在民间的残留,“胜残”是面对残暴不善,是君子的自律自重崇善不为恶的自觉;“去杀”是民众百姓淳朴的趋善避恶不作恶的自觉。总之,本章的“善人”是指卫康叔,“百年”是指从卫康叔到孔子言说之时的数百年,“胜残”是指卫公子荆的“善居室”,“去杀”是指卫国的“庶矣哉”。本章和前章的“三年有成”不矛盾也不冲突。 赞 (0) 相关推荐 未雨绸缪备无患——《论语》悟读【326】 有备则无患,远虑解近忧. <论语>第十三篇第二十九章: [原文]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译文] 孔子说:&q ... 【第286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1章》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什么?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1章>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什么? 13·11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所谓"胜残",就是使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5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7.14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 善人为邦百年成——《论语》悟读【308】 善人为邦,百年可成. <论语>第十三篇第十一章: [原文]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 [译文] 子曰,善人治理国家,连续一百年的时间,也能达 ... 【诵读经典】《论语-子路篇第十三》拼音诵读版,快快收藏了~ <子(Zǐ)路(lù)篇(piān)第(dì)十(shí)三(sān)> [13.1] 子Zǐ路lù问wèn政zhènɡ,子zǐ曰yuē:"先xiān之zhī,劳láo之zhī. ... 【第311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章》先之、劳之和无倦对于管理政事有何重要意义?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章>先之.劳之和无倦对于管理政事有何重要意义? 13·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这里所谓& ... 【第313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3章》孔子因何事斥责子路粗野?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3章>孔子因何事斥责子路粗野? 13·3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 ... 论语·子路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 ... 【第317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7章》鲁之政与卫之政因何如兄弟般相似?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7章>鲁之政与卫之政因何如兄弟般相似? 13·7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意思是说:"鲁国的政治和卫国的政治,真如兄弟般相似啊!& ... 【第319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9章》孔子提出治理好一个国家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9章>孔子提出治理好一个国家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13·9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 ... 【第320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0章》孔子在卫灵公不用后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抱负?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0章>孔子在卫灵公不用后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抱负? 13·10 子曰:"苟有用我者,朞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苟"字,指如 ... 【第322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2章》孔子因何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2章>孔子因何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13·12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王者,是指能够安邦治国,实行德政 ... 【第325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5章》孔子答“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之问有何深意?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5章>孔子答"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之问有何深意? 13·15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 ... 【第326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6章》为政者怎样创造近悦远来的社会环境?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6章>为政者怎样创造近悦远来的社会环境? 13·16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这里的"说"字,与愉悦的&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