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的“好奇心”放大——跨塘实小“尝试反馈”教学改革印记(八)

【题记】

创新三大关键能力:发现问题,产生想法并建立联系,外化表达。

满腔热情+坚持不懈+反复思考=教育成功

好奇心是科学之母。——范曾

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陆登庭

2021年4月1日,我在跨塘实验小学高浜校区听了一节王雪君老师施教的科学课《小灯泡亮了》。

【回放与评课】

王老师整堂课用“尝试反馈法”进行教学,充分体现了“请不要告诉我,让我先试一试”的核心理念。

上课伊始,王老师拿着一只灯泡,先问同学们:“同学们,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灯泡”。

“是的。”王老师接着问:“我们看到这些,想提什么问题?”

“我想看到,灯泡是怎样亮的?”

“很好!”王老师不慌不忙,“这是一只家用普通照明的灯泡,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小灯泡来了解它。请问,这里有导线,有电池,怎样才能点亮它呢?”

老师并告诉学生,而是让同学们自行去尝试。同学们十分好奇的样子,个个跃跃欲试。先后有两个同学到课堂前来尝试,看看能否把灯泡点亮,可是同学们都失败了,并不能点亮灯泡。

王老师并没有责怪孩子们,而是继续引导:“同学们,出了问题怎么办?科学书里找答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行查找书中的答案,你们能做到吗?”

同时,还设计了探究单,让学生把各种连接的方式用贴纸的方法,贴在相应的表格里,看看哪个组能够成功地点亮灯泡。

于是,同学们便各自争先恐后地忙开了……

这是我们听课十分欣赏的开始部分,老师利用孩子的“科学好奇心”,设置了问题与悬停,又引导学生自行探究,而不是告诉他们答案,自然孩子们是喜欢这种学习方式的!

虽然科学组是首次进行“尝试反馈教学”改革,但是他们有模有样地进行大胆的尝试,进行课堂教学的转型,这是令人欣慰的。

之后的教学中,王老师继续沿着开始的思路,让学生认识的灯泡的结构、如何连线,认真地尝试怎样连接才是“闭合回路”,什么时候是“短路”,什么时候是“断路”等等,同学们通过一次次的体验活动,深刻地感受与理解“怎样才能使灯泡点亮”的重要步骤与关键要点……

就这样,整堂课就这样愉快地结束了!

下课了,同学们还是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谈论着、欢笑着……有一种余兴未消的感觉呢。

【联想与回忆】

看着孩子们上课时的表现,咀嚼着老师们对科学教学的研究态度与尽力程度,我们对“科学”教学更有信心了。

这不由得使我引发一些联想,小时候我们的“科学”课程不叫“科学”,叫“自然常识”(我小学时期在七十年代末)。

于是,我查了一些资料,了解到小学科学课程设置的历史变化如下——

【新中国成立之前】

1929---1936 低年级:自然, 高年级 :常识

【新中国成立之后】

1956—1964 自然;

1965—1966 常识(包含历史、地理、动物、植物、生活和物理、化学方面知识);

1967—1978 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各省市不同);

1978—1982自然常识;

1982—2001自然;

2001—至今 科学。

作为老师或父母,我们有理由对着今天的玩具摇头、叹息,我们有理由对塞满孩子们书架和生日礼物单的种种游戏感到不满,因为,当玩具上总是附有说明,孩子们只需根据他人的计划去游戏时,有一些东西已经失去了(点击查看微信公众号文章《最简单最智力的玩具哪儿去了》)。

在我小的时候,我会用木块、粗铁丝和铁皮等做成一把枪(点击查看微信公众号文章《“链条枪”里的“育人价值”——一则儿时最喜欢游戏及其联想》);我会用电池、电线和线路板板做成自己的“遥控节日灯”,我还会把柳条编织成伪装的帽子,加上土制地雷,和伙伴们玩起“打日本鬼子”的游戏……当世界已被创造,角色已被指定,故事的情节也被想象出来后,很难想象孩子们如何成为游戏的“主宰”。

【假如我来教《点亮小灯泡》】

之前,我在听语文课、美术课时,也都写过改革印记,也都讲自己“假如我来教语文或假如我来教美术”,这样一种评课方式,便于将自己代入到课堂情境中去,去感受本节课的来龙去脉,去尝试想象自己教学的流程与方式,我喜欢这样的评课方式,这样的评课方式,也利于每个学科的老师设身处地去理解、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如何利用“尝试反馈”教学思想来演绎自己的教学流程,去推想自己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转型。之前的两篇,公众号里链接如下,可点击跳转阅读——

假如我用“尝试反馈”思想教语文——“尝试反馈教学”改革步履之印记(六)

假如我用“尝试反馈”思想教美术——“尝试反馈教学”改革步履之印记(七)

接下来,我就来说说,假如我用“尝试反馈”教学思想教科学《点亮小灯泡》。

下面的“假如”有科学组其他老师的贡献,特别是陈金南老师在评课时切中肯綮,让我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课的开始,和刚才王老师一样,肯定也是要出示灯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但是这里要介绍一下:导线,这是一个重要的术语,不能一带而过。接着,让学生尝试连接小灯泡,看看能不能点亮。不论是能还是不能,都可以引发学生的疑问“为什么能亮”或者“为什么不亮呢”。

接着,让学生看书,但是要提出具体的要求。这个要求中重点是认识与理解灯泡各部分的结构与名称,因为这是理解“能不能通电与点亮”的关键。

能理解灯泡结构的过程中,配合动画理解线路的整个回路,以及通电后电流的整个走向(可用红色表示流动过程),这样灯泡的构造弄懂了,“闭合回路”与“通电走向”就在一起“打通”了,为进一步深化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再接着就是让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结构去连接灯泡了,看看能否点亮。这时,学生的“好奇心”还在,需要通过尝试来进一步放大,所以这时安排“尝试连接”是非常重要的。

说到这里,我想说,对原来课中设计的用贴画的形式来表示连接方式,我也另有想法。是不是引导学生来画“电池”和“灯泡”,这样学生的画线路图的能力会大大加强,也为后续进一步学习电的相关知识打下了伏笔。

之后的讨论交流,是最能考量考量课堂教学智慧的时间。因为学生生成的东西,可能是这样,可能是那样,但是我们拥有专业的知识与对尝试反馈、交往对话的课堂主张来应对,应该是可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

至此,我们对整堂课回顾总结一下。课堂从“生疑—猜想—看书—交流—尝试—讨论—结论—生疑”这一循环往复中进行。

这一过程与教科书里面说的“聚焦”—“探索”——“研讨”的编排过程也是一致的。

最后,又回到“生疑”环节,似乎与课始的“生疑”形成了“闭环”,其实并不一个“闭环”,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天下不孤,大道一家。有了“尝试反馈”的思想,有了专业素养的支撑,我们每个老师都能施展自己的专业才干,教好自己的学科,也可尝试跨界教好其他的学科,这也是我十分提倡和鼓励的,就是“跨科教学”。

说一个花絮。

本册科学书的扉页,放的是“科学家这样做”(如下图),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暗示,就是给孩子的童年埋下一颗“科学”的种子,也可以通过这些东西,萌发孩子们的少许“科学精神”,也是说不定的。

(0)

相关推荐

  • “尝试反馈教学”下的尝试学习

    "尝试反馈教学"下的尝试学习 邱学华:"做到做不到,试一试就知道.""先练后讲,练在当堂." 缪建平:"遇到问题怎么办?尝试.书里 ...

  • 尝试教学反馈法教学感受

    尝试教学反馈法教学感受 在设计教学时,尝试了几次尝试教学反馈法的教学,有如下感受. 一.尝试--为高效学习找准切入点"以学生为主体"这句话提了几十年了,为什么学生的学习很多时候还是 ...

  • 尝试反馈教学方法课例《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前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四年级56页例题以及练一练.教学目标是:1.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中,初步体会列表整理信息的作用:2.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 ...

  • 践行尝试反馈教学理念

    践行尝试反馈教学理念 缪建平总结尝试反馈教学法:尝试为先,问题导学:自学辨析,分享建构: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2020年9月,跨塘实验小学教师.名师工作坊晏雨枫和方洲小学教师教师.名师工作坊成员倪冬燕 ...

  • 听课反思《点亮小灯泡》

    在马老师<点亮小灯泡>一课中,整节课都是围绕着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教学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孩子具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在课程的导入上,马老师很好的抓 ...

  • 【智力脑】29.孩子的好奇心需要你来守护

    对新奇的东西敏感,能够注意到它,特别想要去探索 要有探究的行为,去看一看,听一听,拧一拧 不弄明白不放手,探究起来特别能坚持 提问,孩子整天不停问为什么 在培养好奇心方面,有三种不同的家长: 权威专制 ...

  • 仲秋团圆日,二实小老师家长孩子们时刻牵挂着你

    二实小往期敬老活动 雷锋去了大孤山敬老院陪老人包饺子... 包饺子贴春联挂灯笼,母爱乳山敬老院里年味儿浓 煮元宵话团圆,二实小敬老院移风易俗树新风 中秋敬老情,二实小党建活动暖夕阳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 ...

  • 周末,乳山二实小又带孩子们去驾马沟山上啦

    在轰轰烈烈共建文明乳山的进程中,无疑乳山孩子们受益是最大的.看咱们乳山二实小孩子们近期响应政府和学校号召参加的这些活动就能感觉到,文明和谐的种子在这帮孩子们的心中开始发芽成长啦.今天是3月12日植树节 ...

  • 每周五两千名孩子同上特长班耍半天,二实小着力为孩子打造兴趣空间

    "哈,小丫头,你这鼓捣的什么呀?看起来抹得乱糟糟的,一点都不好看!" "你不懂,这是版画艺术,要作品的话趁早哈,赶明儿我成了大艺术家可就不送签名儿了哈!" 得, ...

  • 快来看看乳山二实小老师、家长、孩子们这一年忙活了些啥?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是我们的未来,孩子的成长,是我们共同关心的话题,也是我们永远关注的主题.乳山市第二实验小学重视家校共建工程,引领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活动中来,挖掘传统"亲子"活 ...

  •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这位“超人爸爸”的做法太棒了!

    河南郑州一个普通的家庭里,有位很神奇的爸爸,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废旧纸盒,为孩子制作出了将近一百多件手玩具,每一样都让孩子惊喜不已. 孩子因为好奇会观察爸爸做手工的过程,会不停地问"爸爸你 ...

  • 太难了——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昨天讲到了关于好奇心容易摧毁,建立起来却是很难的事情. 今天带弯弯出门去见我的老师,在地铁里,看见一个母亲拉着一个小女孩儿,大概四五岁的样子,地铁缓缓的进站,孩子认真的看着妈妈问:"妈妈,地 ...

  • 实力坑娃 | 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母亲尽然……

    这世上有坑爹的娃 也有坑娃的妈 最近,在安徽临泉 有一位妈妈亲自送9岁孩子 自驾上路了-- 5月13日 安徽临泉交警收到一段举报视频 视频里是一名小男孩在马路上开车 这可把交警吓了一大跳 画面中显示 ...

  • 教育的任务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

    教育的任务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