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雍也篇(二十八)

01

   原  文     

雍也第六

06.28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02

   释  解      

子贡请教老师:“如果有人能够广泛地施恩惠与民众,救济与民众,怎么样?可以算得上是仁者了吧?”老师听出了子贡言说背后的狂简之心,勾起了老师对礼崩乐坏之世的无奈之心,弟子已经把握住了践行中庸仁德之道的本质,但是践行“博施济众”的仁德之道是需要仁德彰显之时的,是需要仁德贤者之位的。而在仁道不彰之时,仁德君子只能踏实勤勉地从当下身边做起的,期盼仁德明君的出现。因此,老师说:“子贡啊!你说的何止是仁啊,这已经是圣人所忧思忧虑的行为了,尧、舜尚且都难以做好这些呢!仁是什么呢?仁是需要在从自己心地上着力,自己要有所建树,就要帮助别人有所建树;自己想要通达,便去帮助别人通达。能从自己身上作比较,从自己身边做起,就近体察己身,推己及人,找到好的行仁方法,这才是求至于仁的正确方法。”

03

   释  字      

圣(聖)

《说文》:聖:通也。从耳呈声。式正切。

《广韵》:聖:生也,通也,声也。《风俗通》云:“圣者,声也,言闻声知情,故曰圣。”

汉字“聖”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善用口。𡈼像人站在大地之上。表示立于大地之上善用口耳的聪明人。本义:通达事理。

汉字“聖”,甲骨文像人上着大耳,从口会意。聖之初义为听觉之敏锐,故引申为“通”,又其引申为贤聖之义。金文形体逐渐衍为耳下从𡈼。《说文》:“聖,通也。”段注:“凡一事精通亦得谓之聖。聖从耳者、谓其耳顺。《风俗通》曰:'聖者、声也。言闻声知情。’”谓通达事理,无所不通。注意“聖”字下面是𡈼(下面一横长,不是中间一横长的壬),指挺立得高能听到很远声音的人。汉字“圣”从土,从又,是双手合拱的“共”与“土”的组合,表示用手挖土。义同“掘”。《说文》:“圣,汝颖之间,谓致力于地曰圣。”段注:“致力必以手,故其字从又、土,会意。” 古称主天者为“神”,称主地者为“圣”。“聖”与“圣”原本意思、读音不同,需注意辨别区分。本章“聖人”是指内心有仁、行事有德的在位者,能将仁心推广后呈现的仁德境界。

《说文》:譬:谕也。从言辟声。匹至切。

《正字通》:譬:比类以喻曰譬。本作譬,篆作譬。古借辟转声义与譬同。

汉字“譬”篆文从言辟声,辟也兼表剖析之意。原本用"辟",后加义符言。《说文》:“譬,谕也。从言,辟声。”谕,告晓,使之明白。本义为比喻,即使隐蔽、遮蔽的,不易显露的事、法度,通过举他事、他物打比方的方法,剖析、说明事理、法度,从而让人容易明晓其中的事理、法度。本章“譬”比喻、比方之义,“能近取譬”,是取譬于己,推而及之他人,从而体悟仁德实践的中庸。

04

   素  说      

前一章老师道出了其一以贯之的行仁心法——“中庸”之道,教导弟子,在行仁的实践中应该把握中庸之道,用中庸成就自己的仁德,这样才能够对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合于至道,才能使自己不陷于不义之中。本章通过子贡的狂简之问,老师的无奈喝止,让弟子明晓“博施济众,圣人之行其道也;立人达人,贤者之行其道也”。前面老师教导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子贡明白老师教导的用心,领会了老师强调的中庸是以“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不伤人,不害物”和合永续为仁德目标的,展现的是通达中和,是人、我、物各得其益的和谐,彰显的是'生生不息,永续不怠’的仁者之德。因而子贡想,如果我们在行仁的实践中,直接将目标定在博施济众上,这样不是就能快捷地彰显中庸之至德了吗?为此,子贡请教老师:“如果有人能够广泛地施恩惠与民众,救济与民众,怎么样?可以算得上是仁者了吧?”老师听出了子贡言说背后的狂简之心,勾起了老师对礼崩乐坏之世的无奈之心,弟子已经把握住了践行中庸仁德之道的本质,但是践行“博施济众”的仁德之道是需要仁德彰显之时的,是需要仁德贤者之位的。而在仁道不彰之时,仁德君子只能踏实勤勉地从当下身边做起的,期盼仁德明君的出现。因此,老师说:“子贡啊!你说的何止是仁啊,这已经是圣人所忧思忧虑的行为了,尧、舜尚且都难以做好这些呢!仁是什么呢?仁是需要在从自己心地上着力,自己要有所建树,就要帮助别人有所建树;自己想要通达,便去帮助别人通达。能从自己身上作比较,从自己身边做起,就近体察己身,推己及人,找到好的行仁方法,这才是求至于仁的正确方法。” 本章通过行仁的方法就是从身边小事做起,于身边小事的积善中去成就自身仁德品格,让弟子把握仁是个人道德境界在心地上的完成。本章是《雍也篇》的最后一章,本篇从“雍也可使南面”开篇,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结束,通篇是在分析仁者的本质和特征,让弟子把握仁者“先难而后获”的中庸之德。最后以“博施济众”章终,表达了编者对“圣人之道”行之于世的期盼。

本章需要注意的是“仁者”和“圣者”的境界的同异分别。本章通过“圣人行道在博施济众,贤者行道在立人达人”的教导,让人们把握“仁”和“圣”的境界的异同。首先“仁”是道德境界,“圣”是对仁表达的境界,仁是圣的必要条件,圣是道德的充分的表达。其次圣者是德位兼备的人,仁者是有德无位的人。要实现仁,为仁由己,完全是自己的觉悟,要实现圣,要有地位和外在的功德,圣也具备仁。圣一定会有外在的表现,这种表现是很难做到的,就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圣是更完备的,更全面的。如果要达到圣,就要有外在的地位。圣人那种“给百姓广施恩惠来周济众人”的做法,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条件,但对于仁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做法,则是每个人通过修养都能达到的。居其位时就要践行“圣人”的标准,不在其位就践行“仁”的标准,克己复礼吧。因此仁只是一种内在道德状态,圣是对仁的运用的最高境界。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