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玉文 | 五块糖果
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19年6月下旬,笔者随商都县教体局“国培计划2018”集宁师院成员参加了一次送教下乡活动。
本次送教下乡活动的地点是距离商都县西北方向约60公里的大库伦乡中心校。这是一所偏僻的乡村小学,在校学生不足30人,而且多为留守儿童和离异家庭子女,学生成绩参差不齐。送教活动虽已结束了一段时间,可是现在心里仍然在回味着那次送教下乡的一幕幕情景:小姑娘那淳朴、善良、美好的心灵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久久难忘……
那天的数学课非常特别。我教学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推理》一课。当时班里仅有五位同学,来自三个乡镇听课的老师确有五十多位。五位同学面对一位陌生的男老师,面对一群包围的严严实实不熟悉的听课老师,孩子们的眼角流露出胆怯,甚至有些恐惧。
数学课上,我竭力让自己表现的随和与亲切,好让课堂顺利进行,也好让孩子们积极配合,完成此次领导交给的“送教送智”任务。尽管我在课中“假慈悲、套近乎”,时而用语言激励、时而肢体上夸赞,还向这个摸摸、朝那个笑笑,想快速走近学生、走进数学教学教育。可是五位同学还是胆怯生硬不愿与我交流互动。
大约过去一刻钟,孩子们逐渐收敛了提防,稍加放松。我趁热打铁,借助数学学科神奇的魅力和听课老师们的助力,自己不断地发力,孩子们也逐渐给了力。虽然课中几次出现了始料未及的失败,但是经过多次与孩子们真情互动、真心对话、真诚交流,最终还是收到如愿以偿的教学效果——同学们基本掌握了新学的数学知识。达到了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为三个孩子分五块糖果(教材101页第2题):每个孩子至少分1块,把糖果全部分完,有几种分发?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掌握所学的推理知识,我请上三位同学,把事先准备的实物道具——五块糖果拿出来。顺手递给一位叫刘涵的小姑娘,刘涵同学看看我手里的糖果,不敢接过糖果。后来,我费了很大的周折鼓励刘涵同学先把糖果收下,再结合题意师生审题讨论交流,然后询问刘涵同学准备怎样分发糖果?这时,她小心谨慎地先发给身边俩男孩每人一块糖果,她看着手里所剩的三块糖果,于是又拿出两块糖果分给俩男孩。
“还分吗?”我问她。
她摇摇头,说:“不分啦。”
“为什么?”我问。
“因为每个孩子至少分1块糖果,再分我的手里就没有糖果啦,这样就不符合题里的要求。”刘涵说。
教室里响起听课老师们的一片掌声……
接着,五位同学在动手分糖果的过程中,把这道题的几种方法一一列举出来。下课后,我把这五块糖果(兜里所有的糖果)交给刘涵小姑娘,这次让她真正发给同学们。这时,该校武校长走近我,向我介绍,那位小姑娘很懂事,学习也不错,只是父母早已离异,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她从小就和奶奶一起生活。
临别时,我与他们合影留念,他们一直默默地目送我们远行……
就在前几天,忽然手机彩铃响了,收到一条短信,打开一看:贾老师,我是大库伦乡中心校的刘涵,您还记得我吗?你们啥时候再来?啊!这些山村里的孩子们还在惦记着我,我好感动!原来她们的内心并不贫穷,教育的意义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究竟能给他们送去了什么?
我不由得又一次想起了那五块糖果……
投稿微信:nmrw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