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醉乡土』过大年的那些习俗丨王树淼

过大年的那些习俗

一进腊月,热闹劲扑面而来,先是推碾子,碾下一个腊月和一个正月的米面。有的几人个一起推,有的套上牲口拉,把玉米、薯干、高粱、谷子等各碾成面粉。这时碾子是闲不住的,你家用完我家用,一户挨一户连着用。

蒸粘豆包是个细心的活。先把黄米淘洗凉干后,在碾子上轧成细细的黄米面。锅里用水煮上红小豆,买上红糖或糖精,拌成豆馅。妇女们坐在热炕上,嘴里说着家长里短,手里忙活计。孩子们最爱凑热闹,谁家包豆包好了就去围观,大人们有时随手捏一块豆馅塞在孩子嘴里。灶膛里点上柴火,在笼屉里蒸熟,蒸的豆吃到正月底。
赶年集置备年货是年前的主要活动。我们这里附近逢一、六是小集,逢二、七是大集。你来我往熙攘攘,摩肩接踵,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人们看看这看看那,比较着购买新鲜的鸡鸭鱼肉,各样水果,糖茶,也不忘请一张灶王爷。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呼朋唤友,男孩子买烟花、鞭炮,女孩子挑选几条扎小辫的绸子条或毛线。最红火的是卖年画的摊位,地上铺的,墙上挂的,琳琅满目:穿红兜肚的胖小子骑着金色鲤鱼;一群顽童举着苹果、戏着蝙蝠等。这些画都象征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富裕、吉祥、平安、幸福。戏剧人物的画,什么梁山伯祝英台,牛郎织女等等。
腊月二十三,晚饭后,用小碟摆上花生、大枣、糖瓜、糕点,灶台墙贴了一年的灶王爷请下来,把新买的贴上去,两边还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在旧灶王爷嘴上抹上糖瓜,好让灶王爷向玉皇大帝汇报,多说好话别说坏话。然后在灶膛里焚烧灶王爷,焚烧的马,谷草——那是善良的人们给灶王爷上天准备的坐骑和喂马的饲料。
小年一过,村里派人在南北大街上悬布旗吊挂。人们准备的红黄绿蓝各色小旗用绳子一个个挂上,前后大街上成了旗的海洋,在街上随风飘扬,煞是美丽。各家门口的灯笼自已挂好,有跑马灯、猜谜灯、鸟灯、鱼灯、狗灯、鸡灯等,现在有高级点的串联的一个个小电灯,各式花灯亮了,男女老少不时驻足观灯猜谜,热闹非凡。现在新安的路灯晚上亮着,新时代过年更显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含笑交谈,幸福美满。
家家户户按民谣说的“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扫房子,二十六备年肉,二十七宰年鸡……”忙活开了。村子里不时传出猪的嚎叫声,杀猪家的孩子或其他孩子会用一截秫秸挑着个吹圆了的猪尿泡炫耀,也有孩子待宰杀的公鸡身上拔几根漂亮的鸡毛,做鸡毛毽子。主妇们挑个好日子,把被褥抱出来晒到院子里,然后用大笤帚、鸡毛掸子,扫房顶,掸墙壁,清扫着平时扫不到的柜底下、墙犄角旮旯。大人们忙着,孩子们也不闲着,找寻掉在柜缝间或滚在柜底下的发卡、铜钱、玻璃球。扫完房,把发黄的窗户纸撕下来,擦干净窗棂上的灰土,再糊上新窗户纸,墙上贴上画,有讲究的人家还要换上新炕席。
我村处在博野县最东南方,与博野的其它村风俗不一样,别的村每逢大年三十这天傍晚,每家男子无论大小都上祖坟燃纸、放鞭炮、摆供品,把先人请回家过年。我们村紧接东邻的衡水市安平县孝林村,同时我村耿姓从孝林村迁来的,所以从古代形成了与孝林一样的风俗,大年三十没有上坟一说。听老人们流传有"燕南赵北"之说。椐查"燕国南是易水河(今拒马河),以南归赵国。燕南赵北就是保定、定州、易县及附近的几个地区",我们虽属于保定地区博野县,但历来的这个风俗只归属外县的孝林村。
大年三十是最忙碌欢庆的一天。中午饭菜最丰盛,家庭主妇们除了炖肉扒鸡这些硬菜,还要做细菜,炸丸子,炸千子,熘肝尖,糖醋排骨……饭桌上给逝去的先辈摆上碗筷,一家人团团围坐,吃着,喝着,说着吉祥话,喜气洋洋。下午,剁肉、剁菜、活好面,拌好馅,男人们也和全家人一起包饺子。为了讨彩,特意包几个放铜钱的饺子,据说谁吃上有铜钱的饺子,这一年就有好运气。三十的饺子,吃得很晚,甚至要到半夜子时,“饺子”、“交子”,也就是正月初一的伊始,取“更岁交子”之意。饺子的形状又类似元宝,象征着新的一年富裕团圆,吉祥如意。
大年初一,大人孩子早起床,穿上新衣服。年轻的媳妇们描眉画眼,搽胭脂抹粉,打扮得漂漂亮亮。先给自己家里的长辈拜年,长辈们也会把压岁钱和美好的祝福送给晚辈。早饭的饺子要早,还是随着安平县孝林村的风俗,上祖坟,先摆上供品、烧纸、放鞭炮,向先祖磕头扣拜行礼以表尊敬。回到家中,大人们要带上男孩子给同族近支去拜年,维系着延续着家族的人脉。收获最大的当然是孩子们,除了压岁钱,还有满兜的花生、红枣、栗子,糖果。我家过去年年把用酒醉的枣送给孩子或大人吃,又脆又甜,还有养生治病的功效。
有的乡镇有自己的剧团,年前排练几出流行的剧目,正月给村民演出。有时也请上专业剧团,唱几天大戏,吸引着三里五村的人们来看戏。戏台下,卖花生瓜子的,卖冰糖葫芦的,卖油炒面的,形成一个小市场,人们吃着零食看着戏,把正月的气氛推上高潮。
正月是脸朝黄土背朝天、辛劳一年的村民最悠闲,最快乐的日子。
初六、初七新集开始了,那吹糖人的架子上插着样品:十二生肖,唐僧师徒,老鼠偷油,黄鼠狼拉鸡,寿星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孩子们花上几分钱或一毛钱就高兴了。集市还有卖琉璃咯嘣的,一种薄薄的玻璃制品,大的葫芦形,小的漏斗形,用嘴呼气吸气,底部就会发出清脆的咯嘣儿咯嘣儿的声音。不禁玩,吹几下,就报销了。这种玩具现在已绝迹了。集市上围观最多的是耍猴的和变戏法的。小猴子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在耍猴人的锣声指挥下,上高杆,钻火圈,翻跟头。老猴会端着笸箩向观众要钱。变戏法的敲着锣,嘴里念念有词,说着俏皮话:“往里瞧,往里看,公鸡下个白皮蛋…….”,“大年初一头一天,过了初二过初三,初四太阳当空照,小叔给嫂子去拜年……”嘴里叨唠着,手里一会变出一只鸽子,一会儿变出一束花。孩子们目瞪口呆地紧紧盯着他的两只手,总想探索出那戏法的奥妙。
正月十五烤百火去百病。人们把收集来的柴草或废弃不用之物烧掉,有弃旧迎新,祝贺粮财丰收、好年头之说。如果百日不出屋的重病人,出来活动活动烤烤火,与人们说笑,开开心,精神振作了,病就会好多了,人们认为这种说法很灵的。
除了烤百火,正月十五、十六、十七三天的晚上放灯,经商定有专人在大街小巷甚至到村外很远处。在自家天地下、门两边、闲房间、厕所处等布灯之习,如今还在延续着。据说,三天布灯有讲究,预祝丰收,人畜平安,人丁兴望,和睦相处,尊老爱幼等。以前大家自愿齐备布灯的材料,到处釆集松柏枝和榆树皮晒干后压成面,与香油和成面团制成一个个上尖下粗的小香窝窝形状,易点燃,放在地上风吹不倒。临到年关很多人自愿献香油、捐款不限多少,有的前来主动制作。后来发展到用腊烛放灯,省事多了。
现在有些习俗已经失传,有的还在延续。
王树淼,男,78岁,党员,博野县程委镇王庄村退休教师,现任县委老干部局通讯员,发表稿件千余篇,多次被有关报社和老干部局评为"优秀通讯员",博野县"最美老干部"、"模范党员"等。

本作品经过作者授权,其它媒体刊物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字编辑:安博

技术编辑:庞里地

推 荐 阅 读

『我醉乡土』杨建尊丨闲 谈 麻 雀

2021-01-03

『我醉乡土』杨建尊丨关于大雁的零散记忆

2020-12-24

『我醉乡土』杨建尊丨老鸹卷箔

2020-12-10

『我醉乡土』杨建尊丨老婆儿纺线

2020-12-02

『尘世走笔』王树淼丨我成了片子的主人公2020-08-14
『尘世走笔』王树淼丨追梦前行,快乐人生2020-08-10
『尘世走笔』李跃平丨那些特殊的日子2020-08-08
『尘世走笔』陈玉洲丨特殊的出征仪式2020-08-05
『尘世走笔』韦兰助丨八一感言2020-08-01
『尘世走笔』王玉梅丨夕阳下有你的那一抹温暖2020-07-26
『尘世走笔』喜 鹊 搬 家丨作者:孙晓平2020-07-07
『尘世走笔』 博野这位有心计的老党员贾更申2020-06-28
『尘世走笔』 忆 父 亲 丨作者:寇改茹2020-06-21
『尘世走笔』  父    亲 丨作者:任慧慧2020-06-14
『尘世走笔』任慧慧丨春日,母亲的手工布鞋2020-05-15
『尘世走笔』 浪漫   从五月启程丨作者/诵读 :王玉川2020-05-11
『尘世走笔』棉 的 暖丨作者:高宏2020-05-10
『尘世走笔』砚楷丨家翁祭日宴酒话旧2020-04-20
『尘世走笔』李维新丨一场与蚂蚁的准战争2020-04-18、
征稿
我醉乡土

深入挖掘博野历史,传播乡土文化。博野数千年往事钩沉、无数古今名人、妖娆的民间传奇、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尽在“我醉乡土”逐一展现。

投稿须知:

1. 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来投。作品要求原创,不存在抄袭或者盗用他人作品情况,杜绝任何侵权行为。

2.作品严禁内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有抵触之处。要求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质量上乘。对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将不予采用,来稿不退。

3.来稿请注明以真实姓名或笔名发表,如实名发表,作者可提供120字内个人简介及生活照一张。来稿如一周内未收到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4.邮箱投稿请在主题处采用“我醉乡土”加“作品名称”格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