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韩城城隍庙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城城隍庙

韩城城隍庙位于陕西省韩城市金城区东北隅,占地1.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76平方米。

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庙始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明万历五年(1577年)扩建,后多次重建。

该庙坐北朝南,平面分四道院呈“十”字形,以山门、政教坊、威明门、广荐殿、德馨殿、灵佑殿、含光殿等构成南北中轴线。

庙中所有建筑构架均采用彻上明造,梁架仍保留叉手,前后檐多用“大额”,山面用阑额和普拍枋。

韩城城隍庙位于陕西省韩城市金城区东北隅,占地1.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76平方米。庙始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明万历五年(1577年)扩建,后多次重建。

该庙坐北朝南,平面分四道院呈“十”字形,以山门、政教坊、威明门、广荐殿、德馨殿、灵佑殿、含光殿等构成南北中轴线。庙中所有建筑构架均采用彻上明造,梁架仍保留叉手,前后檐多用“大额”,山面用阑额和普拍枋。歇山顶收山较大,形制古朴,反映了当地明初建筑的特征。

韩城城隍庙戏台坐西向东。原为东西两台,现存西台,东台已毁。创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历代均有重修,现保持有明代建筑特征,部分构造已改为清代法式。

戏台为台基式建筑,五架梁屋架结构。重檐十字歇山顶,灰色板、筒瓦覆盖,琉璃牡丹置脊。山花透空,吊有木制垂鱼。台以隔扇木屏将进深分作前后两间(即前后场)。

隔扇上部花心书有“歌舞台”三字。台面呈长方形,通面宽九点三米,总进深四点八米,台基高出地面一点二九米。舞台上空悬以八角覆斗形藻井,上部有球形蟠龙顶心,四周施以水藻彩绘。

前檐置方形木柱两根,上托大额枋、平板枋和栏额枋。平板枋上斗拱五朵,中为补间如意斗拱,余为双斡五踩四辅作建造。

顶部枋上有转角双昂五踩斗拱两辅作,双昂五踩补间斗拱五辅作,支起上下挑檐枋和随梁枋,架撑四边屋檐,出跳深远。

四角并置垂柱与斗拱斡相接,翘起角檐。主台呈三面观式,两侧修有耳房。每年农历八月二十日为庙会日期,当地民众须请两台大戏于此赛台演出。

韩城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东区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的文庙、东营庙、城隍庙古建筑将会得到更加完整有效的保护,从而使韩城市博物馆实施的文庙、东营庙、城隍庙三庙贯通工程得到顺利发展。

竹 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