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村男人娶山下女人,山上女孩却不愿下山,只因太舒适
安徽齐云山月华街住着28户人家,由于房屋大多在悬崖上,春秋季节云雾缭绕,被称为“天街”。天街有千年历史,让人奇怪的是,这里的男人娶媳妇都是来自山下,而现在山上的女孩却想留山上,除了现在收入好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上山生活犹如世外桃源。
眼下正是春花烂漫季节,粉墙黛瓦、遍地油菜花的皖南乡村每天吸引着大量的游客,道教名山齐云山也不例外。傍晚时分,位于齐云山顶被称为“天街”的月华街依然有些嘈杂,一群来自江西婺源的朝山者正坐在门前吃饭、聊天。今晚,他们要在山上过夜,因为他们的到来,往日宁静的月华街,变得热闹起来。图为因为人太多,桌子摆在天街上。
此刻,在月华街1号老宅里,44岁的陈芙蓉正在厨房里忙碌,晚上有120人在她家用餐,8菜一汤,全部由她一个掌勺。这已经是她为这群人做的第二顿。明天早晨和中午,他们还在这里用餐,好在有女儿和婆婆以及两个亲戚帮忙。图为陈芙蓉在厨房掌勺。
江西婺源中原镇一年的农历二月、五月和八月都有朝齐云山的习俗,每年的此时都有数百上千人集体朝山,每次在山上生活两日。陈芙蓉家,成为他们固定的落脚点。
当陈芙蓉在厨房忙碌的时候,她的女儿曹雯靓正在给她当下手招待客人。图为曹雯靓在向客人介绍齐云山。
齐云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齐云山道教初属全真派,道士皆出家清修,除情去欲,修性修命,证道成仙,不结婚不食荤,着道装,束发蓄须。图为齐云山天街鸟瞰。
明代后改奉正一派,道士可以喝酒吃肉、结婚生子,可着俗装,不束发留须,平时还可以从事别的职业,所谓“修行在尘世,尘世即修行”。图为居民家家户户晒着火腿。
齐云山的道士世代住在山上形成一个小的村落,便就是人们所说的月华街。月华街从宋代形成至今已经有千年历史。图为天街住户清一色是徽派建筑。
月华街位于海拔500多米悬崖之上, 每到春秋季节的早晨,或者雨后,山上云腾雾涌,小街时隐时现,缥缥缈缈,犹如仙境一般。因此很多人形容月华街是“天街”。天街上至今住着28户人家,有四五十幢房屋,大约130人口,村民大多是道士的后裔。图为很多房屋建在悬崖上。
曹雯靓家便是28户人家之一。到月华街,要走 “九里十三亭”的霞客古道或是乘索道到望仙亭,然后下行,过梦真桥、栖真岩、忠烈岩、寿字岩、雷霆纠罚祠到一天门,再过真仙洞府到二天门、三天门,就进入月华街。曹雯靓家紧挨着三天门,是天街第一户人家,因此被称为月华街1号,站在门前可以俯瞰整个天街。图为曹雯靓家门前吃饭的客人。
月华街房屋依山势而建,石板小道也时高时低。房子都是徽式民居,粉墙黛瓦、高高的马头墙,门前挂着大红灯笼。这几年旅游发展,村民搞起农家乐,临街的门面有的卖些木耳石耳、笋干笋衣等土特产,有的开起餐馆或者旅店,日子红红火火。曹雯靓家开的就是一个农家乐,吃喝住一条龙。图为由于人太多,房子里摆了十几桌。
曹雯靓家由三栋房屋连起来,是目前天街上最大的人家之一,住着爷爷奶奶,父母和她自己。曹雯靓全家都信道教,往日里爷爷会在道观上班,父亲在索道,妈妈和奶奶主持农家乐,自己则是一名讲解员,不忙的时候,会给妈妈当下手。图为曹雯靓全家,爸爸因为工伤在住院。
22岁的曹雯靓也是刚刚适应山上的生活节奏。曹雯靓说,自己虽然在山上出生,但8岁的时候被爸爸送下山到县城读书,从小学到初中,然后上徽州师范学校,基本都是生活在山下,只有节假日和寒暑假才会回到山上。图为曹雯靓在帮忙。
两年前学校毕业后,曹雯靓回到山上当了一名导游。习惯了山下嘈杂的生活后,曹雯靓发现自己已经不适应山上安静安逸的生活节奏。用了两年,她才慢慢静下心来逐渐适应。曹雯靓形容山下和山上生活,一个是人间,一个是世外。图为宴席散去,曹雯靓在收拾桌子。
在天街,过去男人娶的媳妇大多来自山下,而山上的女孩都嫁到山下,这几乎是天街上居民的历代的生活节奏。因此,曹雯靓的奶奶和妈妈都是山下人。图为陈芙蓉既是老板,又是厨师和服务员。
图为农忙季节,天街上的女人在忙着干农活。
曹雯靓是曹家在天街生活的第五代,从学校毕业回到山上,最初曹雯靓不明白奶奶和妈妈如何适应山上的生活。直到自己习惯并喜欢了山上生活之后,她才明白。图为月华街狭长的街道。
当摄影师问曹雯靓未来如何打算时,曹雯靓有些羞涩,她说自己还没有男朋友,不过想呆在山上,因为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都需要照顾,还有一大片房子。图为曹雯靓在帮着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