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老照片:一群投降的日军俘虏
相关推荐
-
【每天老照片】-1万-8438- 长沙会战老照片,历史回顾
第三次长沙会战期间在长沙作战的士兵 中国军队的大炮 1942年1月,第三次长沙会战后,中国军队清理战场上的日军尸体. 1942年1月,长沙,被俘获的日军俘虏. 1942年1月,第三次长沙会战,战斗中的 ...
-
美军允许士兵投降,唯独遇到这国必须死战,剩一人也要反抗到底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军的一些行为刷新我们的认知,比如士兵上战场携带用13国语言翻译的投降书,也就说士兵们如果不敌,即可将投降书拿出来说明自己意图,然后成为对方的俘虏,这样的理念要是放在日本绝对是不可 ...
-
古代镇守边关的士兵,想老婆了怎么办?朝廷的办法相当管用
历史探秘大全 抽丝剥茧揭开历史真相的神秘面纱,用碎片化的细节撬开你所不知道的各类震惊雷人的历史真相事件. 42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古代镇守边关的士兵,想老婆了怎么办?朝廷的办法相当管用! 大家一定都 ...
-
日军俘虏大量盟军高级将领,将其关押在东北沈阳,最后结局如何?
战俘博物馆陈列塑像 凡是战争就必定有胜利与失败,但无论是输家还是是赢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被俘的士兵,战俘问题也成为战争中十分棘手的问题.二战期间,日军在奉天即今天的沈阳城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战俘营,这 ...
-
《太平洋战争》第四部之巴丹死亡行军(五)
4.6.2 巴丹死亡行军 巴丹的美菲军最终放下了武器.金少将和他的弟兄们天真地以为,他们的苦难可能到此为止,实际上更加残酷的遭遇正等待着他们.从巴丹南端的马里韦莱斯到克拉 ...
-
二战结束后,美军疯狂折磨日本女战俘,究竟是为何
人类的历史上战争总是无可避免的,战争常常存在于两个不同的国家.民族甚至个体之间.既然会存在战争,那么也会存在胜与败.自古以来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胜利者理所应当的可以享受荣誉赞美,而失败者也将承担相 ...
-
二战中唯一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国家,17万日军俘虏全部被射杀!
在一九三一的时候,日本故意制造事端,借口攻击了中国东北的北大营,而当时的张学良因为奉行蒋介石不抵抗的政策就一直没有反抗,而那时候东北军有30万人,而日本在东北的势力只有2万人.于是30万东北军在张学良 ...
-
历史过目难忘瞬间:惨遭日军俘虏的女护士,图9女汉奸无耻至极
南京沦陷后,100多个日本记者.作家.评论家来到南京,他们被称为"笔部队".在日本战时新闻统治政策下,日军在南京暴行的报道和残暴的照片被盖上"不许可"的印记,禁 ...
-
【每天老照片】-1万-6397- 侵华日军大扫荡老照片:一群鬼子破门而入,赶牛牵羊,放火烧村庄
鬼子进村 骑马行走在麦地里的鬼子兵 破门而入的日本鬼子 鬼子宪兵审讯中国农民 脖子上挂着两只鸡的日本鬼子,脸上露着得意笑容 一群鬼子扛着一头猪一起拍照 一群日本鬼子赶着两头牛 日本鬼子在侵略中国进村扫 ...
-
【每天老照片】-1万-6474- 抗战期间被日军俘虏战士老照片:个个面无惧色,最小的年仅9岁!
被日军俘虏的东北义勇军抗日英雄杨淑珍(年仅18岁) 杨威德(男).从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是对死亡的不屑. 被日军俘虏的通州一位保安队长 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侵入安徽省和县,和县人民奋起抵抗,成本华指 ...
-
【每天老照片】-1万-7267- 侵华日军大扫荡老照片:一群鬼子破门而入,赶牛牵羊,放火烧村庄
鬼子进村 骑马行走在麦地里的鬼子兵 破门而入的日本鬼子 鬼子宪兵审讯中国农民 脖子上挂着两只鸡的日本鬼子,脸上露着得意笑容 一群鬼子扛着一头猪一起拍照 一群日本鬼子赶着两头牛 日本鬼子在侵略中国进村扫 ...
-
【每天老照片】-1万-7334- 抗战期间被日军俘虏战士老照片:个个面无惧色,最小的年仅9岁!
被日军俘虏的东北义勇军抗日英雄杨淑珍(年仅18岁) 杨威德(男).从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是对死亡的不屑. 被日军俘虏的通州一位保安队长 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侵入安徽省和县,和县人民奋起抵抗,成本华指 ...
-
【每天老照片】-1万-7596- 一组被日军俘虏的美国大兵老照片:遭受各种折磨,瘦得皮包骨头
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随后日军开始向菲律宾发动进攻,不到半年,近8万人的美菲联军就被日军俘虏,从此开始了炼狱般的生活.这支被俘虏的美军部队最初是由麦克阿瑟率领的,但是由于 ...
-
抗日战争老照片:被日军俘虏的女兵,鬼子露出邪恶面孔!
抗日战争老照片:被日军俘虏的女兵,鬼子露出真面孔!抗日战争中是牺牲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很多都是被无辜杀害,而不是死在战场,这群被日军抓住的女兵,不知道接下去会面对什么,但是鬼子想要的情报,她们是一个字 ...
-
1873年一群德国人,闯入圆明园拍摄了,难得一见的历史老照片
2020-11-16 09:00大图模式1873年,当时的圆明园已经成为废墟十几年了,皇家已经放弃了它,这个时候有几个德国人来到了圆明园,他们当中有一个摄影爱好者叫作恩斯特·奥尔默,他用当时先进的摄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