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集大成的初唐时代,虞世南“筋骨内涵”、褚遂良“疏瘦劲炼”

你好,欢迎来到“维知书法”,昨天聊完初唐欧阳询,我们今天来聊聊初唐楷书另外两位大家虞世南和褚遂良。

虞世南是初唐与欧阳询齐名的大书家。唐太宗经常向他学习书法。太宗曾称虞世南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

虞世南与智永同郡,他通过师法智永进而学王。尤其是他的楷书,成功地继承了智永的艺术特点,筋骨内涵而绝不外露锋芒。传世楷书只有《孔子庙堂碑》。原石久佚,在北宋时拓本就已经非常少见。黄庭坚起初见到《孔子庙堂碑》摹刻本,对书法不满意,后来看到原拓本,赞叹“虽姿媚而运笔之势甚遒”。“姿媚”的结体与笔意都来自右军,但右军的楷书只有小字,不仅现在我们见不到大楷,从著录来看唐人也没有见到。智永真书千字文在唐代流传不止一本,虞世南在千文上的功力确有过人之处。据《集古录》记载,虞氏千文字画精妙,平生所书碑刻皆莫及。

他的楷书,大王,小王的特点兼而有之。大王的姿美而有韵致,在虞世南的楷书中可以领略得到,内含刚柔,萧散洒落,确有晋人的飘逸风度。晋人书法以韵味高雅而令人望洋兴叹,后人学得这种风规,达到或者接近这种艺术境界的很少,虞世南算一位。从笔法来说,他对右军理解颇深,追求刚用柔显的手法,而不是形成世俗的钝锥。他起笔出锋,如抽刀断水,行笔过程中的提按使转都是右军的内撅法,方圆虚实的变幻浑然无迹。欧阳询的笔力是外露筋骨,虞世南的笔力则不是一目了然的,外观象玉筋篆,筋骨内含,细细玩味便会感到气力十分沉厚,遒劲而以从容出之,泰然自得,则境界似乎又略高一筹。难怪唐人说他“层台缓步,高谢风尘”。

虞世南的小楷,见于文献的有《破邪论序》。明人说它“积能之极,几夺天巧”。

唐人写王,所得不尽相同。虞世南写王是以智永为基础,以智永为主体,然后上溯右军,兼及大令。所以智永对他的影响简直是不可磨灭的。唐太宗崇尚右军,虞世南也以右军为宗,唐人写王最专一的也就数虞世南了。

再说另一位大家,褚遂良,字登善,当时御府所收右军书迹,真真假假,褚遂良负责鉴定,独具慧眼。此后二王书迹进御府也由他鉴定。他有机会得天独厚地研究二王法书。

褚遂良的父亲与欧阳询为友。欧阳询对褚遂良也很器重。欧虞对褚遂良的赏识是有道理的。

褚遂良初学虞世南,成年后师法王羲之,后又重学虞世南,又重学右军,书体不拘一格。他也受过欧阳询的影响,只是不大。其后一直宗法二王。

他对二王的临学比较全面,诸如《黄庭经》等,都用过很多功夫。他在楷书中保留着较多的隶书笔意。在整齐华美之中有一种疏瘦劲炼的精神。使人感到格调高、气韵雅,变幻莫测。他的技法十分丰富,传世碑刻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墨迹《倪宽赞》等也相传是褚遂良手笔。他前承隋代《龙藏寺》一类的风格,并有汉代隶书笔法、晋人行书笔法而自成一家;又后启唐代新的书风。不仅薛稷学褚,而且褚还孕育了颜字的形成。

如果对书法学习和欣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维知书法”,维知每天给您带来书法知识和名家书法欣赏。欢迎大家一起探讨书法知识,三人行必有我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书法艺术水准。愿与广大书法爱好者一起弘扬中华传统书法文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