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年(2009-01-21 10:41:17)

寒来暑往,又是一年。

中国的文化真是太久远了,一不小心就会掉到“陈年流水簿”里去。原来这句极为平常的口头禅,竟然也是有来头的。《周易·系词下》有云:“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则岁成。”岁者,岁星也,即地球的姊妹星木星是也。我们那些在原野上狩猎放牧的祖先们,长期观察岁星运行的轨道,发现它历二十八宿绕行一周,有十二次月圆月缺,故称其为一岁。年的称呼则是晚出的,年为五谷成熟之意。称呼的变化,实际上寓含着从畜牧文明向农业文明发展的社会进化。

把绵延无尽的时间分成一个一个的段落,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于是便有了历法。这是人类一项伟大的发明,是人类从自然蒙昧状态向文明觉醒状态的转化。岁时节候,对于大自然本身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但对人类的生活来说,却具有着极为重要的实际意义和象征意义。

于是年也就成了人们的一个神圣而隆重的节日。中国过年的传统,其源久远。《礼记·月令》里记载,正月初一这天,天子要率三公九卿祭天祈谷,亲持耒耜,三推以示劝农。随后设宴,慰劳群臣。而执掌教化的司徒,还要到学校里去,召集学子们演习礼仪,宴请乡贤耆老。前者的主题是发展经济,后者乃是振兴教育。至今新年春节领导祝词,这两项不也是题中必有之意吗?

至于民间过年的习俗,是随着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各有差异的,但大致说来,都含有除旧布新、避凶趋吉、敬老恤幼、睦亲敦邻、阖家安康、万事顺遂之意。据东汉末年应劭所作《风俗通义》和南朝梁时宗懔所作《荆楚岁时记》载,当时岁暮除夕,家家具肴蔬,为宿岁之储,以迎新年,相聚酣饮。守岁之时,大家还要做“藏钩”、“射壶”之类的游戏。正月初一早晨,在庭前燃草爆竹,以驱山臊恶鬼,又要在门上挂苇炭桃棒,避除瘟疫。然后全家老少,聚在一起,各正衣冠,依次拜祭祖先,互敬花椒泡的酒、桃枝煮的汤,还有松枝柏叶、五辛茶、胶牙糖(即麦牙糖)。

吃胶牙糖的本意据说原是为了使牙齿胶固,不知从何时起,百姓们用来祭灶王爷了。关于灶神的传说很多。有的说他来头很大,是炎帝死后所化,有的则说他不过是灶头上爬来爬去的蟑螂变成的。而把他供奉在家中,饮食起居都要在他的监督之下,实在是有点厌烦而无奈的。他每年的腊月晦日(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又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打小报告,得罪不起,人们只好设盛宴相送。南宋范成大《祭灶词》曰:“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就是希望他酒足饭饱之后少说几句坏话。这还有点不保险,于是便祭献胶牙糖,把贪吃的灶王爷的嘴粘住。这也是老百姓的一种幽默吧,中国的老百姓素来没有至诚至笃的宗教情愫,对神灵的态度,用得着时,就急来抱佛脚,用不着时,除了列祖列宗不敢怠慢以外,无论是玉皇大帝、佛祖如来、观音菩萨,都不妨调侃一下。

他走亲访友、贺岁拜年也是过年的一大乐事。老亲故友相见,说几句吉利话,虽然不过是寒暄,心里却觉得格外暖烘烘的。可这事如果沾上过多的功利色彩,那可就变了味。仕途官场尤其如此。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有一段描述,很有点趣味:“京师元日后,上自朝官,下至市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刺......有在京仕者,每旦朝退即结伴事此,至入更酣醉而还,三、四日后,始暇拜其父母,不知是何风俗。”就今日而言,那些步行、骑车或自掏腰包“打的”去拜年的,大致是多出于实心。至于乘公家轿车来往穿梭于道路的,就很难说了。

近些年来,在城市里,过年的传统习俗渐渐淡漠了,有人说这是社会现代化的一种必然趋势,我却不敢苟同。试看早已现代化的欧美和日本,传统节日的盛典不是依然搞得隆重热烈吗?

据记载,汉代时,每当元日,家人聚会,进屠苏酒,要先从年少之人敬起。有人问学者董勋是何道理?董勋说:年少之人过年谓之得岁,故先贺;年长之人谓之失岁,故后饮。记得亚米契斯《爱的教育》里写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校长,开学之际,总是要站在学校门口,向那些新入学的学生恭恭敬敬的鞠上一躬。他说:这些孩子将会承担未来社会的责任,我要预先对他们表示敬意。

我辈皆“失岁”之人了,值此年节之际,无屠苏酒可进,让我们先向那些“得岁”的年轻人深深的鞠上一躬,表示我们的期待和敬意,然后再彼此道一声珍重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