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阴阳调适稳重心,气沉丹田劲蓄脊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
和美太极
太极拳是根据太极拳阴阳二气之生化,八卦五行生克之理与作用功能,接合武术气功之精华,使大脑皮层到节制性的保护,来袪病益寿延年。在行拳过程中以天人合一的理论,上吸天真之阳,下吸地真之阴,以天地精华之气补充人体之气血,以意导气,意气和同,遍布周身经络,随意肢之导向配合阴阳虚实,架式变换升降,上下内外贯通,左右逢源。意到形随,形引导领交互为用,意为主宰。呼吸与动作配合,吸引、呼发,腰为主帅,肢体为部卒,意帅气致而成式势。
意守丹田致中和,八法五步如连环,柔顺和缓勿中断,气贯肢梢充肤发,阴阳虚实巧妙,实下虚上刚柔济,中和之气自然现,现于面色润神采,盎然之气充脊背,身躯矫健四肢敏。意气之劲合于内,手足肘肩胯膝自然合,诚内形于外完整一气。动作姿势配呼吸,架势节度有规律。真气循环于经络,畅通肢体姿势动作。气血净化增质量,毛细血管随扩张,增新除陈强代谢除淤结化僵硬。肌筋柔和如青春、心旷神怡自然得。
所以太极拳的基本要求,是调心、调身、调息。身躯肢体放松长,虚领顶劲要自然,含胸拔背不勉强、沉肩坠肘正腰脊,松腰正尾提会阴,小腹内敛收尾闾,阴阳调适稳重心,气沉丹田劲蓄脊,身躯中振精神,简要分述十条陈。
一、调心:调心就是排除杂念,使大脑中枢神经的动静调适,心情放松,集中精神,精神内敛,统一官能,无极中定,躯体完整,心神不乱,以意帅气,劲贯掌指。
二、调身:由于心神放松而使肢体的放松,颈项正直顶劲自然。是太极拳与一般拳术体操不同之点。太极拳的放松躯体、肌筋,并非松懈无劲,亦非所谓虚无或虚空无感觉的境界。既无感觉焉有懂劲的反应。而是要求身躯轻松灵活形态自然,使肢体关节伸缩松长舒适而富弹劲,运动自如,所以练拳前要有松活经络关节肌筋之运动。
三、调息:就是调整呼吸,身心放松后呼吸自然顺畅,起呼落吸,开呼合吸,使呼吸与动作配合。太极拳的腹式逆呼吸,是吸气时提会阴,缩小腹收尾板。呼气时小腹会阴自然下沉。横膈膜随呼吸鼓荡升降,由一至二公分增至四至五公分,气容量大增,含氧量剧增,促进脏腑功能,提高食物消化营养吸收,充裕生理细胞营卫供需。
四、顶劲要自然:颈颈正直,直而不僵不歪不斜,不任意摇摆与身躯一致,闭口收颏,轻扣齿,舌抵上颚,便利任督二脉真气衔接,增生津液,强脾胃健脏腑。
五、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是在行拳练功时,既不能挺胸也不得驼背,要顺其微含之自然。两肩平正微微前合,两臂自然下垂,两肘微向前迎,五指微并内合,与腕节小臂平直,贴于大腿外侧中央,足趾抓地踏实,如两抓钉抓木。脊椎自然挺拔,真气畅循行周身。肩胛、肘腕、掌指关节肌筋放松拉长,气血畅而肩胛松灵,上体轻松灵活,下肢中定稳固。肩胛是臂与身连接关卡,肩关节松长,臂肘掌指才能灵活随身而动,化发劲整而意气劲不断。
六、正脊松腰:要能身动手随,劲力完整,就必须腰脊中正安适,不偏不倚支撑八面,腰腹之丹田,命门同在身躯中部,为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循行必经之中途,脊正腰松,真气易于上行百会下达涌泉,才能上身灵活下盘稳固,以意导气劲力完整。进退弛张旋转自如,虚实、转换、化发灵活。唯须注意小腹收缩使气充脊膂。所以十三势歌曰:「十三势总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际,变换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滞。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尾闾中正贯顶,满身轻利头顶悬」。
七、提会阴收小腹,屈膝沉身以实送虚:太极的运动是以意导气,以气使身。所谓意指气使。用意不用力。意者,意念、意志。此气指呼吸之气与真气配合而言。因为逆式腹呼吸,吸气时必须提会阴缩小腹,收尾闾,才能使脊椎正直,利于气沉丹田敛入脊骨,而蓄于脊膂。虚实分清才能做到以实送虚之要求。就是在踏步或换步时,先屈膝沉身坐实,移转重心于一脚站稳,再提欲出之脚踏出,进则先落脚跟,退则先落脚尖。如此不但步法变换灵活,而且中定易稳固,而富有完整一气之弹劲,易于实践拳经所要求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八、虚实分清稳定重心:虚实分清虽是太极拳运动的重要一环,但在外形上不易分辨。因为重心只是躯体的一理想垂直线,是一般物体重心的基点。而人的重心力则随人体的行动位置、躯肢姿势而转移,虽有移转但不离开躯体底盘。同时人体又有起于意念的自发力。太极拳的一切动作,虚实重心,都是由意气所主导,重心,中定是既抽象而又具体,其所有变化,都是随意气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身躯肢体动作的变化,尤其步法的变换和重心的转移,要顾及到呼吸的配合与顺畅,和连续不断的微波起伏。如长江流水后浪踏前浪,始终贯串相接连,方能实践十三势行功心解的「意气须换得灵,方有圆活之妙,所谓变变虚实也」。
九、气沉丹田敛入脊骨:太极拳运动之气,是指人体内之真气,丹田在脐下小腹内,亦名气海。练内功所生之真气聚汇贮蓄之所,虽有质有量,但目不见,手摸不着,唯能以意念导引,使之遍布周身经络,促进血循环输送营卫,排除废炭,强化一切官能而畅呼吸,并增加氧气,由于腹部收缩促使横膈膜,上下鼓荡幅度次数增加,强化脏腑运动按摩,增进胃肠消化吸收;调剂分泌代谢系统发挥潜能,身心矫健动作完整一气。能如此者,皆由丹田所蓄真气之使然也。所太极经论中特别要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真气沉贮丹田,同水银装在容器中,遇热膨涨无微不至,而均衡匀称。丹田之真气虽然如同水银膨涨充身,但可意念导引而形成主流如江河,且能随意动而成巨大动力贯注肢体聚于手指,击技化发无往不利,动力无限,无坚不催,并不因此而减弱其总量体积。又如江河水库之渠道灌溉,只要雨水充沛,并不因此而减少水库存水量。此雨乃指吐纳所练之气。
十、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运动最高深而纯熟的功夫,即是太极拳理念的实现。其内涵为一动全动,一静全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互为其根。牵动四两拨千斤,拾己从人,沾粘连随,不丢顶。借人力合己力,小力打大力,以小胜大,以弱制强。随化随发,化发一体。以意导之,躯体行之,心静神怡,身肢松灵,顺逆缠丝,劲力倍增,躯干中正,不偏不倚。阴阳虚实,重心转移,腰为主轴,下肢撑持,弹性刚柔,膝屈适度,前趾抓地,后踵踏实,以轻制重,杠杆原理,百体如一,一气成之。内敛精神,外示安逸。心生意,意生气,意气动而生劲,意之所向气之所趋之速率,谓之劲道。所以劲之速率方向之不同,而产生八法不同之劲别。故曰,意到,气到,劲亦到。意气劲充于内,形于手指而显于外。所以太极拳运动架式套路,式有节,节有度,内外相合,节节相连,绵绵不断,均匀贯串,形象柔和,内劲坚刚,此乃用意不用拙)力之真义也。
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公众号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