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在干嘛?
欧洲资本主义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洲地理大发现”对世界人口的贡献,以及后来棉花产业的突破性发展。资本主义和全球化不是通过技术革命而来,而是在形成产业链过程中,整合了曼彻斯特纺织工人,印度的棉花,还有中国的市场。
美洲是世界的新引擎
在以往的历史中,关于美洲地理大发现,我们主要关注点是为欧洲殖民者提供了大量的殖民地,爱尔兰人,非洲黑人涌入美洲大陆,让整个美洲成为一片热土。
同时我们还忽略了新物种的发现,新物种对世界的贡献。玉米、马铃薯等美洲作物的引进,让欧洲,亚洲的人口实现翻倍的增长,不但突破了马尔萨斯人口陷阱,而且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引发了技术革命。
杰弗里·韦斯特
英国物理学家杰弗里·韦斯特在《规模》中认为,英国之所以爆发工业革命,是人口密度增加之后,所产生技术积累的突破。他认为人类科技的跃升是人与人的连接点增多所产生的,随着人口密集度增加,不但我们的步行速度加快,人均所产生的专利数量也会提高,技术也在此过程中得到突破。
1400年到1800年,欧洲人口由6000万增长到18000万,在英国伦敦以及曼彻斯特,人口增长到上百万。
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人类之间沟通加快,棉花种植技术也在全世界得到推广,在15、16世纪,印度的棉花种植技术传入欧洲、中国,也传入美洲。
在宋、元之际,棉花逐渐取代丝绸,麻等纺织物成为中国流传最广,使用最广的纺织物。在此之前人们都是穿着皮毛,亚麻制品,这些材料共同特点就是粗糙,很容易扎到皮肤。丝绸虽然柔软,除了价格不菲以外,料也非常淡薄,非常不适合御寒。
人类进入17世纪,棉花逐渐取代毛、麻、丝等产品,成为最主要的纺织原料。过去的毛纺织重镇,英国的威尔士,毛纺织品已经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棉纺织品。
公元1640年,棉纺织业在英国曼彻斯特开始发展起来,早期的产品质量中等以下,而且产量也非常低。英国早期的棉布主要依赖于东方,英国棉纺织业主要竞争对手也是中国和印度。1700年,英国议会颁布法令,严禁中国、印度产的棉纺制品进入英国。1719年禁止英国人拥有这些棉纺织品,违令者会遭到5英镑的罚款,贩卖者受到20英镑的罚款。
但是政府的禁令阻挡不了民众的需求,17世纪60年代,由东印度公司退休职员组成的“港脚商人”开始从事从中国、印度到欧洲的商品转运贸易,之后再经过葡萄牙、西班牙人转运到欧洲各地。
早期中国出口的布匹称为“南京布”,这种以松江府为中心,长江流域生产的手织棕色或者紫花土布成为中国优质棉布的代名词,在欧美十分畅销。
土布
173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向中国大量销售印度产的棉花,大量孟买的棉花运往广州,毛利能达到107%,之后1757年,载满棉花的“凯瑟琳号”,把大批的棉花运往宁波,在此期间,印度的棉花每年能获得28万两白银,成为英国最大宗对华出口的产品。
到了1785年,对华出口额每年更是达到169万两白银,到了1814年印度棉花的进口额更是突破30万担,升至每年452万两白银,10年间贸易量翻了10倍。
在1830年,美国棉花兴起之前,印度成为世界棉花的重要输出国,其他国家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工业革命不是革命
棉花的世界性普及,得益于纺织业技术的发展。棉纺织业在英国获得快速发展也和英国得天独厚的天气条件相关,英国属于海洋性温带气候,受到墨西哥暖流和大西洋西南季风的影响,空气潮湿,棉纤维在湿度增大之后,纤维的脆性降低,柔性提高,更利于纺纱。同时期中国江浙地区兴起的棉纺织业,也是同一个道理,空气的湿度无形当中增加了棉纱的韧性,当然现在通过喷淋等技术也能够达到同样效果。
准确地说,工业革命并不是革命,而是工业需求不断迭代的结果。17世纪初,传教士邓玉函还和王征合作,写了一本《诸器图说》,系统向西方人介绍了中国的纺织技术。
1733年,约翰·凯取得了棉纺织机飞梭技术专利,改变了旧式双手穿梭织布的方法,织工只需要两脚踏板就可以让飞梭左右穿梭,织成布匹。这种织布技术不仅跨度加大了,织布的速度也提高了一倍。
飞梭技术
织布技术提高之后,纺纱量却跟不上织布速度,2年后魏亚特和保尔改进了罗拉纺机,虽然还是手工纺机,但是纺纱速度大幅提高,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机器。
之后又过了30多年,珍妮纺机开辟了多锭结构,阿克拉特的水力纺机问世,让纺纱机的动力不再依靠人力,水力纺纱机纺出纱线线粗而且坚韧,可以替代亚麻做经线,英国也由此实现了棉纺织品的制造。
珍妮纺机
水力纺纱机由于体积较大,不适宜家庭作坊,需要建造大型工厂进行集中生产。之后阿克拉特在克隆福德建造了一个大型的水力纺纱厂,雇佣超过600多工人,这也奠定了近代工厂制度的先河。
阿克拉特开启了人类集体作业的先河,之前除了军队还有临时性的大型工程以外,没有任何大型的集体作业模式,工厂制度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阿克拉特之后创办了多家纱厂,并且被封为爵士,成为百万富翁。
1775年,克隆普登设计了一种“骡机”,他将珍妮纺纱机和阿克拉特水力纺纱机相结合,大幅提高了纺纱的效率,以及提高了棉纱的品质。
1793年轧棉机的出现,解决了棉纺业最大的瓶颈,清除棉籽的难题。1803年哈洛克发明了蒸汽为动力的织机,之后蒸汽动力的织布工厂建成。
经过近百年的技术迭代与发展,现代棉纺工业技术革命全部完成,到了1813年,这种蒸汽动力织布机数量达到2400架,不到20年的时间,蒸汽纺织机的数量达到10万架。
新技术带来生产力的提高,生产费用大幅降低,1775年每10磅棉纱需要10先令,到了1790年,下降到4先令,到了1826年,费用减低到1/20便士,在不到50年的时间内,棉纱的生产费用降低了94%。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在175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相对份额中,所有欧洲国家合算占比23%,其中英国仅为1.9%;而中国一国便占32.8%的比重,印度(包括今巴基斯坦、孟加拉)占24.5%,东方优势突出;到1830年,工业革命效果显现,相应年份的比例数字变为34.2%、9.5%、29.8%、17.6%,东方削弱;到1860年工业革命完成时,四个相应数字为53.2%、19.9%、19.7%和8.6%,欧洲尤其是英国占了绝对优势。
在1820年之前,中国对于英国这种细棉纱还不认可,随着进口量的不断加大,市场越来越认可英国机器纺织出来的棉纱。1928年,很多纺织企业开始用英国的棉纱当做经线,相比于土纱布,不但价格便宜,而且布匹更加坚韧。
1829年,中国进口英国纺纱达到50万磅,到了1842年增长到448万磅。在手工作坊时期,纺纱与织布是分开的,经常会出现为了纺纱等待几个月的时间,英国机器纺纱打破了传统纺纱束缚,效率也大幅提高。
1831年,广州大批的纺纱工人失业,各乡镇贴出告示,警告购入英国纺纱,否则立即逮捕。然而进口纺纱也给中国织布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机器纺纱与手工纺纱生产效率相差达到80多倍,在巨大生产浪潮的推动下,中国也不再将分散种植棉花,纺纱、织布等不再分散在每家每户之中,而是采取了统一协作。
海洋不再是天堑,成为世界贸易网的高速公路,分隔在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串联在一起。产自印度的棉花,英国的的纺纱,中国农户的织布,形成了一个整体,而且中国的棉花生产也不再是小农经济,已经被纳入到世界贸易体系当中。
英国棉布进入中国并没有机器纺纱那么容易,1786年,英国人尝试把英国农户手织生产棉布销往中国市场,相比于中国制造的各种布匹,虽然不太漂亮,但是更适合本土市场。
其实一直到1820年,中国仍然是棉纺织品出口大国,1821年英国对华出口棉花4509匹,亏损60%以上,总销售额1万多银元,而美国的销售额没有超过18万银元,而此时中国的出口额达到112万银元。
随着英国纺织业的不断进步,中国出口的土布销量逐渐下滑,曼彻斯特逐渐成为世界纺织业的主要销售地,成为世界棉都。采用大机器生产的英国棉纺织品以其优质价廉横扫世界棉业市场,中国也未能幸免于难。
1930年,英国对华棉布出口额达到21万银元,此时中国对英国出口达到38万银元。从1831年开始,两国的出口额发生了变化,英国对华出口超过36万银元,而中国的出口额跌破12万银元。到了1833年,棉布逆差达到45万两白银,此消彼长,中国棉花出口从此陷落。
美国曾经是中国棉布的最大输入国,美国进口中国棉布的价值占中国商品总额的14%以上,但是到了19世纪20年代,中国的棉布市场被欧洲人霸占。到了1840年,中国对美棉布出口额只有2000美元,而同时期美国对华棉布出口额达到59万银元,英国达到46万银元。
棉布对毛织品的替代不可阻挡,棉花成为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原料,自从英国棉花的生产从手工作坊转变为大机器生产,产量呈现几何倍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棉花原料的紧缺,为了获得更多的棉花,英国鼓励印度种植棉花。
18世纪下半叶,印度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棉花出口国,英国则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棉花进口国,全世界经历着从皮麻衣物向棉布衣服的换代。1935年,英国的棉花占据全世界销量的63%
19世纪20年代,英国棉花进口量达到10万吨,到了1849年,达到34万吨,如果没有航海业的发展,同等数量的棉花则需要50万英亩的土地用来种植,如果是羊毛则需要2300万英亩的土地用来放牧。
结束语
在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没有到来之前,实际上英国对中国一直处于棉纺制品的贸易逆差,而且无论是茶叶、丝绸还是瓷器,均是中国大宗的出口商品。美洲大量的白银,大量涌入中国,整个西方都扮演者中间商的角色。
之后全球迎来战争资本主义,奴隶制度、剥削原住民、帝国扩张、武装贸易,以及资本家对人民和土地主张主权。此时的扩张不在工厂,而是土地与劳动力,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美洲土地及劳动力的强力征用,聚敛巨大的财富,巨大财富反过来影响欧洲的新知识,增强欧洲体制,成为欧洲经济腾飞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