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祛湿秘制古方,不伤脾胃不伤阳,从根本上驱赶湿气!

小王家住青岛,小姑娘刚毕业不久、青春靓丽,但是从上个月开始,她看起来没什么精神,也不愿意打扮自己了。

最近来问诊,过了清明节,感觉很累,困倦,提不起精神头来,以前常常熬夜的她现在早早入睡,但第二天醒来却仍然无精打采。她脸上长了不少的痘痘,舌苔厚腻,并且有齿痕就是一卷一卷的,像被牙齿咬过一样。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湿气重的症状,也有不少朋友也是这样的,一起来检测下你体内的湿气重不重吧:

湿气无孔不入,一旦入体就懒着不走!
一级寒湿——在表皮
1、刚洗脸没2小时,脸上就油光满面
2、脸颊长痘痘很严重,下巴脖子也长痤疮
3、刚洗完澡、也感觉皮肤瘙痒,一直挠还是痒

二级寒湿——在肌肉
1、腰酸背痛、浑身疲惫,睡一天还是感觉困
2、腹部赘肉多,全身别的地方不胖
3、食欲不振、胃口差

三级寒湿——在骨骼(骨寒湿)
一身湿重,腰痛、颈脖子痛。中医认为,“寒胜则痛,寒主凝滞,气血不通,经脉不畅,不通则痛”。湿气严重,关节最容易痛!

而且当体內'寒湿气'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身体'凝'的现象;血液循环变慢和新陈代谢也会变慢,且身体容易酸痛。

体内湿气重,多按这些穴位
1、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每次在肘窝的位置进行拍打,以五分钟以内为宜。

2、委中穴
位于腿窝的中心点上,入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一个“祛湿“通道”,经常按揉委中穴,每次不少于36下。

3、丰隆穴
丰隆穴具有疏经活络、化痰定喘、清热通腑、健脾和胃、祛湿除痹的作用,是祛痰除湿之要穴。无论是“有形之痰”,还是“无形之痰”,该穴均可治之,故有“祛痰第一穴”之称。

4、公孙穴
既可调动脾脏、脾经的运血能力,又可帮助调节因气血瘀滞造成的各种症状,发挥行气、活血、祛瘀的作用。

5、足三里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是调理肠胃、燥化脾湿的穴位,长期艾灸有强壮保健的功效。

6、解溪穴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是全身祛痰除湿的穴位,长期艾灸有清胃化痰、镇静安神的功效。

祛湿气,推荐穴位+食疗法,一法顶千法!
将红豆,薏苡仁,大麦,橘皮,赤小豆,芡实,栀子,苦荞,配置好后煮水当茶喝一段时间后就会见效。

为什么这个方子效果这么好呢?
中医认为,湿气的根本原因是脾胃的运化功能不足。脾胃乃是人体的中焦所在,上升清阳,下降痰浊,脾胃不利则痰浊不能降,清阳不能升,导致痰湿淤积体内出现头晕,乏力大便黏腻粘马桶的现象。

《本草纲目》中也提到,红豆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易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而改良版红豆薏米茶,除了红豆薏米外,还加了:
① 大麦、赤小豆健脾宁心,又能利水渗湿;
② 苦荞、栀子补而不滞,长期拯救脾虚胃口不好、久咳难愈的大朋小朋友。
③ 芡实与橘皮专注于祛湿利小便,化湿健脾。

这使得它从调理脾胃开始,正儿八经的从根本去除湿气,整个脾胃开始工作,体内的湿气也就自然排出去了。

小王喝了一周,精神了很多、舌苔恢复正常,喝过之后,也推荐给了她的小姐妹们,反馈都说很不错。

之前给她开的是药方,喝抓的药的时候总是弄不好就撒一地,尤其是时间紧张的时候,换成茶包后,喝了一个半月的时间皮肤明显变好了,感觉湿气明显消失了。

(0)

相关推荐